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28
看似加快了脚步,其实也仅仅是去补之前落下的进度。不过这也没关系,至少每天还在接触新的东西。今年最喜欢的是旅行文学。在自己终于有机会出门的时候,踏出第一步就在想着更远的世界。既然暂时还去不到,那就先读起来吧!
在2024年,希望大家还能愉快阅读,愉快出行,找到一些自己的问题和答案。我的话,用双雪涛的话来讲,“就这样怀着恐惧与期待,去(继续)找我自己的东西。”
《她来自马里乌波尔》娜塔莎·沃丁
读的时候有一点想到艾迪芬奇的记忆。因为母亲的消失而在自己的家族历史里游走、追溯和探秘,抽丝剥茧地寻找线索,联系那些遥远但又和自己身世有联系的人,就像跨越时空的侦探,把这些细节拼凑在一起组成一幅完整的图景,在这个过程当中重构自己对于家族的认知,是一件非常需要勇气和毅力的事情。
一本厚重而流畅的纪实作品。我们也许是别人生活中可有可无的一个角色,却也是历史活生生的注脚。当我们想不起那些人类和社会关系的时候,我们也正如此被别人遗忘着。
《午夜降临前抵达》刘子超
想要成为游记作家的要求很高,而想在中欧这片土地上写出精彩的游记更需要对历史和语言的深刻了解。上部与下部,夏天与冬天,正是我最爱与最恨的两个季节。行文风格有时候近似于一种自我的低语,在低声的诵读中反复确认,一种近似冷漠的平静在流淌。
旅行即旁观,外来者的身份会在某些好似已经融入人群的时刻被突然想起“他们旁若无人喋喋不休,我突然感到自己的格格不入:一种硬物感,像怀里揣着一块铁”。不过无论如何,在路上即是最好的状态,保持耐心,享受孤独,是对作家来说最重要的品质。
《失落的卫星》刘子超
那些以斯坦为结尾的遥远的地名,用一个词来形容这场中亚之旅的话,就是游荡。游荡在草原、沙漠、雪山的那种寂寥而自由的感觉,在字里行间非常容易体会到。但比起中亚,我应该更喜欢之前读到的那本中欧游记。
顶层的房间、暗巷里的猫、城市施工队,每日每日在这样的场景里来去,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氛围感,不自觉地开始随着他的文字一起观察周围的世界。
语言和文化也在这本书里占据了很重要的篇幅。他写“语言是人类观察、描述世界的窗口,充分的语言能力使得我们能够清晰地分辨、思索各种事物;缺乏必要性的词汇来形容我们所目睹的经验,就会使得经验流失。”
而整本书也确实像是用文字进行的一种都市文化的速写。某些时刻觉得如同一部活着的都市墓志铭,是敏锐更是尖锐。
《每一句话语都坐着别的眼睛》赫塔·米勒
有很长一段时间问起我想要去哪里,我都会下意识地回答“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尼日利亚……被记成过很多这样的地方,但我都会纠正,是罗马尼亚。
其实我并不能确定这个地点到底是因为什么冒出来的,只觉得这个地方有一种流动的安静与悲伤。后来才发现原来是读完了这本之后留下的印象。赫塔·米勒从罗马尼亚沉默的德语村庄开始讲述与书写,杏树和鞠躬的国王又让我想起虚构的马丁内斯。安静、告密、恐惧、逃跑,她笔下生活的一幕幕画面像默片一样直白,一样具有穿透力。
在问题的核心没有改变的情况下,看不同的诗人在不同的年代作答是一种十分有趣的阅读行为。并非环环相扣而是恰好合拍,再延伸到完全令人欣喜的全新内容范围中。就比如有人说,诗歌是一种现实行为。又有人说,诗歌是一种政治行为。那么现实是否是一种政治?
