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秋天#中秋节#秋瑾诗词

满江红·小住京华

【近现代?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

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

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

殊未屑!


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

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

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

青衫湿!

译文:

京城短暂地居住,转眼间又到了中秋佳节庭院篱笆下的菊花已经开放,秋天的景色如同被擦拭过一样清新洁净。四周的歌舞已经终止,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家庭牢笼,八年来我只能空自思念故乡浙江。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虽然身体不能男儿一样在沙场上拼杀,但我的心志却比男儿还要坚定和刚烈。平生肝胆热血,都是为了他人而常常沸腾。庸俗的人们哪能理解我的心胸?即使是英雄,也难免在末路时遭受磨难与挫折。漫漫红尘中,到哪里去寻找知音?想到这里,悲愤的泪水湿透了我的衣衫。

赏析:

秋瑾的《满江红·小住京华》是一首慷慨激昂、蕴含深情作品展现了她作为女性革命者的刚毅与豪情。词中以强烈的情感抒发了她对家国命运的关切,对自身身份的自省,以及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上片起首便以“中秋佳节”点明时间京城小住的“京华”则暗示时局动荡和漂泊的生活。“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一句,以菊花和秋景映衬出作者内心的清冷和孤独。菊花,常被视为高洁不群之物,象征诗人高洁的情操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而“秋容如拭”中的“拭”字,描绘出秋天肃杀而冷峻的景象,烘托了作者内心的寂寥。


接着,词中转而抒发了心中的愤懑与不甘。“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这两句,借用历史典故“楚破歌残”来暗指国家的衰败,以及作者多年思念故乡心情。“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句,表达了秋瑾对女性角色的愤懑。社会将她定义为一个“蛾眉”(指女性),但她却不甘于此,她的心志与志向远超世俗对女性期待。这一句充满反抗和不屑,体现出她对封建礼教的蔑视和对男女平等的追求

下片中,秋瑾继续表露自己的豪情壮志与内心矛盾。“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这是全词的点睛之笔,将她内心矛盾与自豪感展现得淋漓尽致。她身体上无法与男儿并列,在战场上厮杀,但她的心志却比男儿还要坚定。秋瑾用这种反差,表达出她对男权社会的不满与反抗,也展现出她心志男儿更高的自信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此句道出了她一生理想、为他人而付出的真挚情感。她并非因一己私利而斗争,而是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幸福。接着的“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她的孤独与自省。在她眼中,庸俗之人难以理解她的胸襟,而真正的英雄往往要经历磨难


最后两句“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以一个直击心灵的疑问作结,展现了她对世间知己的渴求以及内心深处的孤独和哀伤。“青衫湿”三字,更是将她的悲愤和孤独感推向极致,如泪湿青衫般动人心弦。


整体而言,这首词充满了秋瑾对国家命运深情关注,对自身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对封建礼教的强烈反抗。她用豪放激昂的笔调,表达了一个女性革命者的雄心壮志和铁骨铮铮。在诗词中,她不仅仅是一个柔弱的女子,更是一位敢于挑战世俗、追求自由与平等的英雄

作者简介:

秋瑾(1875—1907),字璇卿,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她是近现代中国著名的女革命家、诗人社会活动家。秋瑾自幼聪慧过人,热爱学习,尤其对文学历史和武术有浓厚的兴趣成年后,她摆脱传统封建家庭的束缚,积极投身于反清革命和女权运动,成为中国近代最早倡导女权解放和男女平等的先驱之一。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