#智者的教导
《智者的教导》
——拉马纳·马哈希语录选读
翻译:纯然的空
摘录:无有
(连载30)
身鞘看似存在。当它们被拒绝时,它们的缺失就呈现为空白或空无一物。身鞘,空白以及其他一切看似存在的事物,都不过是无知觉的,它们不可能主动展示自己,而是必须被观者看见。在缺失观者时,没有什么能被看见。
如罐子等客体仅仅对观者显现;否则,它们就不存在。同样地,超越五大身鞘的空之所以显现,是因为有观者。除非有见证者,否则,空如何能够显现,仿佛什么都没有看见?由于无意识,且只是无知觉的,它不可能显现自己,除非见证者看到并认出它。
正如天上的乌云等和地上的罐子等客体,都不是自行发光的,而是被太阳照亮的,太阳在数百万英里之外的地方,是光辉自现的,“空”等,也是如此,超越了心智以及由心智幻想出的客体,它是无知觉的,也不会发光,而是必须被超越的、光辉自现的意识照亮。有一个见证者,看见了空及其他一切,也超越了空,并与之截然不同。祂就是大我,不被任何事物所知,却知晓一切。运用你的智慧,找到并了悟大我。
整个宇宙由五大因子组成——存在、光明、喜悦、名称与形式,即:五鞘以及如罐子等外部客体。
一个罐子存在,就是它的“存在”面向;它出现了,就是它的“光明”面向;它对于我们很珍贵,这就是它的喜悦面向;“罐子”,就是它的“名称”面向;而它的形状,就是它的“形式”面向。所有的客体都是这样。在这五大因子之中,前三者是梵的特征,另外二者是世俗特征。
“那”的直接含义是世俗因子,即:名称与形式;其原本含义是梵,即:存在-光明-喜悦之复合物。正如无始的无知遮蔽了身鞘及其见证者之间不言而喻的区别,它也遮蔽了存在-光明-喜悦与“名称和形式”因子之间的区别。此外,随着探究驱散了遮蔽的力量,就可以看到,存在-真知-极乐与“名称和形式”面向的截然不同。
经典讲述了见证五鞘的“你”与“那”的同一性,即:梵或存在-真知-极乐,超越了宇宙中的名称和形式。这就是“你”和“那”的原本含义。个体的五鞘——“你”的直接含义,以及宇宙中的名称与形式——“那”的直接含义,不可能有同一性。由此可见,五鞘以及名称与形式都只是幻相。知晓见证者和梵是“一”,是真知的“果实”。
拒绝五鞘以及客体的名称和形式,它们作为无法表达的东西,只是叠加在实相之上的幻相,而基底——存在-真知-极乐之梵,就是大我,了悟祂——“我是梵”,从而获得作为梵的无上极乐,就是这真知的“果实”。
经典说:“亲爱的!必须聆听、沉思并冥想大我。”一旦完成了沉思,你必须继续冥想。现在,抛弃圣典吧。
经典说:在反复聆听大师关于大我的话语,沉思祂并直接知晓祂之后,求道者应该抛弃圣典,甚至火葬场中用来搅动尸体的棍子,最终都会被扔进熊熊燃烧的尸火之中。从圣典的学习中,解脱的寻求者收集到关于大我的间接真知,并通过沉思付诸实践,直到体验到它,获得直接真知;稍后,正如谷物的收集者,拿走谷粒拒绝谷壳,求道者也要将圣典放在一边。渴望解脱的人使用圣典,应该只是为了获得关于大我的真知,然后,对其进行冥想;他不应该仅仅谈论吠檀多,甚至不应该思考它。因为谈话只会在语言上造成极大压力,心中的思考也是同样,二者都达不到有用的目的。因此,只需要知道刚好需要知道的东西,然后,抛弃令人厌烦的学习。一名理智的求道者,为了控制他的言语和心,应该总是进行冥想。这就是圣典的教导。
既然你已经从圣典中知道了需要知道的东西,那么,你就应该抹去你习得的印象。
正是心的倾向一直在学习吠檀多著作,理解经文的含义,把它们刻在记忆里,不断地思考它们。由于这种倾向阻碍了冥想,一个有智慧的人必须用一切努力克服它。接下来,与世界相关的潜在倾向必须被清除。
认为,这是我的故乡,这是我的家族谱系,这是传统。如果任何人赞扬或指责这些之中的任何一个,这种心的反应就意味着与世界相关的潜在倾向。抛弃它们。稍后,也抛弃与身体相关的潜在倾向。
