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是啥?石之美者。这不过是后人强加给它的人文属性。根本上来说,玉石是最坚硬的石头。人类历史据说300万年,之前的299万年都是石器时代,玉石作为工具,代表了最先进的生产力,也就代表了最发达的经济和最发达的文明。一个地区石器文化历史的连续性和广泛性以及高度性,可以充分证明该地区人类文明的诞生与发育过程。这个地区,在全球,从目前考古结果看,中国是唯一。这很可能将证明,中国是现代人类文明的唯一发源地。欧洲现代工业革命之前,中华文明基本等同于地球人类文明。
由于玉石是石器时代效率最高的劳动工具和武器,它本身就是实力与财富的代表,成为古人类共同的追求,并逐步脱离使用价值的范畴,具有了美学与人文意义,如同其它各种艺术的起源。青铜等金属工具的出现,使得玉石作为工具的使用价值大大降低,但是它的人文属性得到了延续和放大。玉石文化,是中华文化在过去几百万年中,最先进的证明。
我们以前学习到的人类文明史,都是西亚起源,也就是白人起源,也就是欧洲也有关联的区域。原来说最早的农耕文明出现在那里,5000年前的苏美尔文明。但是,他们自己也承认,苏美尔文明不是本地起源。他们说可能来自伊朗的大山深处,但是又与苏美尔人善于造船行船的记录不符。他们还说,西亚有最早的农作物,有最早的陶器,最早发明轮子等等。近年来的中国考古证明了这些都在中国被发现,出现的年代远远超过中东地区。
现在也证明了,最早的陶器在中国,比西方人说的西亚早万年以上。有陶器的烧制,才有可能发现并还原泥土中的金属,才有可能进入铜器时代。而铜和铁往往是伴生矿,铜的冶炼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一定会发现有价值的铁。这是一个逻辑过程,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考古发现来证明。
漢 白玉繩紋珮(结绳记事的遗存?)
【50】
看古代青铜的做工
青铜方罍
【51】
春秋曾侯乙墓陪葬的部分青铜器,仅编钟一套就重达二点五吨,连装碳的簸箕铲子都是青铜做的,可见当时青铜资源的丰富。这么一个小国却拥有如此之多的战略物资甚至可以把那么多的可以制造顶级武器的物资深埋地下,更证明了当时国力之强。其他的大国呢?更不用说了。
这些,其他文明能比吗?
【52】
中国古代的刻石传统,可追溯到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铁器出现),秦始皇巡游各地刻石纪功,引发了后人的刻石热潮,“自汉以后,碑碣云起”,(汉代铁器普及)。可惜西汉时期的碑刻大多数在王莽时期被毁磨掉了,东汉以后的碑刻,流传下来的就比较多。各地名胜古迹,更是留下历代名人的众多题词刻石。
【53】
二里头遗址的手工业作坊。中国最早的官营手工业作坊。二里头遗址的手工业作坊区位于宫城之南,是一座大型围垣设施。目前已在其北墙发现了面积不小于1,000平方米的绿松石作坊区,这是我国已知最早的绿松石器制造作坊。
镶嵌绿松石的越王勾践剑
错金银铜车伞铤
■西汉
■高26.4厘米 直径3.5厘米
■1965年定县三盘山122号墓出土
黑色是黑漆,绿点是镶的绿松石
第一节主纹为飞凤,山石间有飞禽走兽32只;
第三节主纹为狩猎,山石间有各种禽兽28只;
第四节主纹为三人骑象,山石间有飞龙、神马,仙鹤等25只。
在总体面积只有145平方厘米的画面上,刻画了35个不同的人物和119只珍禽异兽,铤面镶嵌32颗菱形绿松石和48颗圆形红玛瑙饰(今已脱落),可谓巧夺天工。
而中国古代,在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时期,就有了木制的鞋子,红山文化发现了陶靴、穿靴陶人像,商代也发现了青铜靴型器,秦始皇兵马俑的靴子底部还有科学的防滑纹。
红山文化陶靴
商代青铜靴型器
