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具备地理上的优越条件。广东濒临南海,毗邻港澳,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发展经济的优越自然地理与人文地利条件。全省土地总面积为17.8万平方公里,境内有山地、丘陵、平原等各种地形,有利于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珠江三角洲与韩江三角洲是广东两大平原地区,土地肥沃,物产丰饶,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同时,广东降水充沛,水系发达,拥有珠江、韩江、鉴江等河流,水资源丰富。
广东是国内具有丰富矿产资源的省份之一,有“稀有金属和有色金属之乡”称号。珠江口外海域、北部湾发现的大型油气田资源,原油储量超过40亿吨,天然气储量1万亿立方米,开采前景很好。
广东海岸线长,海域辽阔,海洋资源丰富,沿海还拥有众多的优良港口资源。广州港、深圳港、汕头港和湛江港成为国内对外交通和贸易的重要通道;大亚湾、大鹏湾、碣石湾、博贺湾及南澳岛等地还有可建大型深水良港的港址和地理条件。
广东地域文化独特。广东西枕云贵高原,北靠五岭山峦,东南濒临南海,地域文化具有多元汇通、气象开阔、兼收包容的特质。
广东的母亲河珠江,是中国的第三大江,珠江流域所珍藏的多元文化,点缀着南中国的土地。广东是岭南文化的主要孕育地,“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从西汉起,广东就成为沟通中西、传播文明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开创对外开放的先河。
广东还是中国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肇始于广东的虎门硝烟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在中国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进程中,广东是反侵略斗争的前沿阵地,在探求强国之路的历程中,广东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广东是我国近代工业和民族工业的摇篮之一。近代工业和民族工业在广东的兴起及其发展,对全国其他地区产生了示范和传递效应,引发了中国社会的变革。
作为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主要通道,中西文化碰撞、汇合、交融之地,广东人外向性很强,思想活跃,敢于冒险,求新求变,具有较强的变革适应性和心理承受力。由于偏处一隅,广东受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影响和束缚相对较少,商品生产发育较早,珠江三角洲历来是中国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广东地缘优势明显,是中国的南大门,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大洋洲、中近东和非洲等地区的最近出海口.作为中外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之门户的地位始终不曾改变。
从唐宋到19世纪初,广东的对外贸易,一直居全国首位。明清时期广州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中国唯一的对外港口,其对外贸易额一度占全国外贸总额的90%。
广东毗邻港澳,祖籍广东的海外华人华侨众多。广东、香港、澳门三地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广东是港澳的腹地,港澳是广东走向世界的跳板。
港澳同胞多、华侨华人多、归侨侨眷多,海外关系密切,是广东的一大特点和优势,对广东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