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中考重点专项】中考怎么考查商鞅变法,这25道中考真题告诉你


#历史线上测评#中考真题精选

识别下方二维码,可以进行线上测试。建议进行线上测试,然后再看下面的题目分享参考答案和详细解析

1.(2024·山东菏泽·2)表中历史人物的论述反映商鞅变法

A.提高秦国军队战斗力            

B.建立中央集权制

C.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D.增强秦国国力

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韩非子认为秦国成为七国中最强大的国家都是由于商鞅的功劳,李斯认为商鞅变法使秦国实现了国富民强,王充认为商鞅为秦统一帝王之业奠定基础,这些论述都肯定商鞅变法增强秦国国力,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商鞅变法对秦国国力影响,不单单是军事实力,排除A项;秦始皇同意后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材料没有体现商鞅变法建立中央集权制,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没有提及具体的诸如商鞅变法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内容,排除C项。

2.(2024·安徽中考·2)如表为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实行的变法。表中措施

A.维护了周朝分封制度                  

B.代表农民阶级利益

C.瓦解了封建社会秩序              

D.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战国时期魏国楚国秦国都实行变法,都主张废除贵族特权,任用有功劳的官员,这一措施削弱奴隶贵族势力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故选D项;各诸侯国变法图强是分封制瓦解表现,维护分封制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这些变法代表的是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排除B项;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秩序正在形成,还没有瓦解,排除C项。

3.(2024·四川眉山·1)1975年12月,湖北云梦睡虎地四号秦墓中出土了两件木牍。木牍是战国晚期参加伐楚的秦军士兵黑夫兄弟写给长兄的家书。在家书里,他们特地询问,因杀敌立功而晋升爵位的立功文书是否收到相关待遇是否落实。这封家书佐证了商鞅变法

A.建立县制     

B.奖励军功      

C.鼓励耕织     

D.废除特权

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据题干“因杀敌立功而晋升爵位的立功文书”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军事上,奖励军功,对有军功者授予爵位并赏赐土地,故选B项;商鞅变法政治上,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商鞅变法经济上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商鞅变法政治上,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

4.(2024·江苏苏州·2)春秋时期,秦、楚等国开始设县,都在边境地区,悬在外边。用本意为悬挂的“县”字作行政设置名,可谓名副其实。战国时期,在秦国普遍推行、确立县制的是    

A.夏禹         

B.商汤          

C.夫差         

D.商鞅

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在秦国推行县制,故选D项;夏禹是夏朝建立者,不生活在战国时期,排除A项;商汤是商朝建立者,不生活在战国时代,排除B项;夫差是春秋时期吴国君王,不生活在战国时期,排除C项。

5.(2024·山东滨州·2)《战国策》记载“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由材料可知

A.商鞅制定法律得到百姓支持    

B.商鞅侧重军事经济改革

C.商鞅变法损害权贵利益难以推行  

D.商鞅严格执法,强力推行改革

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根据题干“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可知商鞅秦国实施变法的过程做到了公平无私,且不畏权贵反映商鞅严格执法,强力推行改革,故选D项;题干强调的是商鞅的严格执法,法律得到百姓支持事实,但题干未提及,排除A项;从商鞅变法的措施可知商鞅侧重军事经济改革,但题干未体现,排除B项;商鞅变法虽然损害了权贵利益,但得到秦孝公和老百姓支持,在秦国得到推行,排除C项。

6.(2024·云南中考·2)商鞅变法中,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这些措施有利于

A.促进经济发展                        

B.增强军队战斗力

C.提高行政效率                    

D.强化贵族特权

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从法律上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有利于生产力的进步农业发展,故选A项;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经济措施增强军队战斗力措施是奖励军功,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政治措施不能得出提高行政效率,排除C项;废井田,开阡陌打击了旧贵族利益强化贵族特权符合史实,排除D项。

7.(2024·贵州铜仁·1)战国时期,为实现富国强兵,各诸侯国纷纷进行变法改革。其中,变法成效最大,为之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的变法是

A.吴起变法     

B.商鞅变法      

C.李悝变法     

D.管仲改革

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秦国商鞅变法成效最大,商鞅推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故选B项;吴起变法和李悝变法虽然都是战国时期的变法,也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但与商鞅变法相比,都不是成效最大的,排除A项和C项;管仲改革春秋时期的变法,与题干时间战国时期不符,排除D项。

8.(2024·黑龙江牡丹江·3)孝公即位之后,用了商鞅,定了变法之令,把全国的人,都驱到“农战”一途,于是秦国的国势,就骤然强盛起来了。由此可见秦国国势的强盛源于

