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编年史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中共中央高层决定进入朝鲜参战之前,存在意见分歧。因为当时中国刚经历过抗日战争及国共内战,而美国也刚刚经历了二战,社会上存在许多“亲美、崇美、恐美”的思想。
“恐美”情绪在多数民众的心理中普遍存在,并对中国介入朝鲜战争持悲观情绪,认为美国经济实力强大、武器精良,而解放军是土包子,没法跟美国打,志愿军赴朝参战是惹火烧身。
“崇美”和“亲美”心理主要是在当时的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知识分子和部分学生中比较普遍。据当时的调查,在一部分教授、资本家、教徒和教会学校中仍存在着浓厚的亲美思想。
这种状况其实和疫情前的国内状况很相似,大批的公知和社会风气都在鼓吹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所谓的自由民主。
当时的这些因素阻碍了中共调动社会资源参战,而且从共产主义国家意识建构的角度来看,在二元对立的结构中确立一个对立面是必需的,因此必须消除此类思想。
所谓三视教育,就是以“仇美、鄙美、蔑美”为主要内容的一次宣传教育运动。
为了配合宣传教育运动的展开,宣传部门专门编写了一本名为《怎样认识美国》的小册子,其主要论述逻辑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仇视美国,因为它是中国人民的死敌”,从“目前”到历史,共列数十条事例说明美国对中国的侵略。
第二部分是“鄙视美国,因为它是腐朽的帝国主义国家,是全世界反动堕落的大本营”,指出美国被少数资本家控制,对内政策是压迫和剥削人民,绞杀民主,绞杀文化;对外则是侵略和战争的政策。
第三部分是“蔑视美国,因为它是纸老虎,是完全可以打败的”,这是因为它在政治上孤立,在军事上也存在战线过长、兵力不足等弱点,虽然有原子弹,但并不可怕等等。
1950年11月,“三视”教育运动宣传攻势正式在中国大陆范围内普遍展开。
主要的手段有三种:
通过新闻媒体报道各种控诉会,以“群众亲历、亲闻、亲见的活生生事实,揭露美帝国主义的残暴罪行,使他们对美帝国主义的理性认识与自己的真情实感相结合,树立起深刻的仇美思想”。
艺术性宣传,通过通俗性的大众艺术如杂文、漫画、戏剧、歌曲等,调动起群体的情感共鸣从而提高凝聚力,并激发群体强烈义愤。
“三视”教育运动重新塑造了民众对于美国的认知。美国在许多人心中的形象,由抗日战争时期的民主、文明、对中国友好的国家,成为了“全世界反动堕落的大本营”。还通过新闻媒体的宣传教育及组织各种会议与集会等方式,成功地激起并引导了大陆民众对美国的仇恨情绪。以“仇美”、“反美”为核心的对美意识形态形成并影响了此后数代中国大陆的人们。直到改革开放以后,资本主义的风才又吹了进来。
其实即使没有朝鲜战争,中共也非常重视消除美国对中国的影响。而通过抗美援朝运动,逐步清除“亲美”、“崇美”、“恐美”的思想后,周恩来就认为“这更是一个无价的收获”,因为“这种侵略毒素不是一天侵入的,是长期地不知不觉迷惑、麻醉侵入的”。可见其意义是远在单纯的战争动员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