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汉代的时候,鸠杖成为敬老的标志物,为此汉代还专门发了诏书,规定了鸠杖的发放标准以及触犯持鸠杖老人的处罚。杖还代表权力的,只不过降格了。所以,看到三星堆的黄金杖就说是来自西方的权杖,这是不对的.
【106】
印玺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贾湖文化遗址的陶印,各地新石器遗址中都有出土,一般是用来给陶器印花纹或者标记,商周期间有了铜印,但不多,战国以后就多了起来,可以说是蓬勃发展,对印玺的使用还没有什么规定制度,东汉卫宏在《汉旧仪》中载:“秦以前,民皆配绶,以金、银、铜、犀象为方寸玺,各服所好。”
秦始皇统一天下,统一度量衡文字,制作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玉玺,这玉玺成了传国玉玺,是后世国家政权合法性的象征,与之相配还有一套严格完备的用印制度。
西汉时期,对用印的质地有了严格的等级规定,皇帝之印曰“玺”,“玺皆白玉螭虎钮”,“王、公、侯金,两千石银,千石以下铜印”。“诸侯王,黄金玺,橐驼钮。列侯乃至丞相,太尉与三公,前后左右将军,黄金印,龟钮。中二千石,银印龟钮。”
“印者,因也。所以虎钮,阳类。虎(者),兽之长,取其威猛,以执伏群下也。龟者,阴物。抱甲负文,随时哲藏,以示臣道功成而退也。”
秦汉以后,印玺公章作为权力的象征,一直使用至今,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私章私印,作为个人的凭信,印章文化深入人心。
(目前所见金官印最早的一方是香港承训堂所藏“长 舍阝君玺”,时代是战国时期秦国官印。历史上秦始皇时期使用的金官印,至今尚未发现。西汉时期金官印,目前所见龙钮“文帝行玺”为尺寸最大的一方,现藏广州越王墓博物馆藏、汉代龟钮“石洛侯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龟钮“宛朐侯执”藏徐州市兵马俑博物馆。其后,三国时期传世金官印见有龟钮“关内侯印”、“关中侯印”魏晋时期金官印所见为驼钮,印钮形制有改变,是为边夷少数民族首领所颁发。以上不同类型金官印在山东省博物馆、重庆三峡博物馆、南京博物馆、陕西省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以及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均有收藏。)
有资料说6000年前两河流域的印章是世界最早,可是,滚筒印章跟其他泛地中海文物形式一样,一开始就成熟、定型,没有发展的成长轨迹,而即使它是真的,也比不上贾湖印章8000年的历史,而从印章使用的发达程度看,更是远远比不上,要不,看看它历史上有几枚公章就知道了。
中国的印章
历史悠久,至少有8000年历史,造型丰富,方形圆形弯月形菱形椭圆形多面形带钩形都有。
图文并茂,以文字为主,印文文字历代均有变化,先秦是各国古体,秦汉魏晋是篆书,唐代兼有有隶书楷书
有专称,鉨,玺,印,章,宝,朱记,等
材质有陶,木,玉,石,金,银,铜,铁,煤精
有完备的用印制度
有加强监督而用的二合玺三合玺
有印匣,魏晋前有封泥筒,隋唐以后有印泥盒
有颁给当年边地政权的印玺,有颁给外国的印玺,可以了解国内政治以及国际关系
出土印章可以印证历史记载,补充历史记载,了解历史细节,例如“中织室玺”可了解战国纺织管理制度,“王戎兵器”印可了解先秦兵器专门管理制度,“日庚都萃车马”烙马印可了解战国马匹的专门管理制度
有古人编辑的印谱
这些,号称印章源头的两河流域,出土三万多印章的哈帕拉,还有“古埃及”它们的印章能做到几点?
有特色的印章子母印,又称"套印",起于东汉,盛行于魏晋六朝,是大小两方或三方印套合而成的印章。
一组汉晋时期龟钮金印
一组龟钮银印
汉代龟钮铜印
一组两汉魏晋武官印
有中高级将领的,也有中下级军吏的,地中海沿岸别说中下级军吏的没有,连高级军官的名号都不知道!
西汉中低级官吏印
与印章封泥配套使用的还有封泥筒,下面是徐州博物馆藏的三个西汉封泥筒
西亚那么多圆筒印章,可曾有什么印泥筒印泥盒?
