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竹露滴寒声,离人晓思惊。


#秋天诗词#古诗词

晚秋

【唐?元稹

竹露滴寒声,离人晓思惊。

酒醒秋簟冷,风急夏衣轻。

寝倦解幽梦,虑闲添远情。

谁怜独欹枕,斜月透窗明。

译文:

清晨,露珠从竹林间滴落,发出阵阵寒冷的声音,惊醒了远离家乡之人的晨思。

酒醒后,感到秋日的竹席冰凉,急促的秋风吹来,穿着单薄的夏衣显得格外轻薄寒冷。

睡得疲倦,刚从幽深的梦境解脱,闲散的思虑又增添了对远方思念。有谁会怜惜我独自斜靠着枕头?斜斜的月光透过窗户,洒下一片明亮。

赏析:

这首《晚秋》通过对秋日清晨细腻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孤独与思念之情。全诗情景交融,语言朴实,却意蕴深厚。


“竹露滴寒声,离人晓思惊。”

诗歌开篇以“竹露滴寒声”描绘出秋日清晨的幽静景象。清冷的露珠从竹叶上滴落,发出清脆而寒冷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微凉的氛围。“离人”指远离家乡亲人的人,即诗人自己。清晨时分,被这寒冷的露滴声惊醒,触发了他对远方思念之情。“晓思惊”中的“惊”字用得巧妙,既是被寒露滴落的声音惊醒,更是被思乡情绪所触动。首联以景生情,情景交融,奠定全诗感伤的基调。


酒醒秋簟冷,风急夏衣轻。”

诗人昨夜或因思念而独自饮酒,酒醒之后,感受到秋天竹席的冰冷。“秋簟”是指秋天使用的竹席,虽然比夏季的凉席稍厚,但在深秋时节,仍难以抵御寒意。此时,秋风骤起,风势急促,穿着单薄的夏衣,显得格外轻薄,无法御寒。这里通过触觉和感官的细腻描写,突出了秋日的凉意和诗人内心的冷清,暗示了他孤独无依的处境。

“寝倦解幽梦,虑闲添远情。”


诗人因思绪纷乱而睡得疲倦,刚从幽深的梦境醒来。梦中或许重温了与故乡亲人的相聚,然而梦醒之后,现实的孤独更令他感到怅然。“虑闲”意为无事可做,思绪却纷乱不堪。闲散的思虑又增添了对远方亲人思念之情。“远情”指对远方的情思,此时无事可做思念之情更加浓烈。颈联深入刻画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惆怅。


“谁怜独欹枕,斜月透窗明。”

诗人自问:“有谁来怜惜我独自斜靠着枕头?”“独欹枕”中的“独”字,强化了孤寂之感。斜挂的月亮透过窗户洒进清冷的光辉,映照在室内,显得格外明亮却又冷清。此时此景,更加深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尾联以景收情,月光的清冷映衬出诗人内心的寂寥,令人动容。


元稹的《晚秋》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展现唐代诗歌艺术魅力。诗中透过秋日的景物,表达了对故乡亲人思念情感真挚动人。全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读来余味无穷,令人深思

作者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河南洛阳人,唐代著名诗人,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元白”。他早年考中进士,曾任监察御史、左拾遗等职务。元稹诗歌以真挚的情感和朴实的语言著称,作品多描写个人情感社会现实,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