【55】
衣食住行,衣排第一,可见穿衣在古人眼中的重要性。中国古代有发达的织造业,拥有丰富的文物遗存。与穿衣配套的带钩,也是品种繁多工艺精湛。古代中国人的带钩,见之于各种艺术品,还有很多实物。
战国持灯佣的带钩束带造像
秦俑佩钩示意
看看汉代以前各种材质和造型的带钩
【56】
【57】
铜录山古铜矿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中国湖北省大冶市,发掘出自西周(公元前11世纪至8世纪)至西汉(公元前5世纪至2世纪)的采矿井、巷360多条(个),古代冶铜炉7座。
它发现于1973年,是迄今为止中国保存最好、最完整、采掘时间最早、冶炼水平最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铜矿遗址,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观后赞叹不已,并誉之为"这是中国继秦始皇兵马俑后一奇迹","可与中国的长城相媲美"。
这是另外一个:
【58】
《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 【6】工律
作者:聚优佚名
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長、廣夾(狹)必等。。
為計,不同程者毋同其出。。
縣及工室聽官為正衡石贏〈羸〉(纍)、斗用(桶)、升,毋過歲壺〈壹〉。有工者勿為正。(假)試即正。。
【译文】
计帐时,不同规格的产品不得列于同一项内出帐。
县和工室由有关官府校正其衡器的权、斗桶和升,至少每年应校正一次。本身有校正工匠的,则不必代为校正。这些器物在领用时就要加以校正。
( 睡虎地秦墓竹简,是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的大量竹简。睡虎地秦墓竹简共1155枚,残片80枚,分类整理为十部分内容,包括:《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
这些规定的结果就是“数量最多的青铜箭镞,4万枚箭镞中,只有7支与其它形制不同,在同型式的箭镞中,随机抽取172枚,同一镞不同主面的相应尺寸误差仅为几微米,同一镞和不同镞的主面轮廓的不重叠误差分别小于0.15和0.16mm。与箭镞配合使用的发射器具弩机,从全部28套中抽取13套,发现各零件尺寸亦基本相同,特别是销和销孔的间隙配合有较高精度,零件互换不成问题。”
箭镞范
睡虎地秦墓竹简
秦代青铜手钳
这些,那个文明能比?
《睡虎地秦墓竹简》秦律十八种 【1】田律
作者:聚优佚名
雨為〈澍〉,及誘(秀)粟,輒以書言〈澍〉稼、誘(秀)粟及豤(墾)田毋(無)稼者頃數。稼已生後而雨,亦輒言雨少多,所利頃數。早〈旱〉及暴風雨、水潦、(螽)、它物傷稼者,亦輒言其頃數。近縣令輕足行其書,遠縣令郵行之,盡八月□□之。
春二月,毋敢伐材木山林及雍(壅)隄水。不夏月,毋敢夜草為灰,取生荔、麛(卵)鷇,毋□□□□□□毒魚鱉,置罔(網),到七月而縱之。唯不幸死而伐綰(棺)享(槨)者,是不用時。邑之(近)皂及它禁苑者,麛時毋敢將犬以之田。百姓犬入禁苑中而不追獸及捕獸者,勿敢殺;其追獸及捕獸者,殺之。河(呵)禁所殺犬,皆完入公;其它禁苑殺者,食其肉而入皮。
入頃芻,以其受田之數,無豤(墾)不豤(墾),頃入芻三石、二石。芻自黃及束以上皆受之。入芻,相輸度,可(也)。
禾、芻徹(撤)木、薦,輒上石數縣廷。勿用,復以薦蓋。
乘馬服牛稟,過二月弗稟、弗致者,皆止,勿稟、致。稟大田而毋(無)恒籍者,以其致到日稟之,勿深致。
百姓居田舍者毋敢(酤)酉(酒),田嗇夫、部佐謹禁御之,有不從令者有罪。
【译文】
