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如果用一个人的病历来比喻人类的历史,那无疑会是一部令人不寒而栗的精神病史


人类文明发展历程,宛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在这部史诗,人类凭借其非凡的智慧创造,艺术科技等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然而,当我们沉浸在对人类文明赞叹之时,却往往忽视隐藏在这些成就背后的阴影——就是深植于人类集体心智中的功能失调。


古老的宗教灵性传统早已洞悉了这一点,例如,印度教教义中所强调的“玛雅”即意为一种幻相之幕,这种幻象使人陷入错误认知,无法看清真相印度伟大的圣者马哈希尊者更是直言:我们所依赖心智本身就是一种幻相。
佛教对这一心智失调的描述略有不同。根据佛陀教诲人类心智常处于“度卡”的状态,这一词汇通常被译为“痛苦”或“不满足”。佛陀认为,这是人类生存根本特征。无论去往何处、从事何事,“度卡”始终存在最终不可避免地渗透到所有的经历中。基督教同样强调人类的“原罪”,“罪”这个词常常被误解。该词源于《新约》的古希腊文,其本意是“偏离目标”,就如同弓箭手未能射中靶心。如此一来,“罪”便是“未能抓住人类存在本质”,是一种失控的生活状态导致痛苦并催生苦因。因此,抛却文化的束缚和误解,“罪”其实是指一种人类共同的功能失调。


我们在艺术科学技术领域的成就无疑是辉煌的。我们创造音乐文学、绘画、建筑等杰作,近年来的科技更是剧烈地改变生活方式。然而,这些成就的背后却隐藏着功能失调的巨大阴影,甚至可以说是疯狂的体现人类聪明才智不仅未能摆脱功能失调的影响,反而在科技的助推下,加剧了对地球及自身的破坏20世纪的历史最能清晰地展示出这一点——功能调和集体疯狂愈演愈烈,并且呈加速发展之势。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人类历史上,因恐惧、贪婪和权力欲而引发战争数不胜数,导致了无数生命牺牲和痛苦。战争、奴役、虐待、因宗教意识形态差异导致的暴力充斥历史。至1914年,人类掌握发动内燃机、炸弹、机关枪、潜水艇、喷火器以及毒气的技术。这些本该用于进步智慧,却竟被疯狂所利用。在法国和比利时的战壕中,数百万士兵竟为了几英里的泥巴地而丧生。1918战争结束后,幸存者只能震惊和困惑中面对残破的现实超过2000万人失去生命,更多人终生残废。尽管当时的惨祸已无比震撼,但却只是人类集体疯狂的开端。


20世纪末时,因暴力而死去的人数超过一亿。这些人不仅死于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更是死于屠杀和种族灭绝。在斯大林治下,数千万被认定为“阶级敌人”的人被清洗;纳粹德国的大屠杀更是难以言喻的恐怖。西班牙内战、红色高棉对柬埔寨人民的屠杀,数不胜数的小规模战争和暴力冲突使无数生命殒逝。


便是进入21世纪后,暴力和疯狂依然不减。每天的新闻都提醒我们,人类集体心智失调持续发酵,并以各种形式延伸。人类地球和其他生命形式的暴力行为更是前所未有。热带雨林破坏,动物养殖场中对生灵的残忍对待,河流、海洋和空气的污染,这些都昭示着人类因贪婪驱动而失去自然的敬畏。更可悲的是,这种对自然的掠夺,最终将自食恶果,危及人类自身。


如果用一个人的病历来比喻人类历史,那无疑会是一部令人不寒而栗的精神病史,伴偏执、妄想、极端暴力倾向、反社会人格……这个疯狂的物种,在清醒的间隙创造辉煌文明,却又在疯狂发作时将之毁于一旦。人类似乎只是被困在集体幻象中的囚徒,在自己编织的梦魇中挣扎。
那么,人类是否有从这种疯狂中觉醒希望?伟大的灵性导师指出:恐惧、贪婪、权力欲望并非疯狂的根源,而是它的具体表现。疯狂的根源在于我们的功能失调状态,而这种状态植根于我们的集体意识。因此,我们无法仅仅通过意志力或道德规范来矫正这种失调,因为这样做仍然是基于错误意识,因为它们并未触及功能失调的核心


试图成为“更好的人”听起来高尚,实则仍然是一种心智化迷思只是换上了善良的伪装,以巩固自我认同。这种努力并非真正的转变而是自我强化的另一种形式
真正的改变来自意识状态根本转变成为好人并非靠努力去追求而是通过发现内在的本真善意,令其自然地显现,正如释迦牟尼所言:"无明者梦中说梦,觉者梦中明梦",要让内在的良善显露意识状态需要一个彻底的转化,就在幻梦破灭处,开创


创造不易,点个在看,与朋友共勉.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