西汉 龙凤纹铜封泥筒通高10.5、直径4.5厘米
西汉 铜封泥筒两个(右边) 尺寸一样:高10.5,直径3.2厘米
南北朝时期的封泥筩:
前凉升平十三年(公元369年)“灵华紫阁服乘金错泥筩”,呈圆形竹筒状,下有三马蹄状短足,器外壁饰金错龙虎纹。依据器形分析,此器原应有盖,现已遗失。器底有金错铭文四十七字。刻款中有器名、制造地点、制造时间、政府部门、监工官员、错金匠以及铸造匠的名字。据刻款可知,这件筒形器是用来盛装封泥的。应是前凉宫中用具,前秦灭掉前凉后,被携制长安。
在我国古代,封泥是用来封箴那些写在竹简木牍上的文书的,使用的时候先把写好文书的竹简、木牍用绳子捆扎起来,打个环结,再在绳结上封上封泥并加盖印章。
埃及图坦卡蒙墓室门的绳子和封泥,3300多年了。百科说,图坦卡蒙(Tutankhamun,前1341-前1323年),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第十八王朝的法老。
下面这些印章,既说明了印的广泛应用,也说明了马的管理,这些,号称印章发明地的、家马驯养发源地的地方都有哪些?
战国“日庚都萃车马”铜印
战国时期燕国烙马印,朱文巨玺,边长超过7厘米,为战国玺中最大者。
是战国时官方专为烙马而制的玺印。铁质,四边有铜墙。几何形状很大--为7X7厘米 ,印钮上部有方孔可纳木柄,为烙马方便而设。光绪十八年出土潍县。王文敏以百五十金得之。据考“日庚都”为燕国都邑名,“萃车”既副车,印文“日更都萃车马”是指日庚都官署副车所用的马。陈介祺《十钟山房印举》曾收录此印,后流落日本。
西汉《夏骑》印,是烙马印的最新发现。与以上六方印比较,《夏骑》纵8.5cm,横7.2cm,为目前所见尺寸最大。《夏骑》烙马印的出现,为印章史和印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新资料。以上各印均作朱文,无边栏。
西汉“夏骑”烙马印,纵8.5厘米,横7.2厘米,为目前所见尺寸最大
中国的印章,自从诞生之日起,一直传承使用到今天。除了政府公章,个人办公用印章之外,还有很多用在私人标记、娱乐用的印章,比如古代书画作品中的收藏、品鉴者印章,很多唐宋书画作品上盖满了密密麻麻的朱文印,与原作品交相辉映,成为中国古代艺术品的一道别致的风景。
一些形制特别的印
战国三合玺(互相监督),二合玺,战国带钩印,战国烙马印,战国双觿钮私印,晋代六面印,北周十八面煤精印
大多是先秦时代的,其他的至少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这就是真正有过印章使用历史的产物,我们能想到的形制或者不能想到的形制,还有各种功能比如防伪和互相监督,古人都玩过了。
一枚封泥就是一道程序,通过这些秦代封泥,我们可以了解秦代管理机构的严密与庞大,很规范很全面:
中国的印章文化,在纸张大量普及几百年后,诱导发明了印刷术,最初是雕版印刷,后来是活字印刷,它们的原理跟印章是完全一样的,只不过字数多面积大而已。印刷术是印章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印章文化对人类的重大贡献。这些,两河流域哈拉帕他们为什么没有做到呢?
