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亭上秋风,记去年袅袅,曾到吾庐。


汉宫春·会稽秋风亭怀古

【宋?辛弃疾

亭上秋风,记去年袅袅,

曾到吾庐。

山河举目虽异,风景非殊。

功成者去,觉团扇、

便与人疏。

不断,斜阳依旧,

茫茫禹迹都无。


千古茂陵词在,甚风流章句,

解拟相如。

只今木落江冷,眇眇愁余。

故人书报,莫因循、

忘却蓴鲈。

谁念我,新凉灯火

一编太史公书。

译文:

亭上吹着秋风,我记得去年也是这般微风袅袅,曾吹拂到我的家。放眼望去,山河景致虽然有所不同,但风景依旧没有变化。那些功成名就的人一旦退隐,便如同扇子一般被人疏远。无论风如何吹,夕阳依旧斜照在天地间,禹王治水留下痕迹也早已变得渺茫无影。


汉武帝刘彻写的《秋风词》真是好的诗章,那风流的章句,如同司马相如的赋一般华美动人。如今时光流逝,树叶纷纷落下,江水寒冷,只有无尽的愁绪留在心中。故人来信,莫要拖延岁月,别忘记当年我们约定过的蓴鲈之欢。谁能体谅我呢?在这新凉的夜晚,灯火摇曳中,伴随着《太史公书》的文字度过孤寂的时光

赏析:

辛弃疾的《汉宫春·会稽秋风亭怀古》是一首借古抒怀、感叹时光流逝与人生沉浮作品词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与历史人物的追思,表达了自己对功业、命运的深刻思索以及深沉的感慨。全词以怀古为主题情感沉郁而深远,充满哲理历史感。


词的开头“亭上秋风,记去年袅袅,曾到吾庐”以秋风为引子,带出词人的怀古之情。秋风象征时光的流逝和自然的恒常不变,去年秋天的风依旧轻拂,但人事已非,勾起了词人过去追忆。“山河举目虽异,风景非殊”一语既有对自然景色不变感慨,又隐含着对人世变迁的无奈。虽然眼前的山河似乎有所不同,但在风景之外,时代的更迭已经悄然发生


功成者去,觉团扇、便与人疏”则揭示了古代功成名就之人隐退后的境遇,如同团扇在夏天被人珍视,但一到秋天就被冷落抛弃。这里的“团扇”意象源于古代常用来形容女子失宠,辛弃疾将其借来形容功成之后的失落与疏远,反映出他对功业无常的冷峻思考。即使风不断吹,时光仍旧流逝,夕阳照旧,禹王治水的痕迹也已不再清晰可见。此处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写,表达了历史沧桑人事变化无常


进入下片,辛弃疾转向历史人物文学作品追忆。“千古茂陵词在,甚风流章句,解拟相如”提到了汉代的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他以辞赋闻名,而“茂陵”则指汉武帝的陵墓,隐含着对帝王文人的共同追思。辛弃疾通过对古代文人功业与风流才情的回顾表现出他对历史文化热爱与深深敬仰。然而,这种怀古之情也夹杂着淡淡的惆怅,因为时光流转,世事变迁,那些风流人物早已成为历史的一部分,留给后人只有他们的词章。


“只今木落江冷,眇眇愁余”以“木落”“江冷”这一寒冷、萧条的自然景象,映射出词人内心的凄凉与愁绪。岁月无情地流逝,留下只是无尽的孤寂与忧伤。“故人书报,莫因循、忘却蓴鲈”则通过与友人的书信来往,表达了对故人相聚的期盼与重温旧事渴望。这里提到了蓴鲈之欢,出自张翰的典故,表达了词人田园隐逸生活向往内心深处对简单平凡生活追求


词的最后两句“谁念我,新凉灯火,一编太史公书”,在孤寂的灯火下,词人独自阅读着《太史公书》(即《史记》),感慨人生如同历史中的人物一样短暂易逝。辛弃疾以读史来排解内心的孤寂和愁绪,但却无法真正摆脱人生的苦闷。这种感情表现出他在历史现实之间的挣扎与失落。他借书中人物命运思索自己的人生展现出深刻的历史感与人生哲理,给全词增添了一层沉重的思辨色彩


《汉宫春·会稽秋风亭怀古》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与历史人物的追思,表达了辛弃疾时光流逝、功业无常感慨,以及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整首词充满了对历史现实的深刻反思,语言凝练而富有张力,情感沉郁而深邃。辛弃疾借古抒怀,通过对历史思考,表达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展现出他作为一位杰出词人智慧胸襟

作者简介: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的词人军事家和爱国者。他出生山东历城,少年时期即投身抗金事业,后因战功卓著被南宋朝重用辛弃疾的词作豪放洒脱,意境深远,与苏轼称为“苏辛”,开创了豪放词派的风格。他的词常融入国家命运的关切、个人理想抱负以及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独特的艺术魅力辛弃疾一生壮志未酬,词风悲壮与沉郁并存,其作品《稼轩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名篇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