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了解现今中国,不可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欲知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关系,不可不了解中国近现代晚清之变局,欲读清末历史不可不理解李鸿章,而读李鸿章不可不读其同时代的大儒梁启超先生的《李鸿章传》,李鸿章是晚清时期享有世界声誉的重要人物,被伊藤博文称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有“东方脾斯麦”之称,可见李鸿章当时之盛誉,而自古愈衰亡混乱之时代愈出英雄人物,李鸿章之悲情亦可见于此。
李鸿章的人生大致可分为起落两个阶段,太平天国、洋务运动阶段的荣耀阶段及甲午战争后的屈辱阶段。
李鸿章是安徽省合肥人,曾作为曾国藩的幕僚参与对太平军的军事行动,其思想和仕途都受到曾国藩的极大影响,李鸿章到38岁才开始初露锋芒,组织建立淮军,并在对太平军作战中协同雇佣洋军戈登打败太平军名将李秀成,进而打败太平天国而后又平定捻军。在对法战争中施展外交手腕,利用军事手段和各个帝国的矛盾,成功迫使法国停战讲和,此时李鸿章声名达到极盛,同时李鸿章作为“洋务运动”重要人物,提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之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先后建立“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等一系列产业机构,对中国近代工业化有重要影响。arial="" sans-serif="" class="item item-image-desc">李鸿章
此后李鸿章的人生开始衰落,甲午战争前,李鸿章认为中国看似势大,其实无力与日本一战,尽力避免和日本开战,因此对战前的军事外交部署以避战为主,没有占到主动姿态加上一系列误判,最终战败,此后签订“马关条约”,马关之后各列强看明白了中国不过是一个虚弱的胖子而已,于是纷纷效法日本,对中国之欺侮愈演愈烈,割地愈来愈多,对政府权力的抢夺加强,赔款数额越来越大。值得一提的是,甲午战败时,李鸿章手下的将士却是十分壮烈,战死、殉国者甚多,李鸿章在去日本商谈停战协议时被暴民枪击,卧病在床仍然事事询问,全力力争。条约签订后,爱国者李鸿章成了千古罪人,受尽国人指责,被清政府当作替罪羊抛弃,要么赋闲在家,要么在地方做官。八国联军攻占京城后,李鸿章又被调回来做裱糊将,直到临死仍然被俄国大使逼问协定事宜。
除了李鸿章其人其事,透过本书学习大儒梁启超的思想方法也非常有意义,本书融入了西方传记的写作方式,梁启超首先叙述了当时的清朝情况和世界形势作为人物背景铺垫,每每提及李鸿章的评价,总会和同时代的类似人物进行对比,然后也将李鸿章和同为中国人的其它时代类似人物进行比较,还对李鸿章之私人生活,性格脾气,奇闻轶事进行了考证,在最终的人物评价时,还有多方引用其它人有价值的评价,对各种说法进行仔细推敲考证,如此横纵向对比,大背景和细节的分析,类似文献的参照,最后才会给出自己的评价,其治学态度之严谨理性,思维之缜密可见一斑(如此智慧和态度也难怪梁启超之后代能出如此之多的大师级人物),梁启超写到:“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
arial="" sans-serif="" class="item item-image-desc">梁启超
何谓“敬李鸿章之才”?李鸿章的淮军以区区实力在与太平天国的战争中立下大功,在与日本的甲午战争中,虽然失败,但依然十分尽职,忠烈甚多,而清朝当时其它军队几乎不值一提,如同纸糊泥塑,当时居然有“甲方战争实为日本与李鸿章之战,而非与清国之战”的说法,此言却有其根据,如此环境居然能练就如此之军队,可见李鸿章军事能力之强。“洋务运动”中,在大部分人都死守旧思想时,李鸿章眼光甚为高远,提议全面培养洋务人才、兴办工业,跳脱旧科举,并成为洋务运动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即使被“发配”到地方,对两广地区和千年难治的黄河的治理依然有非凡认识,八国联军杀进京城,慈禧太后能想到的能收拾烂摊子的还是李鸿章,可见李鸿章之才。
何谓“惜李鸿章之识”?李鸿章眼光胸襟着实超越当时其它官员,但从当时的世界时代特征看来,李鸿章仍有局限性,当时世界变局千年未遇,开始进入近现代,李鸿章仍抱着中国传统的农耕时代的“忠君”思想,当时有人向李鸿章提议,清皇室已经衰落,难以扶持,李鸿章雄才大略,手握重权,应自立门户以救国家,李鸿章均默然不语,想必李鸿章对局势还是有所考虑,但仍然无法突破其从小习得的“忠君”思想,何故?究其根本,仍是思想认识之不够通透根本,没有足够全面系统的知识系统进而突破其旧有思想,所以梁启超说李鸿章“不学无术”,当时世界之竞争已不是国与国政府之竞争,而是国与国人民之竞争,“忠君”不管是理性还是道德价值都远远不如忠于“人民”,站在人民之立场,促进清政府变法“立宪”,甚至易帜独立,激发人民之巨大潜力,如此与列强或有一搏。
何谓“悲李鸿章之遇”?李鸿章才华横溢,被称“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李鸿章70岁时生命力已近枯竭,居然“亡而不死”,硬是为挽救清朝又撑了接近10年,将死之时仍然在为清朝和八国时节在谈判桌上用最后之力力争,其忠可比诸葛孔明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虽生前立下功勋而此后又屡遭败绩背负极其深重的骂名,李鸿章之遇令人同情之深!令人惋惜之甚!