A.建立县制     

B.严明法度          

C.奖励耕战     

D.废除特权

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据材料“驱到‘农战’一途,于是秦国的国势,就骤然强盛起来了可知,“农战”体现的是商鞅变法促进秦国农业发展战斗力提升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奖励耕织,且奖励军功,这有助于促进秦国发展,故选C项;商鞅秦国推行县制,但与材料强调的“农战”无关,排除A项;严明法度、废除特权都是商鞅变法的内容,但材料强调“农战”的作用,排除B项、D项。

9.(2023·浙江湖州·1)在某展厅,小明读到了“从分封到县郡”“从青铜器到铁器”“从贵族到士人”的导览内容。据此判断本展厅的主题最有可能

A.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化          

B.秦汉时期中央集权制度

C.魏晋时期的北方民族交融          

D.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

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大转型时期,战国纷纷变法,废除分封制,设郡置县。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大发展,能够冶铁炼钢,铁器逐渐取代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社会阶层大流动,贵族政治逐渐转向官僚政治,士阶层活跃。据“从分封到县郡”“从青铜器到铁器”“从贵族到士人”可知,其是从三个维度反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化,故选A项;中央集权制度是从中央地方而言的,排除B项;“从青铜器到铁器”与民族融合不符,排除C项;“从青铜器到铁器”与“制度变化与创新”不符,排除D项。

10.(2022·山东青岛·2)战国时期秦国通过变法打破贵族阶层世袭,建立了军功爵制,将战功作为升迁的主要依据。这种改变直接有利于秦国

A.稳定社会秩序                    

B.发展社会经济

C.提高军队战斗力                      

D.实现民族交融

参考答案C【详细解析从题干“建立了军功爵制,将战功作为升迁的主要依据可知秦国的将士要想获得爵位就必须获取军功,这有利于激发将士的积极性,提高军队战斗力,故选C项;军事力量稳定社会秩序因素之一,但军功爵制是间接实现,排除A项;社会经济发展生产有关,与军功爵制无关,排除B项;战国时期是一个大动乱、大变革的时代秦国没有实现民族交融,排除D项。

11.(2022·海南·1)“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材料反映商鞅变法的

A.背景         

B.目的          

C.内容         

D.影响

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材料“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反映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民强,属于商鞅变法的影响,故选D项;A、B、C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

12.(2022·江西·3)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害,然而新法没有被废止。这说明商鞅变法

A.得到了旧贵族势力支持          

B.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C.维护了旧的政治经济秩序          

D.遏制了地主阶级势力

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根据所学可知商鞅变法使秦国经济大增,军队战斗力增强发展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新法推动社会进步历史发展,因此“商鞅被害,然而新法没有被废止”,故选B项;商鞅变法没有维护旧的政治经济秩序,被旧贵族势力反对,排除A、C项;商鞅变法促进了地主阶级势力发展,排除D项。    

13.(2021·江苏泰州·25)《汉书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这反映商鞅变法

A.统一度量衡   

B.奖励耕织      

C.废除井田制   

D.按功授爵

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材料中的文言文释义为“商鞅秦国实行变法,战场之上斩敌军将领首级可晋升官位”,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商鞅变法中实行的军功爵制。规定奖励军功,按照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故D项正确;材料与“统一度量衡”、“奖励耕织”、“废除井田制”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

14.(2021·云南省·2)《战国策·秦策一》记载:(商鞅变法)“……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的

A.背景         

B.内容          

C.过程         

D.影响

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商鞅变法是公元前356年和前350年秦国实行的变法运动。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集权国家。题干中,“……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的意思是“一年之后,路上没人拾取遗失的东西百姓不乱取非分的财物,国力大大加强,诸侯个个畏惧。”这是商鞅变法所带来影响。因此,D项符合题意,正确。A.B.C三项,均与题意不符,排除。故正确答案为D。

15.(2021·山东烟台·4)边蜀原认为秦始皇扫平六国统一天下必然的,因为秦国打下了统一天下基础秦国代表了当时的先进生产力,农业生产发达……组织好最强大最合理的军团。据此可知,“秦始皇扫平六国统一天下” 得益于    

A.管仲改革                        

B.商鞅变法

C.独尊儒术                        

D.北魏文帝改革

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据题干“……秦国代表了当时的先进生产力,农业生产发达……组织好最强大最合理的军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开始变法,经过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力大增,提高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故“秦始皇扫平六国统一天下”得益于商鞅变法。

