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北京成为共和国首都的历史选择


#地理#北京#首都

?

古人认为北平适合建都毛泽东主席犹豫之际,一高人帮他下定决心


首都如同一个国家心脏,对整个国家的运作起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甚至影响国家兴衰


这种影响,从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更迭中可见端倪。


1949年初,解放即将胜利主席开始思考首都选在何处,心目理想城市就是北平


然而,从历史角度看,首都在北平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因此主席持续犹豫,难以确定决策。


虽然北平曾经多次成为历朝历代的首都,但并不是首都的最佳选择北平与北方的敌人只有一线之隔,容易受到入侵


清朝时期北平曾两次被外国列强攻破,自清朝末年开始,很多知识分子都呼吁迁都,康有为和梁启超认为,首都应该迁往西安


主席历史人物事件有着深入了解清楚代首都在北平的所有问题


因此建设首都的问题上,主席西安南京武汉北平城市之间不停权衡,甚至曾经考虑哈尔滨


1948年4月,党中央准备召开政治协商会议,主席当时提出会议地点设在哈尔滨,已经打算把哈尔滨定为新中国的首都了。


因为1945年8月,苏联红军和东北抗日联军联手解放了哈尔滨,使其成为全国最早解放的大城市具有非常重要的军事政治意义


此外,哈尔滨也是我国东北解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更是中共中央东北局、东北行政委员会所在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后来考虑哈尔滨地理位置偏远,便不再考虑这个选择


1948年11月8日,主席与薄一波进行了一次重要谈话,指定把接管北平天津的任务交给了中共中央华北局。


这次主席显然打算把首都定在北平,但是首都定在北平存在明显的弊端,那么最终为何选中北平呢?


主席仍在犹豫之时,王稼祥的到来为确定首都在北平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1949年1月下旬,西柏坡准备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时任东北城市工作部部长的王稼祥应邀而来,在会前他先去找主席


主席直截了当的问道:“全国解放就快到了,我们的首都应该在哪里更合适?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王稼祥思考了一下,回答说:“可否将首都定在北平?”


主席示意他继续下去。王稼祥分析认为北平苏联和蒙古人民共和国更近,国界长且无战争之忧。


主席点头赞同:“那西安如何呢?”


王稼祥认为西安的缺点偏西,而现在中国经济重心在沿海和江南,所以不适合定在西安


古代,首都在北平的确存在弊端就是过于直面北方的少数民族,但在新中国时期,这个国防问题已经存在了。


在王稼祥的建议下,主席最终决定北平作为中国的首都,他说:“稼祥,你的分析非常有道理,很符合我的想法。”


最终共和国定都北平,并改名为北京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