随后有人说,诗歌是与生活建立的联系。又有人说,诗歌和宗教不同,它从不建立联系,它只是从现实意义上承认某些已经存在的联系。也许承认诗歌的存在,就是一种承认自己目前生活的方式。
《上帝之子》科马克·麦卡锡
被书名和封面所吸引,完全没有提前了解的一本书,也是完全是超出想象的内容。
以字面意思来解释的话,巴拉德也是我觉得最自然的一个自然人。无视规则,甚至称不上无视,因为规则在他这里根本不存在。杀人、放火、js,血腥暴力和字里行间表现出的自然感形成明显反差,但又让人觉得合理。用词用句有时候很短,很粗砺,有时候又很长,长到令人不安和不适。
最后的一幕让我想到一件之前曾经看到过的探洞者事件,非常有画面感和宿命感。在旷野之中死去,也许就是他最好最合适的宿命。
《激情耗尽》薇塔·萨克维尔·维斯特
三月份去参加Aesop的妇女节活动的时候领到的书。当年事已高,丈夫去世,孩子也已经变老,一个女人竟然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冷静而平和地开始了一段属于她自己的全新人生。以八十几岁老年人视角展开的内容,总感觉更有时间沉淀的意味,真正地诠释了无论何时也不算晚的女性的觉醒。
ps.Aesop的妇女节书单也非常好,有很多都标记了想读,在这里附上,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点开看看。多维度的女性礼赞
《苦论》E.M.齐奥朗
从语言的萎缩、时间、宗教,再到爱、音乐、历史,齐奥朗的思想碎片简短凝练,有一些写得特别讽刺,以至于到了一种可爱的程度,是又有趣又想要摘抄的内容。从痛苦里挖出幽默!就是这样。不适合读太快,因为每一条都值得一些思想的发散。开本很精巧的小书,如果想找一本随时翻看的书的话再合适不过。
《出神》刘天昭
在多抓鱼店里闲逛的时候一眼看到了熟悉的名字,立刻买下。是很日常,读起来很舒服的一本散文集,在不知道的情况下读觉得很有一种古早blog的感觉(后来发现有很多真的是blog)。处处是生活,处处是细节,自言自语一般的文字也有种生动的神韵。如果要比喻的话,就像一块肥皂,读起来是不容置疑又让人确信的干净和清爽。
《竟然是真的》刘天昭
读完《出神》之后又读了这本诗集。刘天昭真的很擅长一种举重若轻,用不一样的视角从日常的细碎里抽取出属于她的哲学。莫名地想到一本书的书名,名字是“又冷又明亮”。生活、世界、感情,竟然都是真的,如此真实也如此坚韧,在接近冬天的时候读完,确实感觉到了这样令人欣喜的确定感。觉得写东西都变得轻盈了一点。
“人生的勇气来自独处,和持续供给的虚荣。”最喜欢的是这一句。
从雷鬼乐、爵士乐,再到华丽摇滚,从垮掉派、摩登族,再到朋克,每一种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都是一场常识、商品和态度的奇观式改造。亚文化风格的形成离不开音乐与符号,因为这些不受语言与宗教信仰理解限制的外在表现,更容易让人脱离现实,去审视某些歧视再到对抗。或创新或收编,都是全新文化诞生的有效手段。亚文化推崇的不受约束的美,就像“雨伞与缝纫机在手术台上的偶然相遇。”
亚文化作为长久以来被认为的一种社会噪音,其意义远不止于是风格碰撞以及对现实的反抗,更像是一种对展现自我的渴求,想要在一个又一个独一无二的时刻以自己进行定义。我们这个时代又会诞生什么样的亚文化?
