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我的心智受到过去深刻的制约,这种制约呈现为两个维度:内容和结构.”
在探讨"自我认同"这一主题时,我们不得不提及一个关键词——"小我"。何谓"小我"?它究竟如何运作,又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让我们从一个简单的例子开始,想象一下,一个孩子正在玩他心爱的玩具,突然有人夺走了它。顿时,孩子痛哭失声,仿佛失去了全世界。这个玩具,就是孩子认同的"内容",它可以替换为任何其他对象,无论是另一件玩具、宠物,或某种特定的物品。孩子对于失去的痛苦并不因为具体物品的性质而改变,而是与“拥有”这一概念相关。无论玩具是简单的木制小车,还是复杂的电子设备,痛苦的感受在本质上没有区别。这种感受的生成,反映出一个真理:人们所认同的内容总是受到环境、教育、文化的影响,是一种可替代的表象,是脆弱且不稳定的。一旦外界条件改变,小我就会为此感到痛苦和焦虑。
然而,更深层的机制在于“我的”这个词,触及了结构性的认同。为什么这个孩子会感到深深的失落?因为内心深处,小我通过把“某物”视为“我的”来强化自我感知。无意识地,小我已将这种与外物的关联视为一种内在需求。借助这种关联,人们不断为自我构建认同感。换言之,人的小我结构由这种身份认同维系和塑造。
事实上,“认同”一词源自拉丁语“idem”,意为“一样的”,以及“facere”,意为“使之成为”。当我们说“认同”某事时,实际是把它“使其与自己相同”,将自我感投射其上。这样,某个物件就不再只是单纯的事物,而成为了自我身份的延伸和支撑。我通过认同赋予它自我感,让它成为我的一部分。这便解释了人们为何会深刻地与物质捆绑:小时候是我的玩具,长大后则是我的车、我的房子、我的衣物等。在每一件物品里,我都试图寻找自己,但这种努力始终徒劳无功。最终,这导致我们迷失在五光十色的物质世界中,无法触及内心的真实需求。
小我的命运,注定如此困顿。不断在外物中寻求存在感,却始终未能在它们之中真正找到自我。这样的认同并非坚固或稳定,反而如同幻影般易碎,推动着人不断攀附于无数更替的对象,持续陷入循环的泥沼中。这是我们内在的困境,一种无法摆脱的迷失与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