arial="" sans-serif="" class="item item-image-desc">李鸿章谈判
书中之人与事之真实全貌,无人可以完全呈现,此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读多少书并不能决定一个人学到了多少,书之意义于读者更大的在于提供一个机会促使读者自己独立思考,构建主题系统思想。作为一个普通人,李鸿章的一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十分值得反思的样本。个人有以下三点思考:
1、决定人之根本在于思想。思想是一个人先天和后天经历造就之产物,思想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嗅之无味,但却最为紧要,而人的思想向来是主动或被动受到环境之影响,人之所不同又在于,有的人一直被环境影响,有的人用自己的思想影响环境,越是偏向后者,思想越是强大独立。李鸿章年轻是曾写诗道“一万年来谁著史?八千里外觅封侯”,李鸿章确实如其年轻时所言,成为一代英豪,载入史册(毁誉皆有),官至中堂,影响了整个国家,蜚声世界,这种志向成就了李鸿章,成为晚清重臣,让李鸿章成了“时势造就之英雄”,但由于思想未跟上世界之大变局,也限制了李鸿章,成不了“造时势之英雄”,欲成“造时势之英雄”必有独特之思想和盖世之气概。
2、人之成长在于思想的更新和增长。有的人年过30、甚至20多,思想和身体一样不再成长,思想开始变得暮气沉沉,被虚称为“成熟”,其实这样的人从年少时思想也从来没有真正成长过,仅仅是随着身体之成长,增加了些许经历和表面的“事故”,从未全面根本性地组织思考,最后成了生活驱使的奴隶,谈不上什么快乐,更谈不上造福他人,而有的人早早理解了思想成长之曲折艰辛,其难度绝不亚于物质之丰富,因此不辞辛劳,脚踏实地,虽经历反复曲折仍孜孜以求,建立了自己独立完善的思想,越到年长,思想越是丰富,快乐越多,与时俱进,而这才叫真正之“成熟”,有意义之“成长”。相比同时代的人,李鸿章对洋务理解深入得多,但人不但应该接受新事物,对已有的思想也应再重新仔细审视,看看是否需要修正,若如是,李鸿章或许能成“造时势之英雄”,开中国之新格局。
3、遵“道”是永恒的人生智慧。何谓道?自然之法则也,人仍自然之产物,亦须循“道”而行。《易经》乾卦九三爻辞言:“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人在低点是相对安全的,人越在高点越危险,必须谨慎小心,到了一定高度,若不量力而行,知进而不知退,只能得到悲惨的“亢龙有悔”,此时能否安全地退下来便是对人最大的考验,所以才有“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於道”。李鸿章的师傅曾国藩是极有智慧之人,《道德经》言:“功成身退,天之道”,他建立湘军立下巨大功勋,声势最盛时遣散湘军扶持李鸿章,而自己退居幕后,得以善终,而李鸿章却没有,到了晚年声名受损,操心劳力,终不得善终,师徒二人形成鲜明对比。李鸿章在声名最盛之时,其个人盛誉可与国家相比,如此声名曾国藩避之不及,李鸿章却没有足够的认识,而后在世受罪,之前辛苦积累下来的功业声名毁尽,成了几乎所有国耻的“垃圾桶”,被民众认为是当世之“秦桧”,人人想杀李鸿章而后快,其苦其悲几近人之极点。
arial="" sans-serif="" class="item item-image-desc">晚年李鸿章
世界按照它的规则自我运行着,人从不曾给这世界增减分毫,人来世间感受世界体验个中滋味。以前曾在清华大学博物馆见过李鸿章的照片,读完《李鸿章传》,似乎更能同时能感受李鸿章的荣耀和悲凉,或许这也是很多人人生的缩影,不禁想起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人总是游走在迷雾当中,时而意气风发,时而痛苦忧伤,何时智慧之光可以照亮这个世界,唱响欢乐的颂歌?也许曾经朴素的人们带着好奇憧憬走出伊甸园后,经历痛苦曲折,还可以带着“文明”这样的副产物带着复杂的心情回那个温暖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