《异旅人》倪湛舸
每年固定阅读一些倪老师的作品。一个日本男生,在美国大学读俄罗斯文学,从一开始就是这样错综复杂的背景。刚读的时候觉得北川研好疯,难以掌控,后来发现整本书的所有故事走向和人好像都是如此。这本小说本来是某部作品的同人,把主角们的名字隐去了之后顺利出版,如果有看过那部作品当然更有代入感。
想起之前也曾经把自己写过的一篇同人小说里的名字隐去,只以首字母代替重新发表,对于真正能够理解这背后人物关系和故事背景的人来说,那种秘而不宣的浪漫感会自动为其镀金。读到最后,得到了免不了的失去,心里浮出了一点恰到好处的落寞。
《奥克诺斯》路易斯·塞尔努达
比起诗歌,很显然,散文诗能给塞尔努达更多空间和想象去描写更加华丽又繁复的细节。
红色的丝绒封面,慢慢地读,像是将漫长的关于永恒的追忆具象化了。
《蓝》玛吉·尼尔森
很私人的絮语。一切内容全部源自蓝色,但不是关于蓝色的一切,因为每个人对与蓝色的感情都不相同。将一段时期内全部的情感寄托于「Blue」一种将红色福特效应蓝色化的体现。不用刻意寻找,它们会自行出现在身边。
又是一本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短篇小说集。对于死亡的描写真是花样百出,看着看着会产生一种无论哪一篇里都有死亡存在的思维惯性,看到happy ending会让人觉得恍惚一下(比如脑膜炎这篇)。这种时候才会想到这本书的标题除了死亡,还有爱情和疯狂。也许他想表达的正是其实爱情和死亡一样疯狂。
《诅咒兔》郑宝拉
兔子是可爱的生物,在前面不合时宜地加上诅咒两个字,就奠定了整体既怪异又让人不安的基调。十篇恐怖故事,大多以日常为背景,不难看出想要反讽真实世界的野心。感觉马桶里的头那一篇有点用力过猛,但其实故事很简单,搞得我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又对马桶有了点阴影。
《东京八平米》吉井忍
我现在住的房子大概20平米左右,平时进出都颇需要一些灵活的技巧,八平米的生活真的很难想象(但因为是在日本,倒也正常)。
日本人对房子的布局设计真的非常神奇。说是八平米的故事,不如说是走出这个八平米空间的故事。居所更像是生活的一个点,由点出发再到线面,这样慢慢扩大自己生活的边界。探索周围的店也好,city walk也好,延伸而出的人生也很有意思啊,感觉我也应该多出去走走呢……
《一个广告人的自白》大卫·奥格威
如同教科书一般的正确但是刻板。对一句话印象十分深刻:to甲方:不要和你的广告公司在创作领域一较高下,既然养了狗为什么还要自己汪汪叫呢?
我:汪汪。
《蝲蛄吟唱的地方》迪莉娅·欧文斯
生物学家用湿地为背景创作的小说,一切都是真实且生动的。切入点很妙,被抛弃在湿地里无人管教的女孩和一桩谋杀案,两条故事线并行再合并,但呈现出的却是一个充满希望与温情的故事,结局的出乎意料好像也在意料之中。孤独与爱是湿地带给基娅的养料,在读的时候我真心地为她获得的每一点美好而感到高兴。没有在野生环境中生存过的我应该很难知道,该如何保持着这样一种对天地无限好奇的,原始的澄澈。
那些羽毛、贝壳和生物的魅力不会被文字困住,很想亲眼看看基娅的收藏。
《岸边露伴在卢浮》荒木飞吕彦
其实在JOJO里我最喜欢的是岸边露伴,衍生的相关作品也看了几部。这本卢浮宫题材的作品早已名声在外,画功自不必多说,大开本全彩画面看起来真是爽上加爽,特别有视觉冲击力!喜欢被荒木老师营造的诡异氛围吊着的感觉(?)
每一部从生活的细节里翻出来的诗集。用翻这个词是因为我觉得有些时候一些东西没有必须要做到多么深刻的必要,无需深入的挖掘,它也许就潜伏在日常薄薄的一层土壤之下。但尽管如此愿意去翻看的人也甚少。
他很喜欢直接把事物拟人化,或者把人拟物化,这样也免去了过多繁冗的前缀与叙述。其实我更喜欢他在某些时刻表现出的一种狡黠,比如“我们自私相近,虚荣相似”,又比如“我甚至爱与它的失之交臂”。
我甚至觉得这是一本群像故事,因为我好像在獾、蛤蟆、河鼠和鼹鼠的身份之间来回切换。从儿童状态到父母状态,再到成人状态,其实是苛刻、压力与要求的从无到有,以及来源的转变。成为演员是痛苦的,蛤蟆在不同的人面前演出一个他们喜欢的角色,我也在演,只可惜他领悟得实在太快,这本书对我而言太蜻蜓点水。从儿童时期就一直要接受某些要求的人想要放过自己,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唯有书籍》汤姆·摩尔
一本关于书的书,每一章都是一个一个脱离了书本身内容的有趣视角。从书的周边,再到出现书的场合和场所,再到围绕着书出现的组织和俱乐部,把书看作一件像是衣服或家具一类的物品,它就会在外部塑造形象,成为一种生活甚至是历史的注解。很密集的一本关于书的讨论,无愧于它的书名,对书感兴趣的人会觉得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