目前最早的雕版印刷品,唐代咸通九年
【107】
符节
是古代朝廷传达命令、征调兵将以及用于各项事务的一种凭证。符是政治和军事的凭证信物,它可以用于身份证明,作为出入国境、关卡、军营、要塞的凭证,又可以作为传达命令、调遣兵将的信物。节是君主派出的使节所持的凭信,用于代表君主出征、节制方面、监察、办理重大案件、出使外国等重大事务的证明。用金、铜、玉、角、竹、木、铅等不同原料制成。
先秦符节的种类甚多,形状各异,用途有别。目前所见最早的符节是战国时期的,有的用以征免税收,如作竹节状的错金"鄂君启"铜节;有的用以发兵作战,如作虎状的"辟大夫"铜虎节、"韩将庶"铜虎节和错金"杜"铜虎符;有的用以驿传邮递,如作马状的"骑传"铜马节;有的用以供给食宿,如作龙首状的"王命传"铜龙节等。此外,还有作牛形、鸾形、燕形和凫形的。
关于符节的种类和用途,古代文献中也有不少记载,如《周礼·地官·掌节》:"掌守邦节,而辨其用,以辅王命,守邦国者用玉节,守都鄙者用角节,凡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译国用龙节,皆金也,以英荡辅之,门关用符节,货贿用玺节,道路用旌节,皆有期以反节,凡通达于天下者,必有节,以传辅之,无节者,有几则不达。"这些,在出土文物中大都得到了印证。
虎符铸作成伏虎形状,中分为二,以榫相合,左符发给郡守或领兵将领,右符存放在中央。中央调动郡守和军队,派人执右符与执左符者相合,作为传达命令的信物。所谓符合,合符,就是由此而来。符字从竹,可以看出最初的符应该是用竹子做的,竹节就是天然的密码,并结合长短大小是否吻合以证明真伪,所以合称符节,鄂君启节其实是对早期符节的复古。
秦虎符文字错金,汉虎符多错银。西晋虎符通体有虎斑条纹,不能容字,故于背缝处凸起长条形窄台刻背文,肋间之字移于胸前或符阴。虎符有立虎卧虎之别,秦汉一般是卧虎,魏晋隋一般是立虎。唐代避李渊祖父李虎讳改用鱼符,这是符制上的一大变化。武周时一度用龟符。鱼符与龟符皆可系佩,与后世的牌区别不大。宋以后已皆用牌。宋高宗曾用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
所有这些,都是在实际生活中总结发展而来的,既表明了社会管理的复杂性严谨性,也可以看出古人在国家治理方面的无穷智慧。
地中海沿岸的古文明动辄数千年,而疆域横跨欧亚非的大帝国不止一个,它们调动兵马传达号令的信物有哪些?
【108】
古人指挥作战,主要是鼓、金(铙,钲,錞于等金属打击乐器)、旗,《管子》称之为“三官”,三者有机结合,协调全军调度进退攻防。离开了这些工具,是不可能把大部队系统的组织起来形成有效力量的。一般来说,闻鼓则进,闻金则退。
《管子·兵法》说:“三官不缪,五教不乱,九章着明,则危危而无害,穷穷而无难。
三官:一曰鼓,鼓所以任也,所以起也,所以进也。二曰金,金所以坐也,所以退也,所以免也。三曰旗,旗所以立兵也,所以制兵也,所以偃兵也。此之谓三官,有三令,而兵法治也。
五教:一曰教其目以形色之旗,二曰教其身以号令之数,三曰教其足以进退之度,四曰教其手以长短之利,五曰教其心以赏罚之诚。五教各习,而士负以勇矣。
九章:一曰举日章,则昼行;二曰举月章,则夜行;三曰举龙章,则行水;四曰举虎章,则行林;五曰举鸟章,则行陂;六曰举蛇章,则行泽;七曰举鹊章,则行陆;八曰举狼章,则行山;九曰举韟章,则载食而驾。九章既定,而动静不过。”
《黄帝内传》说, “黄帝伐蚩尤···玄女为帝夔制牛鼓八十面,一震 八百里,连震三千八百里”。
《左传》 说,“夫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周礼·鼓人》说,“以金铙止鼓”。
《诗?小雅?采芑》 说,“钲人伐鼓”《毛诗诂训传》解释说,“ 钲以静之,鼓以动之”
《尉缭子·勒卒令第十八》说:
金、鼓、铃、旗四者各有法。鼓之则进,重鼓则击。金之则止,重金则退。铃,传令也。旗麾之左则左,麾之右则右,奇兵则反是。
一鼓一击而左,一鼓一击而右。一步一鼓,步鼓也。十步一鼓,趋鼓也,音不绝,鹜鼓也。商,将鼓也。角,帅鼓也,小鼓,伯鼓也。三鼓同,则将、帅、伯其心一也。奇兵则反是。
鼓失次者有诛,喧哗者有诛,不听金、鼓、铃、旗者有诛。
《史记淮阴侯列传》说,“平旦 ,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
·····
从这些古籍记载看,古人很早就对战争进行了有效组织,对金鼓的运用在西周已经成熟了,有了成文规定。
从出土文物看,鼓一万多年前就有了,到了商代出现青铜鼓,战国时期,一般是鼓座固定木框皮鼓,有很多青铜鼓座出土。更有随着马车遗址出土的青铜鼓座和中山王指挥车上一组四件的铜铙,可知这是用于指挥战斗的。在战国青铜壶上的水陆攻战纹图案中可见击鼓指挥作战的场景,鼓与铙是同一个支架的。
地中海沿岸那么多著名的战争,卡迭石之战据说几千辆马车一起作战,军队统帅用的什么工具来统一调度指挥进退攻防?
