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al="" sans-serif="" class="item item-image-desc">太阳系
亚里斯多德时代,亚里斯多德看来是存在绝对时间和空间的,“绝对静止”被认为真实存在,这种框架了构造了古代“科学”给希腊半岛的人以心灵港湾。随着神权的衰落,人们强烈需要新的人类可以拿来用于“力量”的思想带给人安全感,牛顿将空间变得相对化,一切静止和运动都要有参照系,世界一下就变得不一样,牛顿总结了前人(古希腊和其它文明)的思想,在独居时创立了牛顿系统,大到地的运行,小的苹果落地都得到解释,整个世界受到牛顿思想影响,工程技术、社会文化都被牛顿影响,世界进入近代,牛顿如同“神“一样被人崇拜,毕竟这太不可思议了,到了19世纪物理学甚至被认为任务已经基本完结,世界在牛顿理论的解释下可以得到完美解释,科学世界沉浸在巨大的自满当中;当人们把目光投向水星的时候,人们发现牛顿体系似乎和水星凌日的数据结果不一致,人们开始变得疑惑,随后爱因斯坦出现了,这个专利局的小职员在专利局创立狭义相对论、发现光电效应,用比牛顿公式复杂得多的方法更精确地解释了这个问题,爱因斯坦把剩下的绝对时间观也取消了,成了相对时间观,时间和空间的三个维度没有任何区别,世界成了四维,爱因斯坦的理论直接导致了核技术、电子计算机等现代科学产物,世界在次变样,爱因斯坦登上神坛。当爱因斯坦成为被人崇拜的科学领袖以后,玻尔率领的哥本哈根学派系统完善了量子力学,而爱因斯坦至死也没有和哥本哈根学派达成一致,物理科学再次进入了分裂状态。从亚里斯多德、牛顿到爱因斯坦,他们都开始于仰望星空,基于遇到的现实问题去“无聊”地构造一些想法去解释世界,而后大大改变了思想观念,从而飞跃式地改变了世界。他们每个的思想都是基于对前人思想的独立理解,然后根据新问题进行改进(表面上的形式可能大不一样),用更大,更复杂地系统(但可以精炼总结成简单形式)去解释这个世界,从而改变了人们的思想和物质。那么现代的“星空”又是什么样?
目前主流认为宇宙开始大爆炸(the big bang),宇宙开始于一个无穷小,质量无穷大,温度极高的奇点,大爆炸以后开始膨胀,形成无数微尘,微尘由于引力开始聚集了小的天体,天体逐渐聚集成更大的天体,然后大的问题由于质量大内部产生挤压,将H原子挤压成He原子,产生聚变释放能量(同时以此抵消崩塌的重力),光在其内部呆了几百甚至上千万年后向外释放光芒点亮黑暗、温暖冰冷的宇宙,恒星根据质量大小不同最终在H聚变能量消耗完后崩塌形成白矮星、红巨星,甚至黑洞。恒星附近的尘埃聚集形成行星、陨石等大小不一的天体,被巨大的恒星引力控制围绕其运行,恒星的影响力甚至远超内部行星带范围,甚至可以形成更远冰冻小行星带等。无数这样一套套的太阳系构成星系,太阳系系围绕中心天体运行,而宇宙中银河系这样的系统又有无数多个,随着人类技术的进步、研究方法的提高新的星系又在逐渐被发现。大爆炸理论之所以成为主流,是因为从地球上看宇宙的各个方向,天体的距离都在变大(光谱红移),同时根据星光到达地球时间推算,似乎存在着一个“永恒之墙”,那堵墙后面似乎什么都没有,宇宙背景辐射的温差似乎也印证着宇宙爆炸后物质和温度的差异,而目前用大爆炸理论能从逻辑上比较好的解释这一系列的现象。科学家霍金生前尝试创立量力引力理论来解释宇宙,但目前仍处于进行时。
arial="" sans-serif="" class="item item-image-desc">银河系
虽然目前四处流行着各种太阳系、银河系,甚至宇宙图片,不过实际上人类对这个宇宙的了解少得可怜,除了太阳系中的8大行星外,人们能较好观察的天体很少,银河系的状态也充满争议,大部分都只能通过极其遥远的星光进行观测(几乎都是非可见光,全是很多年,甚至上亿年前的光)分析,然后根据物理定律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星等、元素、质量、体积、距离、年龄、寿命等),至于那些不发光的行星之类的天体,那就真的是难度很高的研究了。所以太阳系的理解就显得十分重要,以此可以一窥宇宙规律。太阳系内太阳系有金星、水星、地球、火星,他们都属于类地行星和其卫星,小行星带,其它为天王星、海王星、土星、木星和其卫星,假说的奥尔特云,整个星系除了哈雷彗星都围绕太阳左旋,这是一个质量分布极度不平衡的家族,太阳占了99.96%,剩下的96%以上由于木星和土星占有,木星甚至主要由H和He组成,人们唯一登陆过的只有月球,其它之发射过一些探测器,几个疑似有生命的行星、卫星,人们也知之甚少,目前唯有旅行者1号飞出了太阳系,当旅行者1号飞出地球后探测了强烈的宇宙射线,这些射线可以杀死所有生命,而宇宙大部分都是这样的存在,好在太阳磁场和地球本身的磁场为我们挡住了这些狂暴的力量守护了我们。