下及时雨和谷物抽穗,应即书面报告受雨、抽穗的顷数和已开垦而未耕种田地顷数。禾稼生长期下雨,也要立即报告降雨量和受益田地顷数。如有旱灾、暴风雨、涝灾、蝗虫及其他虫害等损伤了禾稼,也要报告受灾顷数。距离近的县,由走得快的人专送报告,距离远的县由驿站传送,在八月底以前送达。
春天二月,不准到山林中砍伐木材,不准堵塞水道,不到夏季,不准烧草作为肥料,不准采刚发芽的植物,或捉取幼兽、卵,不准……毒杀鱼鳖,不准设置捕捉鸟兽的陷井和纲罟,到七月才解除禁令。只有因死亡而需要伐木制造棺椁的才不受季节限制。居邑靠近牛马的皂和其它禁苑的,幼兽繁殖时不准带着狗去狩猎。百姓的狗进入禁苑和捕兽的,不准打死;如追兽和捕兽的要打死。在专门设置的警戒地区打死的狗要完整上缴官府,其它禁苑打死的,可以吃掉狗肉而上缴狗皮。
每顷田地应缴的芻(喂牲畜的草——录者注)稾(谷类植物的茎杆——录者注),按照所受田地的数量缴纳,不论垦种与否,每顷缴芻三石,稾二石,干叶和乱草够束以上均收,缴纳时,可以运来称量。
谷物、芻稾撤下来的木头的草垫,应即向县廷报告粮草石数,木头和草垫不要移作他用,要用来垫盖粮草。
驾车牛马的饲料,过期两个月没有领取或发送的,都截止不再领发,向大田领取而未设固定帐目的,按其领取凭证所到日期发给,不得超过凭证的规定。
居住在农村的百姓不准卖酒,田啬夫及部佐应严加禁止,违反法令的有罪。
【59】
明代《坤舆万国全图》之“九重天图”:
第一重天月轮天,二十七日三十一刻作一周,自西而东。
第三重太白即金星天,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三刻作一周,自西而东。
第四重日轮天,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三刻作一周,自西而东。
第五重荧惑即火星天,一年三百二十一日九十三刻作一周,自西而东。
第七重填星即土星天,十一年三百一十三日七十刻作一周,自西而东。
第八重二十八宿天,七千年作一周,自西而东。
第九重天无星带,八重天转动一日作一周,自东而西。
更早的:
《太玄》曰:有九天,一为中天,二为羡天,三为从天,四为更天,五为晬天,六为廓 天,七为咸天,八为沈天,九为成天。又曰:天以不见为玄。
《正义太玄经》云:"九天谓一为中天,二为羡天,三为从天,四为更天,五为晬天,六为廓天,七为咸天,八为沈天,九为成天。"
《吕氏春秋》曰:天有九野,何谓九野,中央曰钧天,东方曰苍天,东北曰变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曰幽天,西方曰皓天,西南曰朱天,南方曰炎天,东南曰阳天。
《二十四史通俗演义》曰:"从来言天地者,曰形如鸡卵,诚哉斯言。第以为悉如鸡卵,则又与鸡卵不同。盖鸡卵只一重,而天凡九重。
其第一重宗动天,无星转动,有气无形。为黑罡风,瞬息千里,其力甚猛,带三垣二十八宿天,以至土、木、火、日、金、水月轮诸重天,自东而西,一日绕地一周,而过一度。其外则浑沦一气,冲穆无际矣。又曰宗动天之外,为元际天,为常静天,元远无极,宗动天之内。
其第二重为经星三垣二十八宿天,与宗动天甚近,带转甚速,其自西而东转也,一岁只差得一分,六十年只行得一度,七千年作一周。
此以下八重天,俱自西而东行。然为宗动天所带转,故在下望之,俱升东而没西也。
第三重填星,即土星天,去宗动天稍远,带转稍迟,其自西而东行也,二十八日差一度,二十八年一周天。
第四重岁星,即木星天,去宗动天渐远,带转渐迟,其自西而东行也,一日差一度,十二年一周天。
第六重日轮天,去宗动天远,带转迟,其东行也,一日差一度,一年一周天。
第七重太白,即金星天。
第八重辰星,即水星天,去宗动天远,带转俱迟,其东行也,一日差一度,一年一周天。第九重月轮天,去宗动天愈远,且以近地,带转极迟,其东行也,一日差十三度有奇,一月一周天。"
【60】
这是马球。唐代马球 壁画、马球俑
【61】
明宣宗行乐图。图中拿根小棍瞄准地上一枚弹子者为明宣宗他在干啥?打高尔夫。真的,这项运动古代叫捶丸,拿小棍捶石球之意也。最早起源于宋代,元代时期大受上流社会欢迎,在明代成为流行运动。是一种无论男女,老少咸宜的休闲娱乐方式。
