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第一次看过《千与千寻》,当时看完感觉直击人心,感觉里面有很多关于成长、爱、因缘,但没有仔细思考过里面许多细节、格局和背后的寓意。那个时候的我还未在峨眉山的原始森林中感受过森林的悲伤,也没有在四姑娘山领略高原的纯粹对灵魂的触动,更没在草原上听到草原的话语。之前在影院重看《千与千寻》,逐渐能够理清里面的一些线索,这些线索相互交融,才得以造就那种直击人心的意境。这里我根据自己的理解独立解读这部动画并进行提炼。
电影《千与千寻》
《千与千寻》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爸爸妈妈带着千寻(千寻代表着坚守本心的人)偶然迷路来到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父母带孩子来到世间),父母看到好吃的认为自己有钱就可以搞定(千寻爸爸说,带了钱包和信用卡)一切就不打招呼的吃起来最后变成了猪(千寻的父母为金钱和欲望而迷失)。千寻来到这个光怪陆离的陌生世界(一个人离开父母出生社会)十分害怕,看到了很多带着面具的鬼怪(社会中带着面具的形形色色的人),遇到白龙(千寻来到这个世界前修来的缘分)。arial="" sans-serif="" class="item item-image-desc">大吃大喝的千寻父母
白龙怀着善意帮助千寻,在千寻身体变得透明的时候给白龙吃了那个世界的食物,躲过汤婆婆的追捕(追捕那些社会边缘的“透明”人,他们成了现代社会的牺牲品),然后告诉千寻无论如何要找到工作,即使汤婆婆再三拒绝也必须如此(千寻来到的是汤婆婆代表的经济社会,这里如不进入经济体系工作和消费就会被边缘化成为这个世界被遗弃的人)。
千寻一个人十分害怕的走下危险的长廊来到锅炉房(这里有个细节,千寻其实也没勇气,楼梯坏了被逼着跑了下去),锅炉爷爷拒绝了千寻(一个什么都不会的社会新鲜人,谁会接受呢?),但那些煤炭精灵似乎遇到了麻烦,千寻善意的帮助了它们。锅炉爷爷看在眼里,打心底认可了千寻的善良淳朴,于是假说千寻是他的孙女委托大姐给她找份工作,于是大姐带着千寻去了澡堂,千寻来到汤婆婆那里,汤婆婆再三拒绝千寻,可是无奈巨婴在场,汤婆婆无奈答应了千寻(汤婆婆使劲剥削就是为了养着那个巨婴,现实社会这种巨婴似乎包装得更精致,不过还是巨婴的本质),并改了千寻的名字为“小千”意图控制千寻(社会中的人逐渐忘掉了本来纯真的自己被经济社会驱使)。
千寻来到澡堂开始工作,看到了雨中透明的无面鬼(一个在社会边缘的透明人,之前无面男也注意到了千寻,被千寻吸引,无面鬼其实也有本心,所以被有同样特质的千寻吸引)。千寻单纯善意地让无面鬼进澡堂躲雨,脏兮兮的河川之神来到澡堂(无面鬼帮助千寻拿到了洗澡的药牌),众人皆畏惧,只有千寻虽然害怕依然坚守岗位,勤勤恳恳地接下了任务,清洗了(自行车、冰箱这些人造垃圾)河川之神并得到了药丸(这里寓意是大自然治愈人类的残缺心灵)。
后来白龙去盗取钱婆婆(钱婆婆寓意人和自然和谐的共存,如钱婆婆所言汤婆婆喜欢“追求时髦”)的宝物,白龙学了魔法(汤婆婆经济社会中那些人类的科技、金融之类的创造物)还受了重伤,没有了(经济)价值后被汤婆婆抛弃,千寻用药丸的一半拯救了白龙。无面鬼在进入汤婆婆澡堂后(经济社会),变出了很多金子(正如金钱本来是人造出来的,最后成为灰烬),不断满足自己的欲望(正如大部分人一样,在本心和欲望之间游移,欲望膨胀便迷失了自己),但在千寻问他:“你有家吗?你的父母呢?”,这些问题后,无面鬼感受了自己的无限空虚和脆弱。这也就是无面鬼为何那么喜欢有着本心的千寻,因为这正是他真正需要的,最后善良的千寻用另外一半药丸勇敢拯救了迷失膨胀的无面男。
