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的地理位置很重要,秦始皇开通灵渠,沟通了珠江水域与长江水域的联系,由此广西就是中原王朝经营岭南与西南地区的重要桥头堡与枢纽。其境内的湘桂走廊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湘桂走廊开始于湖南永州,止于广西桂林的湘江、漓江河谷地带,乃广西通向湖广一带的北大门,北接衡阳岳阳,南边控制越南(古为“交趾”),在军事上具有战略意义。
古往今来,为争夺湘桂走廊控制权,发生的大小战争不计其数。比较大规模的战争,有秦始皇征伐岭南越族人的战争、汉武帝时对南越的战争,五代十国时楚国与南汉的对峙。
明清时期,围绕着湘桂走廊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明末清初的湘桂走廊是战乱频繁的时候。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张献忠南下,同年九月攻占永州府城,之后继续攻占道州、东安、广西贺州等地。
同年11月,明朝军队在湘桂走廊一带发动战役,打败张献忠的起义军,广西贺州一带归属了明王朝。
李自成与张献忠先后战死,两支起义军部下与盘踞在广西一带的南明王朝联合抗清。当时,湘桂走廊是南明王朝的管辖地,也是进入贵州云南等大西南地区的战略要地,自然也是清军与南明王朝与起义军联盟的必争之地。
当时为了争夺湘桂走廊的控制权,一共发生了大大小小“三十六战”。最后南明王朝失败,抗清战争也宣告结束,
晚清到民国时,湘桂走廊由于战略位置的重要性,也发生过多次大大小小战斗。咸丰元年(1851)一月十一日,洪秀全发动金田村起义,建立太平天国。之后咸丰二年四月,太平军从广西永安出发,经湘桂走廊,由于抵抗不了守城的清军,只能转取道州,进入湖南彬州地区,一路北上。
1934年10月,为了突破蒋介石中央军的封锁,中央红军与国民党军队在全州至东安一线强渡湘江,发生了著名的湘江战役。最后红军强渡湘江,跳出了包围圈,可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湘江战役是湘桂走廊历史上最重要的、最惨烈的战争。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打通太平洋的通道,打通大陆与越南的交通运输线,日本发动了豫湘桂战役,侵占长沙、衡阳之后,以十万兵力猛攻桂林。桂林保卫战打响。
国民党桂林守军与敌人展开巷战、肉搏战,宁死不屈。但由于寡不胜众,最终桂林沦陷。
新中国成立后,湘桂走廊依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抗美援朝与援助越南以及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当中,湘桂走廊仍是运输粮草、武器、运送兵员的重要战略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