宇宙一直在不断演化,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小到大。宇宙从开始的尘埃到H元素,通过物质的聚合不断形成更重的元素,恒星崩塌后,这些元素被抛向宇宙并再次聚合,继续演化成更重的元素。宇宙从小到大不断膨胀,从极小的奇点到现在的浩瀚,甚至加速膨胀。刚开始从简单的尘埃、H元素,到各种陨石、行星、恒星,并且各有多种类型和组合方式,逐步丰富和复杂。
宇宙有规律性。从电子围绕原子核,行星围绕恒星,卫星围绕恒星,恒星系围绕星系中心天体,这个宇宙从来都有自己秩序,从来不是杂乱无章,每个存在都服从其所有时空的规矩,而规矩从来由主体制定。从元素的衰变到恒星的生成和死亡,所有存在都有生和灭,但灭又是另外一个循环的开始,如恒星死亡后,其元素抛向宇宙又再次形成恒星。新的循环是此前循环另一种继承,同时又是完全不同的开始,是之前的天体,却又不是。
宇宙有某种共通性。宇宙从一个小点开始膨胀,无论相距多遥远的存在之间都有着某种联系,因为都出自同一个点。蓝色的地球、璀璨的银河、夕阳的黄昏都给我们无比的美丽和心灵的震撼,或许都是因为我们本就出自一体,所以才会有这内心的震撼,我们看到的就是世世代代亿万年留下来的不灭记忆,我们身体的每一个元素也曾是亿万年前无比遥远的恒星内部的产物,我们来自山川河流、云朵雨水、也来自遥远的星空,而且我们也会再次回到星空,拥抱宇宙。
从宇宙来看整个人类,人们似乎更像是蹒跚学步的婴儿,我们对宇宙的了解,类似2000多年前人类对地球的了解,甚至还不如,人们的智慧甚至想象力如此之有限,丝毫无法和宇宙相比,银河系的自转速度一致性导致人们假设了一个暗物质去均衡,宇宙的不断膨胀导致人们又假设了一个暗能量去解释,而这似乎更像人类自己给自己解方程用的超大X符号而已,连最基本的问题都无从理解,观测和实验数据又极度有限。人们也远远没有自己曾经想得那么重要和聪明,曾经人们认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后来发现自己的存在是如此偶然,存在的亿亿星系中的银河系的万亿恒星系中不起眼的小小行星上。人们曾经以为自己已经了解了整个宇宙的所有定律,但纵观整个人类发展史,人们只不过是碰到那些自己从未遇到的“奇怪”现实问题以后被迫做出的反应,远非自己曾经想的那么聪明,无数次走入自我为中心、自满和懒惰的怪圈之中。如果说人类有什么值得称道的话,绝非自己已有的那丁点成就,而是自己曾经敢于面对未知的勇气和好奇心,放飞想象力翅膀和进取心态,那人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承认自己的一无所知并拥抱“变化”呢?如果说人类有什么重要的话,不如让我们纵观太阳系,甚至整个银河系,我们不得不惊叹地球是个奇迹般的存在,这个宇宙广大、狂野、冰冷而黑暗,可是当我们白天看到永恒燃烧的太阳和夜晚黑暗的点点星光,我们不得不惊叹那些伟大的恒星,他们不断燃烧生命发出光和热,点亮黑暗的宇宙,驱散冰冷给生命留下一线生机,生命的存在似乎更像一种亿亿分之一存在奇迹,这个孤独的蓝色星球受到无私太阳的慈爱祝福,我们爱的人、恨的人、认识的人、不认识的人、曾经的祖辈和自己都在这个星球上悲欢离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拥抱彼此呢?
arial="" sans-serif="" class="item item-image-desc">宇宙中无数的星系
人类有多聪明,同时就必然有多愚蠢。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本身的价值比得到的成果本身似乎同样有意义。人十分容易以为自己就是一切的中心,什么都知道,不思进取,甚至头破血流而不知,为此人们必须遵守一些法则避免自己无知、狂妄和懒惰,为了克服自己愚蠢,让我们看看这条克服我们自己有限性而逐步成长的具有无比价值的法则:
1 Think for yourSelf. Don’t just listen to others, question the authority, others and yourSelf.
2 Mistakes should be avoided but admitted. Everyone makes mistake, even the greatest ones, because we are all human.
3 Always test with reality. Don’t just believe those things, only because you want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