16.(2020·山东聊城·2)“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商鞅这句话的主要目的

A.颂扬汤武功德 

B.批评商朝暴政  

C.强调以礼治国 

D.宣扬变法图强

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根据题干中“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商汤能够称王,并不是因为遵循古时候例子使商朝兴起夏桀和商纣之所以灭亡是因为不改变陈旧的礼法。因此反对遵循旧例旧法的不一定是错误的,而遵循陈旧礼法的人也未必是值得坚持称道的,可以推断出描述的是商鞅宣扬变法图强,故选D项;这句话主要在强调变法的重要性,而不是颂扬汤武功德,排除A项;这句话主要在强调变法的重要性,而不是批评商朝暴政,排除B项;这句话主要在强调变法的重要性,而不是强调以礼治国,排除C项。

17.(2019·云南曲靖·2)《史记·商君列传》记载:“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宗室(国君家族)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列入家族名册)”材料反映的是    

A.奖励耕战     

B.重农抑商      

C.轻徭薄赋     

D.以农养战

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史记·商君列传》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商鞅变法内容。在各国的变法中,秦国商鞅变法成效最大。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商鞅推行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国力大为增强提高军队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其中经济上,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故答案为A。

18.(2019·广东省·2)对题2图所示秦国有关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商鞅变法成效显著                

B.分封制基本瓦解

C.诸侯混战破坏经济                

D.改革图强成为风潮

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展开变法。商鞅变法使得秦国国力大为增强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以后统一全国奠定基础。题目中的材料内容就是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国力强大屡屡打败东方各国反映就是商鞅变法的成效。所以,答案是A。

19.(2019·江苏南通·17)图2是文物铜方量的图片。其铭文中记载了公元前344年12月,大良造(爵位)鞅。定十六又五分之一立方寸的容积为一升。该文物可实证    

A.商朝青铜工艺高超                

B.商鞅废除井田制

C.商鞅维护贵族特权                

D.商鞅统一度量衡

参考答案D【详细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措施。公元前334年是战国时期,排除选项A.根据“大良造鞅”和“铜方量”分析图片商鞅方升,根据“定十六又五分之一立方寸的容积为一升”分析统一容积单位。选项B.C从材料中不能得出,故选D。

20.(2018·四川泸州·12)《史记·商君列传》记载:“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这反映商鞅变法

A.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          

B.承认土地私有,发展经济

C.推行县制,便于国家管理          

D.推动民族交融,富国强兵

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商鞅变法规定,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伍、十内的各家互相纠察,一家犯法,其他人家必须告发,如隐瞒不告,就以相同罪名处罚。材料中“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即反映了这一内容商鞅采取这一措施目的在于注重法治稳定社会秩序。故本题答案为A。

21.(2018·内蒙古赤峰·2)秦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人住宿,就要连坐,商鞅因此无可奈何。这个“作法自毙”的故事说明    

A.变法违背民意 

B.变法深入贯彻  

C.变法遇到阻力 

D.变法宣告失败

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根据题干的“商鞅逃亡途中投宿旅店遭到拒绝。店主说商君定有法律,谁让没有凭证的人住宿,就要连坐。”可以看出商鞅变法的措施秦国得到贯彻执行。故B符合题意;变法违背民意、变法遇到阻力和变法宣告失败与题干信息不符,故ACD不符合题意。

22.(2017·山东泰安·2)“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在这一思想推动发生历史事件出现在下列哪一阶段

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根据课本知识,“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是商鞅的言论,考查的是商鞅变法,根据所学知识商鞅变法始于公元前356年即公元前4世纪。故选A。

23.(2017·江苏宿迁·1)改革常常伴随着利益格局调整。按照商鞅变法的规定应该获得奖励的人有

①勤于耕织的人   

②经商的人        

战场立功的人   

④固守传统贵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参考答案A【详细解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根据题干信息并联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的法令规定: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所以选A;B项中④错,法令规定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特权”,故排除;C项②错,法令中没有涉及经商的人,故排除;D项两个均不符合题意。

24.(2017·安徽·1)据《史记》载,商鞅治秦,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商鞅此举

A.促进军事力量的强大              

B.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

C.保护了世袭贵族利益            

D.加大了地方长官的权力

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县制,这是中央集权制的内容商鞅此举大大加强了中央地方的管控力度,因此,答案为B。

25.(2016·内蒙包头·1)商鞅变法内容中,对秦国封建制度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是

A.废除贵族特权                

B.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C.奖励耕战富国强兵                

D.推行县制治理地方

参考答案B【详细解析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开始变法。变法使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商鞅变法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这样就破坏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A.C.D虽为商鞅变法的内容,但不合题意。因此,答案为B。

内容持续更新

实时更新不迷路!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