宋代捶丸图
【62】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俄罗斯人在介绍中国人吃饭的时候,特意说到筷子,“这是中国人已经使用了几千年的古老发明”。刚看到时觉得很意外,自己平平无奇没感觉得东西原来在外国人那里竟然是那么的被推崇。
现在想来,洋人吃饭用的是刀叉剑戟,都是金属制品,那金属出现之前,他们是用的哪些工具吃饭?会不会是像地球脉动(?)里北欧的那些居民一样,只是用手抓了吃?记得在那个纪录片里,直到现在,那些人都是用手抓食物,食物就是夏天时抓的海雀,海雀放在一个皮袋子里,密封好放地窖,到冬天了腌好了海雀溶成了肉酱,就这么不用油不用盐不用煮不用加热的手抓了吃。
河姆渡出土的圆雕鸟形刻纹餐刀
考古发现,从西周到战国,先后流行过青铜勺形、尖叶勺形和长柄舌形餐刀。窄柄舌形餐刀从春秋到宋元一直用了2000多年,制作材料有青铜、银、金等。
几年前,在青海同德发掘了一处名为宗日的遗址,属于年代可早到距今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那里意外发现了一件骨质餐勺。这件餐叉为三齿式,齿间宽2.6厘米,齿长9厘米,全长25.7厘米。新石器时代的餐叉在中国并不是第一次出土,在甘肃武威市皇娘娘台齐家文化遗址,也曾出土一件骨质餐叉,为扁平形,三齿。这两件餐叉都出土于西北地区,启示我们这里可能是餐叉起源的一个很重要的地区。
餐叉在中国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它同餐勺一样,起初都是以兽骨为材料制作而成。到了青铜时代,使用餐叉的传统得到延续,考古发现的这个时期的餐叉也多由兽骨制成。如50年代在河南郑州二里岗商代遗址就出土过一件骨质餐叉,也是三齿,全长8.7厘米,宽1.7厘米,齿长2.5厘米。这件餐叉柄部扁平,和齿部之间没有明显的分界,制作稍显粗糙。
在夏商周三代,餐叉的使用情况不是很清楚,各地出土餐叉数量很少。到了战国时代,餐叉的使用在上流社会显然受到重视,考古发现了这个时代较多的餐叉。如河南洛阳中州路2717号墓,一次就出土了骨质餐叉51件,都是双齿,圆形细柄,长度在12厘米上下,餐叉出土时包裹在织物中。
考古发现的战国以前的餐叉
战国时代以后,各地出土餐叉实物很少,汉晋时代只有零星发现,唐宋时代几乎没有餐叉出土。到了元代,有了两例很重要的发现。一是甘肃省漳县一座墓葬出土地的1件骨质餐叉,为双齿圆柄,制作非常精致,全长19.5厘米。与餐叉同时出土的还有1件骨质餐刀,大小与餐叉相仿,两者是配套使用的进食具。一是山东省嘉祥石林村一座墓葬出土的1套餐叉餐刀,刀叉都是骨柄铁质,餐刀长14厘米,餐叉长15.5厘米。这1套进食具还配有1个竹鞘,鞘间有隔断,分放刀叉,鞘长18厘米。
餐叉的使用与肉食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它是以叉的力量获取食物的,与匕与箸都不相同。先秦时代将“肉食者”作为贵族阶层的代称,餐叉在那个时代可能是上层社会的专用品,不可能十分普及。下层社会的“霍食者”,因为食物中没有肉,所以用不着置备专门食肉的餐叉。
筷子古称“箸”,《韩非子?喻老》中曾记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翻译成白话文大意就是说:纣王做了一双象牙筷子,一个叫做“箕子”的臣子为此感到恐惧不安。
纣王是商朝末年有名的暴君,以此推算,早在公元前11世纪我国就已经出现了精制的象牙筷子,也就是说,我国有史记载的用筷历史至少也有3000多年了。
