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洲地理地貌条件优越,在古代却没有产生本土的较高级文明。
其实美洲还是有适合驯化的动植物,所以南美洲发展出了比较复杂的文明。理论上说,智人一旦发现可以驯化的动植物,马上就可以通过贸易和战争的链条传往世界各地。所以南美被驯化的各种动植物可以传播到北美,但是北美农耕文明始终发展不振,归根到底在古代技术条件下,北美的环境不适合发展农耕。
北美最大的问题,是没有欧亚大陆东西走向的山脉,北冰洋的寒流可以直扫到墨西哥湾,北面更是严重,华盛顿特区号称全世界最能下雪的首都。而且加上几十年一个周期小冰河期,在生产能力低下的农耕时代,对文明绝对起到毁灭性作用。
由于地理环境恶劣,古代北美文明一直呈周期性的发展,就是相对温和湿润的年景情况下,文明发展较快,出现了较大规模的聚落。但是气候一旦转坏,农耕条件遭破坏,文明立刻衰落,幸存者成为散居的渔猎部落。欧洲人到达北美的时候,北美地广人稀是因为上一个毁灭周期刚到尾声。
来自欧洲的移民也很困难,早期维京人的移民据点最后都毁于环境恶化。地理大发现以后南美殖民很快上规模,但是最北也就到达佛罗里达,在更北地区的殖民曾经多次失败(冬季一来就全军覆灭),第一个成功的殖民地是查尔斯顿,其次成功的是五月花移民。随着环境转好和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进步,欧洲人移民才逐渐铺开。
如果北美有大规模的农业文明和较多的原住民,白人殖民者最多只能像在南美那样征服而非取代(拉美现在印第安血统依然占了半数以上),可惜北美恰恰又处在农业社会崩溃的阶段,人数大为稀少的渔猎部落等于彻底空出了空间给白人。
相比之下,有层层东西走向山脉(燕山、秦岭等)保护的中国人,至少在农耕时代是占了很大一块“风水宝地”,中国古代相地如此看重祖山的作用,也不是没有科学道理的。其实,从地理决定论的角度看,史前时代能够成功发展出大规模聚落和复杂的政治结构的地区,肯定在地缘上更加适合当时的生产技术条件。
现在北美受益于工业革命而崛起,但在美洲殖民初期,北美十三个殖民地的财政收益加起来还不及海地一个糖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