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古诗词文赏析之唐诗《咏老赠梦得》白居易


咏老赠梦得

【唐】白居易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


Audio class="js_editor_Audio res_iframe js_uneditable custom_select_card" src="/cgi-bin/readtemplate?t=tmpl/Audio_tmpl&name=%E5%8F%A4%E8%AF%97%E8%AF%8D%E6%96%87%E8%B5%8F%E6%9E%90%E4%B9%8B%E3%80%8A%E5%92%8F%E8%80%81%E8%B5%A0%E6%A2%A6%E5%BE%97%E3%80%8B%E6%9C%97%E8%AF%BB&Play_length=30%E7%A7%92" isaac2="1" low_size="59.67" source_size="59.7" high_size="238.41" name="古诗词赏析之《咏老赠梦得》朗读" Play_length="30000" author="古诗词赏析" data-topic_id="" data-topic_name="" data-pluginname="insertAudio" data-trans_state="1" data-verify_state="3" voice_encode_fileid="MzI1MjM1MDQ0Ml8yMjQ3NjQ2NTI0">Audio>


注  释



君:指刘禹锡

眼涩:眼睛干涩。

夜先卧:夜晚先睡觉

慵:懒散;疲倦。

朝未梳:早晨还没梳头

扶杖出:扶着拐杖出门



译  文



我和你都一同变老了,就不要问老成什么样子了。

眼睛干涩早早睡去,早上起来头发都懒得梳了。

只是偶尔拄着拐杖出门,大多数时候都在家中。

已经懒得照那新磨的镜子了,也不看小字的书。

对于故人情感深厚,与年少时的交情慢慢疏远。

只有和好闲谈时才有兴致,但是这样的相逢时光也已不多了。



赏  析



  这首诗可以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赠诗对比赏析

  从白老的“咏老”诗中,看到作者性格行为。他们两人同在一年出生,也同享古稀高龄;而在遭际上,则大不相同,刘禹锡白居易坎坷很多。早期,二人初入仕途,都有匡国救民之宏志。但遇到挫折后,白则本着传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之旨而明哲保身。但刘则屡经坎坷而不屈不挠,直至老而不休。所以在思想上两人是同而又有别的。他们万劫余生,都享古稀高寿,晚年同在洛阳,亦官亦隐,日夕唱酬。上述两诗就是当时之作也,道出了他们各自肺腑之言。

  在两首诗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两人对老的态度白居易的诗生动地揭述老人之处境和心态;而刘禹锡诗除了写老态入木三分之外,更有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之概,“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难怪结语两句能脍炙人口,历千年而不衰了。这并不是说刘写诗技巧比白高明,而是由于诗是言志,两人对人生看法有所不同。人生观的差异反映文字上也就各异其趣。结果表现为消极和积极的分歧。刘禹锡诗之前六句是对白诗的回答和补充,后六句则是对“老”的颂赞,使人读后会觉得“老”并不可怕,而更充满希望。这是诗的可贵之处,自然百读不厌了。



创作背景



  刘禹锡白居易晚年都患眼疾、足疾,看书、行动多有不便,从这点上说,他们是同病相怜了,面对这样的晚景,白居易产生了一种消极、悲观的情绪,并且写了这首《咏老赠梦得》一首给刘禹锡(字梦得)。刘禹锡读了白居易的诗,写了《酬乐天咏老见示》回赠。


作者简介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经典引路诗词为伴。在诗词海洋里,你会欣喜地发现,那些遥远的面孔,从未如此地鲜活而有趣,那些经典篇章字字句句如同珠玑,拨动着心弦。
?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