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郑谷诗词
请王孙们不要将它和蓬蒿相比,九月九日时,把菊花插上鬓发,朵朵争俏。
露水打湿了菊花,幽香弥漫在池边岸上。菊花自有其傲然之姿,从不羡慕瓦松的高耸。
郑谷的《菊》通过短短四句,描绘了菊花独特的品格,隐含着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态度。诗的首句“王孙莫把比蓬蒿”,开篇即借菊花与蓬蒿的对比,表达出菊花不同凡俗的品格,建议王孙不要将清雅的菊花与低俗的蓬蒿相提并论。菊花在传统诗意中象征着清高自守之士,表现了诗人对自身修养的自信和独立之志。
“九日枝枝近鬓毛”中的“九日”指重阳节,古人在这一天常常佩戴菊花,象征祈求长寿与美好。在这里,菊花随着时光流逝,开放得贴近鬓角,这一情景既描写了菊花繁盛,也暗含了岁月的流转。菊花从容绽放的姿态让人不禁想到人到中年,愈加稳重与从容之美。
“露湿秋香满池岸”一句,描绘了秋日清晨菊花被露水打湿,散发幽香的美好画面。“由来不羡瓦松高”,则点出菊花根植池岸,自有风采,从不羡慕高耸在瓦屋上的瓦松。瓦松虽高,却失去了生机,而菊花自带一份不事张扬的美好。诗人通过菊花的象征表达了一种淡泊的生活哲学:保持本心,坚守自我,不为浮华所动,流露出一种自尊自爱的境界。这种生命的从容与自信,带给读者深刻的人生启示:美在内在,不羡高位,坚守自我即是最美的风采。
郑谷(约851年—910年),字守愚,晚唐五代时期著名诗人,江苏吴县人。郑谷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喜好诗词,才华横溢,以清丽隽永的风格见长。其诗以细腻、优雅、含蓄著称,特别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尤其钟情于菊花和梅花,常借物抒情,表达自己闲适、清高的品性。作为“晚唐十哲”之一,他的诗作多刻画秋景和隐逸生活,反映了诗人淡泊自适、清雅自得的心态。在历史动荡不安的背景下,郑谷以菊花自喻,体现出独立不羁、不随俗流的精神风貌,深受后世推崇。代表作有《菊》《梅》等,在诗坛上留下了极具个性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