《尔雅》说:"有铃曰旗",《说文》说:“旗,旗有众铃以令众也。”
《墨子》说,“长丈五尺、广半幅曰帜。”
《诗经·周颂·载见》说,“龙旗阳阳。”
《列子·黄帝》说:“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帅熊、罴、狼、豹、貙、虎为前驱,雕、鹖、鹰、鸢为旗帜。”
《史记·淮阴侯列传》说,“拔赵帜,立汉赤帜。”
从以上资料看,旗帜在古代很早就有了,到西周的时候已经规制完备,使用最广泛也是最重要的,是在军队,在战场上。用于区分敌我,传递号令,提振士气,等等。
名列前茅的"茅"其实是"旄"的通假字。"旄"即旄牛尾,古人常用旄牛尾绑在竹木杆上用来指挥,这就是原始的旗子,因此古人也把旌旗称为"旄"。战国青铜壶中的攻战双方一般有"旄"有“旗”。
联络旗
联络旗在行军时用于前军与后军的联系。古代信奉五行学说,所以联络旗也分五色,各有所指。青色,属木,如果先头部队遇到山林障碍需要开道时,就会举起青旗。赤色,属火,如果军队遇到地势险要,高山峡谷之地时,便需要防敌人火攻,举红旗示警。白色,属金,一旦遭遇到敌兵,就要迅速集结兵力,摆开阵型迎战,举白旗为令(白旗表示投降其实近代之后的概念,而且更多的是表示休战)。黑色,属水,如果行军路线上有沼泽或者溪流等,就会举起黑旗。黄色,属土,如果前方一马平川,畅通无阻,举黄旗示意。
号旗
当军队冲锋时,号旗在哪里,士兵们就冲向哪里。指挥将领根据号旗所在的方位可以判断出战线推进的进度,并能清楚地看清战果以及军队战损情况。
阵旗
古人在长期的战争实践中,受天文星象启迪,结合五行,发明了“五行军阵”:青龙白虎掌四方,朱雀玄武顺阴阳。军前宜捷,前用朱雀;军后宜殿,后用玄武;军左为阳,左用青龙;军右为阴,右用白虎。
将旗
在战场上,军队分为五大营,即前营,中营,后营,左营,右营。将旗则代表各营将领,将领就在将旗之下。只要将领挥动己方阵营的旗帜,士兵就会立刻准备迎战。将旗有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结合五行理论, 前营用红旗,中营用黄旗,左营用蓝旗,右营用白旗,后营用黑旗。作战时,士兵要拼死保卫将旗,一旦将旗被砍,这支部队就不复存在了。
牙旗
牙旗者,将军之旌也。古者天子出,建大牙旗,竿上以象牙饰之,故云牙旗。牙旗不论是尺寸还是重要性都是军队中最大的,古代出征祭旗就是祭的牙旗。
文物最早的旗帜形象可见于商代青铜器的铭文,战国水陆攻战文铜壶上的两军对垒画面中,两军各自旗帜鲜明,唐代张议潮出行图中可以看到旌旗招展的盛大场面,为了战斗时便于冲锋杀敌,古人还想出了把旗帜插在背上的巧妙法子,这可以从明代的绘画中看到,而秦兵马俑背后的两个圆扣环则说明,这法子早在秦朝的时候就已经想出来了。传统戏曲中将领背后都插着几面三角旗,一是将领的身份象征,二来也有古人背后插旗冲锋陷阵的古义。
郑和下西洋船队规模庞大,大海茫茫要保持联络,白天用的是旗帜旗语,晚上则是用灯。陆军中的号旗传信在海上就变成了旗语。
【109】
古代通讯
在商代甲骨文中,已有边疆的通信兵---"僖"传递军情的记载,这是我国最早记载通信的文字资料,通信方式是击鼓传声。到了纣王时,开始有了使用烽火的记载。商周时,在传递边疆紧急军情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声、光”通信相结合的通信方式,即烽燧大鼓。
进入春秋战国后,烽火台演变为绵延不断的长城,这是早期声光通信的一个飞跃。《墨子?号令》说:“出侯无过十里,···昼则举烽(烟),夜则举火”。古时候调兵必须有兵符,而战国虎符上的铭文显示,如有烽火警报,可以无需验符而用兵,这是与烽火制度相配的应急措施。
汉简《塞上蓬火品约》,使我们可以清楚了解汉代建武初年长城的烽火制度;宋代以后,除了烽火以外,还多了放炮,明代的《兵守火炮号令》对不同敌情的火炮讯号做出了严密的规定。
