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的山峦在朦胧中若隐若现,江水悠长,绵延不绝。时值深秋,但在这江南之地,草木尚未凋谢,依旧绿意盎然。
在那个明月照耀下的二十四桥之夜,你又在何处,聆听着美人吹奏箫声?
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以寥寥数笔,勾勒出一幅清幽雅致的江南秋景,诗中流露出诗人对故人韩绰的思念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首句写青山依稀可见,水流绵延,点出江南水乡的独特风貌,隐约展现了诗人眼中的“隐隐”和“迢迢”,透露出江南景色的秀丽和悠远。接着,诗人通过“秋尽”与“草未凋”对比秋季的凋零与江南常青的景象,描绘出江南的独特气候和风物。这一对比不仅凸显了江南温润的环境,还暗含着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感慨与内心的惆怅。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后两句引入了“二十四桥”这一扬州著名的景点,诗人用“明月夜”营造出清冷的夜色氛围,并以柔美的玉人吹箫之景,表现出诗人对过去岁月的追忆。这一画面让人想象出皎洁的月光洒满桥头,箫声清远,充满了优雅与梦幻。最后一句“玉人何处教吹箫”不仅是对曾经美好时光的追问,更透出一种对岁月流逝、故人不再的怅惘和感伤。诗人借问友人韩绰的行踪,实则表达的是对往昔岁月的无限怀念。
全诗通过简单的景物描写,含蓄而深情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惆怅之情。诗中的自然景物与感情相互交融,青山、流水、明月与吹箫之声都成为诗人情感的载体,传递着他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对过往岁月的追忆。这首诗语言清丽,意境深远,体现了杜牧婉约而含蓄的抒情风格,堪称唐代送别怀人诗中的经典之作。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出生于书香门第,青年时期即显露出出众的才华。杜牧一生仕途坎坷,曾担任过地方官职,如扬州、黄州等地的刺史,也曾担任过监察御史,但始终未能实现心中的政治抱负。
杜牧的诗风以清丽婉转、雄健遒劲著称,尤擅长七言绝句,善于通过短小的诗篇表现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他的诗作既描绘了大唐的风光,也折射出他对时局的思考与个人的孤独感。代表作有《泊秦淮》《山行》《秋夕》《江南春》等。杜牧的诗作兼具豪放与婉约,既有对历史的沉思,也有对人生的感叹,堪称唐代晚期诗坛的一位重要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