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台湾篇——蒋介石在台湾是如何搞土改的


#台湾

   


1949年以后,国民败退台湾,为了能够台湾站稳脚跟,在加强战略防御的情况下,重点要加强对整个台湾社会关系掌控土地关乎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土地改革放在了最主要的位置上。
蒋介石在到台湾总结了在大陆溃败的经验教训,他分析太平天国当时提出的《天朝田亩制度》,觉得实现平均地权是不现实的,但如果像大陆一样“打土豪”,“分田地”,“没收地主土地财产”又会侵犯地主阶级的利益,这样会动摇统治根基,综合分析,他决定采取温和的方法进行改良。

于是在1949年到1953年,台湾地区进行了三步走的土地改革
第一步叫做“三七五减租”,顾名思义,政府要求地主对农户收的土地租金,不得超过全年产量的37.5%。这样既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又可以保障地主收入
1951年开始的第二步叫“公地放领”就是将政府所有的农业用地,出售给农民,但出售的金额可以分10年付款,还不计利息。这样大量的土地流转到农民手里,极大地刺激了农业耕地的积极性。

在前两步都都稳定下来以后,1953年蒋介石推出了第三步的政策叫做“耕者有其田”,政府要求地主只能保留一部分土地剩下的都要按照“公地放领”的原则出售给农民农民同样分期付款,地主当下收到的是银行发放的土地债券和一些公营企业股票

这次农业改革后,社会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土地由原来掌握在少数地主手里转移到广大农民手里,农民变得更有生产的积极性,他们积极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努力地提高产量,这带动了台湾地区农业科技发展
而原来的地主阶级,大部分变成拥有银行债券和公营企业股票的资产阶级。收入比之前有了更大更稳定提升,这也夯实了蒋家王朝台湾统治。也为日后80年代台湾地区经济的腾飞做了很好的铺垫。

当时看来,这个政策很好的稳定台湾当时的局势,不过长远来看,当蒋介石想要大力发展工业的时候,他发现农民土地依赖,严重的制约了土地的流转和工业化用地进程。所以在90年代,台湾地区又开展了另一次土地改革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