烽火传递信息是非常快速的,在公元前119年大将卫青和霍去病率领几十万大军分路出击,以举放烽火作为进军的信号,仅仅一天的时间,这一信号就从河西传到几千里外的辽东。由于烽燧报警的迅速及时,直到明、清时代仍然沿用不衰。山东省的烟台市就是因为明朝在那里设置狼烟台,以防倭寇入侵而得名的。
关于烽火的运用,晋代《拾遗记》记载,在商代就有了,最著名的是汉代司马迁记载的西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这是一个反面的例子,但可以了解烽火制度的实施情况。
烽火台主要在西北边境,长城沿线有很多古代烽燧遗址。除此之外,还有邮驿制度。
邮驿在商周时期就有了。
《孟子?公孙丑上》说:“孔子曰:‘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可见在春秋时期,邮驿已经很普遍了。
周朝邮驿制度的特点是专使通信,一送到底,到了秦朝则改为以接力通信为主。
秦朝还建立了一套较为严格完善的邮驿制度。秦竹简《行书律》,是我国至今为止所发现的第一部有关通信的法令。残简中,可以看到相关的文字记载:把公文分为急字公文和普通公文两种,对不同的公文有不同的时限要求,如马传最快速度为日行四百里。诏书和紧急公文要随到随送,不得延误;对于不同的文件使用不同的文字,以防伪造;书信在发寄之前,一定要包扎捆好,绳结处要使用封泥,盖上玺、印,以防私拆泄密;还建立了严格的登记制度,注明收到和发出的具体时间,丢失要及时报告,延误者要受到制裁;人员选用要严格,年老体弱和不可靠的不能用。
汉代邮驿形成较为庞大完整的通信网。邮驿法律列在“厩律”之中,主要负责公文和书信的传送,以紧急军情为主。而且根据文书内容和重要程度的不同分别传送,也就是“以邮行”、“以亭行”、“以次行”、“弛行”。其中前三种是普通文书,由步递传送,而最后的“驰行”则是紧急公文,要由专人快马传递。
东汉人应劭《风俗通》说:「汉家因秦,大率十里一亭,亭,留也。盖行旅宿食之馆也。……汉改邮为置,置者,度其远近置之也。」
《后汉书·西域传》记曰:「立屯田於膏腴之野,列邮置於要害之路。驰命走驿,不绝於时月。商胡贩客,日款於塞下。其后甘莫抵条支而历安息,临西海以望大秦,拒玉门、阳关者四万余里,靡不周尽焉。」
汉代悬泉置简牍
今天的邮政系统,印章文化,信封,都是从古代邮驿制度一脉相承而发展流传下来的。有很多以驿为名的地方,最著名的就是赵匡胤“黄袍加身的”陈桥驿了。还有一些古代驿站保存至今。
出土文物中,有战国时期的“王命传”铜龙节铜虎节,使者凭借此节可在传舍免费食宿,还有很多汉代的竹简木牍,让我们可以了解古代驿邮的细节。
资料说“早在公元前558年-前486年,古波斯就建立有急使信差传邮的邮政驿站,设有待命的信使和驿马,信件由信使一站传一站的方式急速传递”,不知他们有些什么相关文物和遗址。
商代甲骨中关于击鼓传信的记载
《驿置道里簿》木牍,长 19厘米,宽 2厘米,厚 0.2 厘米。左 侧残,下段缺,分上、中、下三栏记载了汉代武威、张掖、酒泉三郡内的14个地名和里程,显然可用作西汉晚期或东汉初年行路的索引和指南。第一栏文字:
“倉松去鸾鳥六十五里,
鸾鳥去小張掖六十里,
小張掖去姑臧六十七里,
姑臧去顯美七十五里。”
第二栏文字:
“氐池去觻得五十四里,
觻得去昭武六十二里府下,
昭武去祁連置六十一里,
祁連置去表是七十里。”
第三栏文字:
“玉門去沙頭九十九里,
沙頭去乾齊八十五里,
乾齊去淵泉五十八里,
?右酒泉郡縣置十一?六百九十四里。”。
此简内容与甲渠候官遗址所出“驿置道里簿”可以衔接,两者完整记录了从京城长安到敦煌的路线、里程以及沿途经过地区,是研究古代驿邮制度的重要资料。
全国各地都有这样的驿站,这是国家信息、物资传递的渠道,同时也是交通商旅的要道,建立并维护这样的邮驿系统需要投入庞大的人力物力,要有统一的度量衡,要有精准的计量技术,这些资料是国家强大的物证。
