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半岛与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合称我国三大半岛,面积约相当于今湛江市所辖区域,是祖国大陆南端伸向大海的突出部。
半岛三面环海,东濒南海,西临北部湾,北依岭南丘陵,南望琼岛,海岸线达1180公里,因历史上属于雷州府辖地而得名。
半岛地理区位优越,居粤、琼、桂三省(区)交汇处,与海南岛共扼琼州海峡之咽喉,乃海南岛的地缘支撑,以及海上丝绸之路要津之地。在北部湾文化圈及中外文化交流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西汉以来,历代在这里设郡置县,有“天南重地”之称。西汉元鼎六年,“置合浦郡,治徐闻县”。这时的合浦郡除雷州半岛之外,还包括琼州、雷州、廉州、钦州、防城等地及越南北部地区。徐闻县则包含整个雷州半岛。
从这时起至民国二年(1913年)废除雷州府的二千多年,郡府先后更名数十次,而徐闻县之称谓从公元前111年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宋至齐武帝永明年间连续使用590年。
关于当时的徐闻县治,有人认为在今雷州城,有人认为在徐闻西南的古“讨网村”,应该说汉徐闻县旧址即今雷州府署的说法更符合实际。此时半岛的历史迎来辉煌时期,合浦乃岭南九郡之一,而且开拓海上丝路,徐闻早于番禺(今广州)成为始发港,贸易十分兴盛。
南朝齐武帝永明年间“改徐闻县为齐康郡,领县一曰乐康。”半岛在南齐叫齐康郡梁陈时叫合州,南合州,隋称合州、禄州、合浦郡,唐称南合州、东合州、雷州,除隋之禄州和合浦郡辖今雷廉之地外,其他只辖雷州半岛。
隋改合州后,将隋康县分置为海康县(今雷州)和隋康县(今徐闻),海康之名由此始。今遂溪县(当时未名,唐天宝年间始名为遂溪)之地,可能归属半岛北部的沙扇县或椹川县。
海康县之名,自隋、唐、五代到宋、元、明、清直至1994年撤县建市改为雷州市止,连续使用了一千四百多年。其中有一百九十九年是作为海康、遂溪、徐闻三县的共名时期,后遂溪县从海康县分出,又恢复了徐闻县,故半岛也称三雷大地。
唐贞观八年,东合州刺史陈文玉,上疏改东合州为雷州,从此雷州一名就被历代沿用直至民国二年(1912)。在这一千三百多年中,由唐到五代、宋、元、明、清置郡设州;除了南汉乾亨元年(917)改称古合州外,其余都使用雷州的名号。
元代建立行省管理制度,设置海南海北道,统辖高州、雷州以及海南岛,道治雷州,与邕州道一起隶属湖广行省。这是半岛自西汉合浦郡之后,再度走向行政权力的巅峰。
民国二年,半岛初属高雷道,后属南路行政委员公署,南区绥靖公署,第八行政督察区,第十四行政督察区。解放后,先后属南路专区,高雷专区,湛江专区管辖,1958年雷州(当年称海康)一分为二,南渡河以北10个乡镇和遂溪、廉江合并为雷北县;南渡河以南的11个乡镇和徐闻县合并为雷南县,1961年4月按1958年建制恢复海康、遂溪、徐闻三县。1983年实行市管县行政体制,半岛归属湛江市,原海康县改县级雷州市。
雷州半岛是雷州文化的发祥地,构建了独特的人文地理范围。与广府、潮州、客家文化并称广东四大文化。
雷州文化集楚越文化、土著文化、闽南移民文化、海洋文化和中原文化于一体,催生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雷州方言、雷州音乐、雷州歌、雷剧、雷州石狗、雷州傩舞、雷州换鼓、雷州陶瓷、醒狮。
唐宋以降,半岛人才辈出,涌现了以陈瑸、陈昌齐、陈乔森为代表的本地人才。如今,雷州已成为粤西地区独有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半岛方言雷州话,属闽南语系之一支,海内外雷人同胞的母语,主要分布于广东省西南部 、广西东南部 、海南北部以及东南亚、欧美华人华侨聚集地区。
据考证,半岛的先民是西瓯、雒越人,隋唐后称俚僚人,即汉族、黎族、京族的祖先之一。雒越人崇拜雷电,制造青铜鼓以象征雷,供奉铜鼓为神,又击鼓作乐,供鼓祭雷,相沿成习。
唐代刺史陈文玉死后谥为“雷震王”,半岛建祠以祀,尊为雷祖。唐宋二代,福建人大量移入半岛,与当地雒越人融合,形成广东四大民系之一雷州民系。祭雷习俗在传承中嬗变,至明末清初演绎出“雷州换鼓”的雷文化高峰。
雷州换鼓以其规模天下无双,与广德埋藏、钱塘江潮、登州海市并称天下四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