认为自己是某个年龄,年轻或年老,渴望健康的长寿和美貌。与身体有关的一般想法,都表明了这些潜在倾向。世间的野心以及对身体的爱,分散了心的注意力,阻碍了对梵的冥想。因为所有的客体都是短暂的,所以,必须避开它们。然后,与享乐相关的潜在倾向也必须被抛弃。
这是由诸如此类的念头构成的:这是好的,我必须拥有它;这不好,让它远离我;现在,我已经获得了这么多,让我得到更多吧,等等。
通过将所有的享乐厌恶地看作呕吐物或排泄物,而发展对它们的淡定,就可以克服这些潜在倾向。冷静是解救这种疯狂渴望的唯一方法。在这之后,必须清楚心中的六种激情,即:欲望、贪婪、愤怒、妄想、骄傲和嫉妒。
与圣者建立友谊,怜悯受苦之人,对善良之人的快乐感到高兴,对罪人的缺点保持淡漠,如此,就能够完成。
接下来,必须消除与感官对象有关的潜在倾向,诸如:声音等。这些倾向是感官追逐其客体而运转,诸如:听闻等。
通过六重戒律的修行,包括:将心从外部撤回、控制感官、不思考感官对象、宽容、将心专注于实相,以及信心。
接下来,必须克服与心理执着相关的所有潜在倾向。
尽管感官被克制,然而,心一直在思考客体:“有那个;有这个;这是某某;这是明智的或不明智的”,等等。由于对客体的思虑,心变得对它们执着,这种持续不断的思虑,就被称作与心理执着相关的潜在倾向。
通过修行无虑,这意味着,通过适当的推理得出结论,认为它们只是徒劳的白日梦之后,停止所有的念头。
一旦以正确的方式,完成了所有这些,这最邪恶的做者(或行动者),即:与错误身份认同相关的潜在倾向,必然会终结——即使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自远古以来,由于无始的无知,非我被误认为自我,如:“我是身体”。这种无知是难以克服的,只有通过梵行(practice of Brahman)才能结束。
它包括抛弃身体、感官等非我,始终记得:“我是梵”,保持作为意识而见证无知觉的身鞘。独处,冥想梵,在有他人陪伴时,只谈论或教导梵,除了祂,不说或思考任何东西,而是始终专注地思考梵,这就是梵行。
通过这种修行超越小我,然后,继续消除“我的”之观念。它包括单一的“我的”概念——与身体相关或一切与之有关的事物,如:生活中的名称、形态、衣着、种姓、行为举止或职业。
通过稳定地冥想实相。始终意识到:身体等,及其兴趣、影响、享乐、活动等,只是无知的虚构,叠加在纯粹真知——大我——之上,就像珍珠上呈现的银色、黄金首饰、海市蜃楼的水、天空的蓝色、水的波浪,一切都不过是大我,它们只是虚假的呈现或虚幻的大我模式。事实上,除了我们的“大我”,什么都不存在。接下来,所有的差异感必须离去。
如:“我是这的见证者;所见的一切都只是无知觉且虚幻的;这是世界;那是个体;这个人是弟子,另一个人是大师;这是大自在天,等等。”这些都必须通过对“非二元性”的修行而离去。
这种修行就是保持不二,因为坚实的存在-真知-极乐,完美无瑕且没有关于真实和虚假的念头,没有关于无知及其虚幻影响的念头,也没有内在或外在的区别。通过持续不断地修行没有模式的三摩地,就能实现这一点。在这里,只有对梵的体验。
在远离了差异感之后,对非二元性的执着也要被抛弃。
即使是这种状态,最终也必须进入无法讲述且无法想像的实相中,绝对没有模式,甚至没有二元性。解脱的极乐,只是这个,别无他物。一旦心清除了所有潜在的不纯粹,它就会保持完美无瑕,如水晶般洁净,这样,就不能说它存在或不存在,它变得与实相一体,超越了言语和思维。这种无模式的、完美无瑕的、心的恒定,被称为了悟或在世解脱。
尽管已经获得对大我的直接真知,然而,除非这一了悟随之而来,获得在世解脱,否则人就应该始终冥想梵,并适当控制心和感官。
转发分享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