《史记·周本纪》说:“成王在丰,使召公复营洛邑,如武王意。周公复卜申视,卒营筑,居九鼎焉。曰: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
也就是说,最晚在西周初年,就已经开始对国内道路进行测绘了这样的资料,地中海沿岸古代有吗?
成书于洪武年间的《寰宇通衢》详录京师南京到各地以及某两地之间的驿路里程。从秦汉时期的《驿置道里簿》木牍木简可知洪武年间的驿路数据在秦汉时期已经基本有了,类似于《寰宇通衢》那样的资料在秦汉时期甚至商周时期的中央政府里也是有的:
古人重视信息传递,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战国楚国“专室之鈢”印反映了当年的情况:
印面直径2.1cm,通高0.7cm。铜质铸造,鼻钮。印面有阴线边栏,印文白文,战国古文字体,右上起顺读。
专即传,驿传之意;专室为官办驿传馆舍,战国时各国重要路径、城市皆设。《战国策·魏四》“令鼻之入秦之传舍”即此。
战国驿邮相关铜印
古人重视信息传递,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战国楚国“专室之鈢”印反映了当年的情况:直到今天,邮政仍然是国家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110】
古代君主王座的背后就是屏风,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袁世凯时期,现在北京故宫皇帝宝座的背后也是一个大屏风。可见屏风也是君王用品的标配。
下图是两套屏风构件,左边是战国中山王的,右边是西汉南越王的,中山王是错金银,南越王是鎏金,都是当时流行的先进的技术。
三古四古那么多君王,就一个古埃及就有七八十个,他们的标配用品在哪里?
中山国屏风复原图
席镇是因为古人席地而坐的习惯而出现的,是时代的见证。但不要以为古人不会做凳子不会垂足坐,甚至以为古代没有凳子。1990年扬州市邗江甘泉姚湾秦庄西汉墓出土西汉晚期黑漆蹄足圆凳, 出土时放在铜沐盘上,应该是沐浴时坐的凳子。而汉画像石中则也有坐在高凳子的画面。
【111】
夏朝是古代第一个朝代,是真正意义国家的开始。夏商周秦汉,政治制度各不相同,但有一样是肯定的,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家治理的经验和措施也越来越丰富和成熟。我们现在一般熟知的是周朝的分封制和秦朝的郡县制。
蔡邕《独断》说:“上古天子:庖牲氏、神农氏称皇,尧、舜称帝,夏、商、周称王。”
从历史记载看,后羿,后稷,都是君王级的人,出土的“后母戊”鼎、“后母辛”鼎,也是君主级别的重器,周朝以后,后就成为君主正妻的尊号,《礼记》说,“天子之妃曰后”。
甲骨文中,有“帝”,有“王”。也有两者同时出现的情形,这时的帝”是用来尊称逝去的先王的。
受制于交通条件,夏商周时期中央实际控制的地域并不是很大,西周开始通过分封制分封同姓,利用家族的力量把实际控制区域扩大了。分封的结果就是诸侯林立,出土青铜器中可以看到很多的诸侯的王、公、侯、伯,一般来说,称伯称侯的都是时间靠前的,称王的则是时间靠后的,是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之后的结果。
秦统一以后,建立了以皇帝为首的庞大而严密官僚系统,再也看不到王、公了,有的只有侯,但跟之前分封时期的侯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汉代吸取亡秦的教训,郡县制以外还有分封的少数诸侯王,所以,出土文物中我们可以看到淮阳王玺、广陵王玺、长沙王玺等这样的王印,长沙王还有自己的丞相。著名的“滇王之印”则是一种册封。南越王的“文帝行玺”则是秦汉之间由统一到分裂再到统一过程的见证。
下面这些文物资料,反映了夏商周秦汉期间的社会政治状况,地中海沿岸公元前的文明史数千年,有哪些类似文物?
