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孔子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由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整理成(《论语》)一书。他创立的(儒家)学说后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对古代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他提出的一些道德规范对我国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在《论语》中,他说“仁者爱人”,即人要有爱心和同情心,他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将(仁 )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面对当时礼崩乐坏的动荡社会,孔子在政治上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文明,按西周的制度和(文化)来重建社会秩序。所以,在《论语》中,他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意思是说孔子认为西周的制度借鉴了夏朝和商朝,丰富多彩,所以他尊崇西周的制度。
但是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也知道,没有万世不移的制度,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因为生产工具的进步——铁器牛耕出现,生产力飞速发展,西周的制度已经不适合当时的政治经济情况,变法才是前进的方向,恢复西周制度,回到过去,其实是在开历史的倒车,在这方面,孔子主张的克己复礼和老子主张的无为而治、小国寡民,都是不合时宜,不适应历史发展潮流的。
孔曰成仁,所以,思想核心为“仁”的孔子反对(苛政),他曾感叹“苛政猛于虎”。为此,他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德政”,提出(“为政以德”),即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体察民意。他认为,只有实行德政,使民众心悦诚服,社会才会稳定。这些思想主张,在《论语》中被孔子总结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如果以政令来引导人民,以刑罚来管束人民,人民虽然不会犯法,但心中并没有道德约束,不会以犯法为耻;如果能够以道德来引导人民,以礼仪来约束人民,那么人民就会有是非观和羞耻感,就会自我约束,不会犯罪了)”。
孔子除了是大思想家,也是一个大教育家,他兴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德局面,促进了教育在民间的发展,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贡献,因此孔子又被尊称为“万世师表”。在孔子以前,学在官府,即贵族控制了教育,平民是没有机会接受教育,打破阶级的。但是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即招收(不同出身)的学生,如子贡是商人、颜回、子路是平民、言偃是当时被视为蛮夷的吴国人,但是孔子一视同仁,均悉心教导,这体现了孔子朴素的教育公平思想。
此外,孔子还注重(道德)教育和文化知识教育,总结教育规律,提出因材施教、举一反三等教育原则和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论语》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反映的是孔子(举一反三)的教育原则。
《论语》中还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在这个故事中,孔子的两个弟子子路和冉有问了孔子同一个问题,但是孔子的回答却完全不一样,公西华就很疑惑,便问孔子为何这样说,孔子解释说,子路性子急,所以在做事前,必须三思而后行,因此孔子要求他必须在行动前咨询父兄的意见,冉有性子慢,所以孔子鼓励他当断就断,立即行动。这反映的正是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除了这些,在我们小学学过的很多《论语》选段中,孔子也有很多关于学习的建议,你还能回想起来吗?在下面写一写吧。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学乐学,培养学习兴趣
孔子晚年编写《春秋》,说“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春秋》作为一部编年体史书,里面有太多的政治隐喻,一言以褒贬,现在我们读起来还有点理解难度,但是《论语》一书,大多是孔子教育弟子的精彩语句,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鲜活的孔子,在自述时,他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他还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一个艰辛刻苦、学有所成的哲人形象跃然纸上;在周游列国的劫后余生后,他说:“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劫后余生的喜悦与克己复礼的坚持,自然流露而出;论及生活,他说:“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个安贫乐道、坚持理想的哲人形象如在眼前。
想了解孔子,不如读读《论语》,希望同学们在课后,可以找来《论语》,更全面地了解孔子这位至圣先师,去看他的可爱、他的可敬、他的可悲、他的可叹……
实时更新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