相比之下,刀叉在西方作为餐具的历史却要短得多。请注意,扒姐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在西方作为餐具”,因为考古发现证实,在距今4000多年以前,中国的古人就开始使用刀叉了。西北齐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 些骨制餐叉,是三齿状的。这种餐叉,跟我们现在用的西餐餐叉形状非常接近,大小也差不太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这种餐叉出土时,它和勺子和骨刀同在,表明 当时刀叉勺就是三件配套的了。
而欧洲的传统进食方式,是用手抓东西吃,就连英国的伊丽莎白女王一世都是用手指进餐的。直到公元15或16世纪,刀叉才从西方人厨房走上餐桌,从烹饪炊具演变为餐具。所以西方人刀叉并用作为餐具只不过四五百年的历史。
当餐叉刚刚传入英国时,还曾遭到传教士们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肉和其他食物都是上帝为造福人类而恩赐的,不用手指接触食物,是对上帝的傲慢无礼和侮辱。甚至到了19世纪,英国海军依然禁止水兵们用叉子吃东西,因为……那很娘,不够爷们。
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欲,以示与动物有本质的不同。有些人很羡慕西方人用刀叉吃饭,觉得这种姿 势和仪态有品位。但学了之后也只是偶尔用用。在日常生活中餐餐都用刀叉的中国人,想必都是奇葩。
筷子是两根,称呼却是一双。在 餐厅里呼唤服务生“拿一双筷子吧”,那肯定是中国人;如果说“拿两根筷子吧”,那一定是外国人。为什么明明是两根筷子,却叫一双筷子呢?
这里面有太极和阴阳的理念。太极是一, 阴阳是二;一就是二,二就是一;一中含 二,合二为一。这是中国人的哲学,西方人不懂。
筷子在使用的时候,讲究配合和协调。一根动,一根不动,才能夹得稳。两根都动,或者两根都不动,就夹不住。这是中国的阴阳原理,也有西方力学的杠杆原理。
【6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b74a50100csd3.html
世界各大博物馆展览的古埃及古希腊陶器【作者承认古埃及古希腊文明是真的】,造型精美,例如古希腊陶杯、陶瓶的使用非常普遍(也是如今国际赛事优胜奖杯的造型)。然而,古埃及、古希腊的各种陶器,不外乎都是瓶、罐、盆、盘、杯、盏之类的单纯容器;还有古埃及的大型方陶柜子,很罕见;它们的功能都是用来盛装物品。我的学生金岷彬曾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里,围绕着古埃及希腊陶器展区所有的展览柜,逐一转绕了三个来回,所见全都是“装盛性器皿”,没有发现一件类似古代华夏的煮水炊器。
···
古代华夏广泛使用的陶器之中,除了装盛物品的容器之外,还有一大类具备独特功能——用来烧水煮食的炊器,如陶釜、陶缽、陶鬲( li ) 、陶鼎,以及陶甑 (zeng) 、陶甗 (yan)、陶灶等等。
华夏先民最早使用的原始炊具——陶釜和陶缽,是形状极为单调的半球状容器,炊煮时用三块石头支起一个陶器皿(就是锅子),下面放进柴禾(干草枯枝等等)生火加热,上面的容器盛进水,或稀饭、菜汤、肉羹之类。后来这三块支撑的石头也演变为陶器支柱,或者干脆结合一体,粘合组成这陶器的下半部——三条腿。
于是就出现了陶鬲和陶鼎——自身带有支架的炊具。
鼎,一般是实心的三条支腿;
鬲,则是空心的三条支腿。
鬲( li )的腿部好像中空的大口袋,三个口袋状的泥坯,粘合成为炊具的下半部,不但作为盛水的容器,而且用来支撑;上半部则是合成一个较大的锅形器身。这种三口袋形状的炊具,很明显是专门用来烧水的。因为向火的受热面积比相同容量的鼎、釜为大,可以很快的烧开热水;但若用来煮饭熬粥,则口袋形足下部的尖端处,容易把饭粥烧糊;更不方便用来煮肉了。
···