春秋时期诸侯国情况地图,两千多年前的政区图,能如此详尽有根有据地描绘出来,哪个文明能做到?
在三千年前的西周,限于交通能力,一般的政权只能有效控制方圆几百里的一些地方,于是西周统治者创造了分封制,分封诸侯把宗亲子弟为主的贵族分封到全国各地,有效地管控了比之前的商代更大的区域,把先进的文化推广到了黄河长江的几乎全部流域,对中华文化的成长壮大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下面第一图是一些重要(比较成功的强大的)的诸侯国,计有晋,楚,齐,燕,吴,越,秦,鲁,韩、赵、魏,下面是一组带有诸侯国名+君主爵位名的文物(韩赵魏三家诸侯的同类文物没找到),一般来说,君主的爵位是有一个由低向高变化的过程,比如由侯而伯,由公而王,这反映了随着历史发展周天子力量变小诸侯力量变大的一个过程。比较特别的齐国,开过诸侯姜太公功勋卓著,青铜器铭为齐公,后世子孙则是齐侯,后来田氏代齐,青铜器铭自称陈侯,姜齐田齐都没有发现王铭青铜器。
当年分封的诸侯国很多,有些在史籍中有记载,但有些就没有,只是在考古中通过出土文物才得以发现,更多的时候是出土文物证明了古代历史记载的准确性。
在古代,除了有众多的君主,还有储君太子王子,他们的地位也不一般,留下了不少的文物。这是西汉以前的一部分主要是与太子有关的文物(王子午鼎的王子午是楚国王子,但不是太子,他后来做了令尹),地中海沿岸三古四古几千年,那么多君主,他们的太子都有哪些文物
【112】
虽说旧时王谢堂前燕最终飞入寻常百姓家,可是,古代的世家大族在历史上留下的痕迹比一般的要多要深,历史的记录也丰富些,这是客观事实。
西周诸侯晋国公族的一支荀氏,战国时有荀子,东汉荀淑,为荀子第十一世孙,他的8个儿子,并有才名,人称"荀氏八龙",其第6子荀爽最为知名,官至司空。荀淑的孙子荀彧、从曾孙荀攸是汉魏之际的风云人物和曹魏集团的重要谋士。而荀氏在一开始的时候,已经分出了中行氏、智氏,这两家都属于晋国六卿之列;
战国初期陈国的一支,入齐成为田氏,最终完成田氏代齐夺取姜太公一脉的政权,田氏人物众多,齐国灭后,秦汉交替期间,田氏一族在齐鲁大地还是呼风唤雨,几乎可以说是非田氏不王,汉初有田叔,汉末有田丰???
姜太公的一支崔氏,春秋时有崔杼,后分为两支博陵崔氏与清河崔氏,东汉以后,博陵崔氏与清河崔氏俱为山东望族,直到唐朝,崔氏仍为百姓之首;
山西闻喜裴氏,其始祖为赢秦始祖非子之后,历史上59位大将军,59位宰相;当代将军11人;
西汉《史记》有《世家》三十篇,即记载了三十多个大族。出土文物中,我们可以发现商代有“亚丑”一族,商周有“作册”一族,两周有曾氏一族
????
有国才有家,有国就有家。既然有文明古国,就应该有名门望族。既然称得上文明古国了,这些应该是标配。
问题来了,“古埃及”四千多年,“苏美尔”两千多年,“古希腊”近七百年、“古罗马”一千多年,他们都有哪些望族?有哪些望族文物?
其他各地出土的牙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