千寻为了归还钱婆婆印章来到钱婆婆那里,在去钱婆婆那里的列车上有人上也有人下(寓意一个孤独的旅程,可我觉得正是孤独才有成就陪伴的温暖),最后终于来到钱婆婆那里,归还了印章。同行的巨婴发现自己离开了汤婆婆那个世界似乎也可以自己长大自立,而那个无面男似乎在钱婆婆(淳朴自然的生活方式)那里找到了自己,留了下来。这本是一次有来无回的旅行,但千寻给白龙的爱得到了回应,白龙顶着汤婆婆(汤婆婆糟到了自己一手创造的经济社会的报应)的压力勇敢的来了钱婆婆那里接千寻回归。在这过程中,千寻意识了曾经和白龙的缘分,白龙也找到了自己,知道自己原本是一条河川。最后千寻回到了风婆婆那个世界,通过自己和父母的心灵连接找到了父母,和白龙道别(一个出生社会陪伴自己到最后离开这个世界的爱人),追随父母离开了这个世界(如白龙所说:“你的父母先走了”)。最后响起了千与千寻的主题曲《永远同在》。
arial="" sans-serif="" class="item item-image-desc">白龙照顾失落的千寻
《千与千寻》经久不衰,不管是模模糊糊感觉触及人心,还是有思辨的理解,大多都会在内心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是因为这部影响揭示了一个宏大的格局、永恒的目标以及人真实的存在,所有人都在这个范围内。
宏大的格局-人和自然。人来自自然,最终回到自然,在这个过程的中也应该和自然和谐相处,否则就会迷失,因为人本就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超然独立的存在。父母是生命在人间的使者,但真正的创造者是自然,正如在《周易》、北欧文化和日本神道教,原始的信仰都是崇拜自然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用科技改造破坏自然,不断刺激欲望、制造焦虑,人们从开始的利用资本服务生活到后来为了资本而生活,在这个过程中逐渐迷失了自己,忘记了自己是怎么来的,更不知道自己往哪里去。
很多人因为种种原因成了无面鬼,有着本心,但又无法游离于经济社会,否则就被边缘化无法活下去,进入了经济社会以后,有了实力有很容易迷失自己,像澡堂里被那些员工捧着一样,逐渐变得膨胀,甚至成了“吃人”的怪物,欲望无法满足,但内心却越来越空虚,成了声名、权力等被他人定义的奴隶,“成功”也很大程度上被这样被定义着。高楼大厦之中,钢铁之间,人们越来越与自然隔离,生活在被定义的世界当中,只有那些内心澄澈的人才会在自然之中看到自己,找到内心的安宁。唯有社会和自然的和谐,保有感恩和谦卑,意识到自己是自然之子的事实,人们才会真正意义上活在当下,趋于宁静,得到爱。
arial="" sans-serif="" class="item item-image-desc">千寻和无面鬼
永恒的目标-找回自己。中国古代有一个词,叫做“天命”,现代人似乎很难理解这个词了。所谓“天命”,就是大自然造就每一个人时给予他的意义,每个人来到世界上都有自己的任务,对“天命”的领略被称为“悟”,也就是找“回”自然赋予自己的天命。我们身边每一个人从他出生的环境、他的特点都带着某种特质,这种特质一定与众不同,十分微妙。因为大自然是最伟大的艺术家,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即使所谓“技术上”一样的同卵双胞胎,在生活几十年以后一样会发生极大的差异。
这种领悟是人类有限的“科学”无法达到的,需要的是智慧,并在生活实践中加以领略,所以孔子才说“五十而知天命”,然后周游列国,履行自己的天命。不过孔子是有“圣智”的人,对自己“天命”的理解更明确。那么普通人呢?其实也有天命。并不是每个人都要成为“大人物”,只不过是大小、方向、维度不同而已,或许是为了某种发明创造,或许是做好一个母亲,或许是造福一方人,或许是成全某个人,各有不同,绝大部分人的生活不会见诸于记载当中(也不重要),一个个“天命”最终汇集成了人类的历史。