将鬲( li )的上部加长并做了尖嘴出口“流”,一侧再安装上鋬(ban, 把手)就成了鬶(gui),这是华夏古代炊具中个性最鲜明独特的一种,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良渚文化遗址中。
同鬲类似,鬶gui也是利用空袋足盛水、煮水的,但有倾泄口“流”和把手“鋬”,功能更齐全。在龙山文化(距今4500年)遗址崂山夏庄,考古发现了夹砂陶鬶
不同地域的华夏先民,分别发展出了形形色色带支承腿的陶器炊具,用来烧水。于是形成了中国人喝开水、热水的生活习惯,一直沿袭至今。
西亚北非及欧洲的先民们,因为在陶器时期没有能够创造出带支承腿、用来烧开水的炊具,就没有养成像华夏先民这样喝开水的习惯。所以万年以来亚当夏娃的后代子孙们,至今还自然地习惯喝“生水”;到了大冬天还加冰块喝凉水,甚至产妇刚生了孩子就喝凉水。这是与中国人迥然不同的饮食习俗。
中国几乎所有的食物与火之间显然都隔着水,而要隔着水,就还隔着盛水的锅,这在最早就是你说的鬶和后来的鼎,而西方的食物基本都是直接见火的,这就是馒头和面包等等的根本区别,他的火上面不常有个锅,所以没热水喝,我最近正想着写这个事,鬶和鼎的三脚模样,显然是还没有平整的桌子时的产物,非常古老,可以想象,当时广大中国人的家居中心,就是火堆上的一个容器,所以家家有热水喝,有火锅吃,家家都有白馒头蒸,西方根本不能相比。
高31.6厘米、口径23、2厘米
鱼鳍足陶鼎 良渚文化
商 兽面纹虎耳虎形扁足鼎
这些不起眼的形状怪怪的陶器,绝对算得上是历史上的高科技结晶,它们所代表的技术(用火)与意识(加热杀菌去毒)领先世界长达数千年。也是舌尖上的中国的起点。
战国错银勾连几何纹扁壶 美国佛利尔博物馆
法国藏 错银勾连(龙?)纹铜鼎(簋?)
春秋晚期兽面纹玉牌饰
兽面纹玉牌饰,长7.1厘米,宽7~7.5厘米,厚0.2厘米,淅川下寺1号墓出土。
器形呈上宽下窄的倒梯形,玉质为青白玉,质地细腻。正面下部饰兽面纹,两侧饰龙头纹,背面为无纹的素面,玉牌上下各有一个小圆洞。该玉牌做工极精,为罕见的楚玉精品,工整、精巧,几乎令人窒息,号称“中国第一春秋玉浮雕”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错金铭文虎节,资料说是战国楚国的东西。只是一个弯叶形图案,通过不同的组合变化,就把百兽之王的特征和气势表达出来了,简洁而生动。
【64】
【65】
曾侯乙矛状铜车軎(wèi)。
战国。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1号墓出土。
在商代和周代,4匹马配2轮车的组合为基本的战车制式。由于战车为木制结构,需要在车轴的两端套上形如圆筒的“车軎(wèi)”,才能固定车轮与车轴。
曾侯乙墓出土了76件青铜车軎,其中有2件矛状车軎非常特别,它的上部为矛,连在下部圆形的軎上,既能固定车轮的轴头,又因它像矛一样锋利无比,令敌军的车马、步兵都难以靠近,从而增加了作战能力。
@974412207: 评论
外国有个电影,古代战争,可能是波斯那种大帝国,战车轮子两遍就是两根这样的,一路奔驰过去,敌人全部从膝盖处断成两截。一直以为这玩意是白皮发明,原来中国早就有了!太残酷了!
估计白皮这个车是抄袭。
中国的古代马车,有整车出土,有遗址出土,还有数不清的零部件留存于世。驾驭马车的技术是西周贵族必修的六艺之一,有很多日常用语源于马车,比如节约,管辖,驷马难追,南辕北辙,···
这些,他们有吗?
【66】
古代文物中有很多生活中的动物形象,这些动物形象或者作为图案装饰在器物上,或者以动物的形状做成器型,或者单纯作为工艺品··这些动物形象数量很多,每一种又各有不同的形态。
西周玉鹿
【67】
甲骨文中的“妇好”刻辞
妇好墓青铜器中的“妇好”铭文
辅承千年道韵,泽被万代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