很多哲学家说人生是无意义的,要我说并非如此,只是每个人意义不同,没有共同的意义而已。终其一生,人就是在找寻自己,履行自己的天命。《千与千寻》给人们提供了一个范例,千寻的目标就是一生坚守“本心”,拯救无面鬼,拯救白龙,拯救身边的人,这是一种十分圆满的目标,一种爱的不断释放。这很简单,也很难,因为这是人的良知本性,可是这个迷幻的社会中,不迷失自己,坚守目标又难上加难,需要极大的智慧。
真实的存在-生命的历程。人是什么?一种动物?一个名字?数据的集合?这些说法似乎都不准确,人本身是一种历程。不同的家乡文化、水土、原生家庭、生理特点构筑了每个人的生命起点,成长过程又和世界碰撞形成了不同世界观,思想这种人最核心的感受和存在就是这个历程的产物,而历程中人们必须要做的事情被称为“成长”。这也是《千与千寻》中千寻一直在做的事,从胆小害怕一无所有的小姑娘、澡堂的员工、澡堂的骨干、拯救白龙和无面鬼的勇者,一步步变得强大,最终在结束历程的时候,追随父母而去,获得了宁静,并“永远同在”。
这是一个理想化的存在,成长是什么?意味着内心的强大,自我的建构,这种强大是需要理性的支撑,是不断学习、领悟、反思的动态过程,获得更大的心灵自由,获得勇气和力量,变得包容有爱。现实世界的成长要复杂得多,毕竟每个人有他的特质、历程也不一样,要真正成长不得不独立思考、自立自强、突破过去的自己,但这种理念上的一致性并不代表着现实形式上的标准化,所以正如片中所言,靠自己成长是这个世界的规矩。
arial="" sans-serif="" class="item item-image-desc">千寻帮助白龙找回自己
三个问题
有人十分好奇,白龙和千寻在一起了吗?其实他们一直在一起,他们经历了最好的爱情,“成长”是相爱的人能给予的最宝贵的礼物,正如开始白龙引导千寻成长,千寻帮助白龙找回了自己,他们一路搀扶,离开这个世界才分离。
那么爸爸妈妈呢?爸爸妈妈的爱带着千寻来到这个世界,可是千寻总要自己长大,爸爸妈妈经历不一样,和千寻在一个空间,但却不是同一个世界,这是孩子必经的人生历程,也是自己生命的意义,最终千寻也后一步追随父母回归。
片中那个诡异的世界呢?那个世界是一个戏台,每个人都是里面的演员,人们来来去去,有人是风婆婆,有的是巨婴,有的是无面鬼,千寻则是这场修行的典范。
世上没有完美的东西,或者说完美本就是一个虚假概念。如果说要给《千与千寻》提出一些意见的话,我想就是我并不喜欢宫崎骏先生在片中带有的那种日本人特有的那种悲感文化,或许会显得深刻,或许这对日本人来说是可以理解的,是美的,这或许受到日本历史上禅宗的影响,深刻而悲感,但并不适合一些人。因为如无法正确这种特定视角,那可能会带来消极和悲观,而人生是需要积极的,追寻的是宁静,但最好伴随希望、欢乐和生命力。
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前都是大自然的一滴水、一捧土、一片云、一抹蓝。父母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在这个比魔法世界还要光怪陆离的现实世界中,找寻自己、完成使命。在这个过程中经历、成长、体会个中滋味,有人相伴谐行,有人善意帮助自己,也有人逼着自己成长,有些人在中途立场。万事总有因果,没有无缘无故的吉凶祸福,只有爱可以超越命运的桎梏,让自己变得真正强大,正如千寻一直在做那样。可是现实世界没有道德完人,也没有人拥有全部智慧,更没有完美的人生。正如《千与千寻》片名那样,人们要找到自己、成长和在人世间得到平静,唯有“万千不断地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