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俄军
最近,美国和欧洲的军事圈子里掀起了一场关于俄乌冲突的热烈讨论,他们似乎找到了俄罗斯的软肋。
美国《防务新闻》网站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虽然俄罗斯军工产业有所复苏,但俄军整体仍面临三大难题。第一个难题是,军事工业复苏对俄罗斯产业结构的巨大冲击。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俄罗斯的坦克、步战车、无人机和炮弹产量大幅增加,其中炮弹产量增幅达到惊人的16.5倍,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不得不承认,俄罗斯的炮弹产能已经是北约的三倍。
虽然这些数字看似令人印象深刻,但其背后隐藏着不少问题。俄罗斯能够快速增加产量,一方面是因为继承了苏联的军工体系。然而,这个系统一旦启动,就很难停下来。如果普京不及时调整宏观政策,俄罗斯可能重蹈覆辙,造成产业结构畸形。
第二个难题是,俄罗斯军工的真实产能有多高?表面上看,俄罗斯的军工产能不低,但其实大量坦克、步战车、炮弹等都是翻新苏联时期的老装备,或者直接从库存中取出重新使用。据美英官员推测,至少80%的装备是翻新的,这意味着俄罗斯真正的新产能可能只有公开数据的20%。
第三个难题是,军队扩张导致的整体实力下降。俄罗斯最近宣布重新组建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军区,以及针对北极地区作战的特种部队,这是为了恢复近年来削减的军事力量。但这样的军队是烧钱的庞大机器,俄罗斯当前的经济实力恐怕难以支持这种规模的军事扩张。这种盲目推动的改革可能适得其反,导致有数量无质量。
这三大难题本质上反映了俄罗斯为支持军事行动而牺牲自身发展潜力的问题,这给了北约及其盟友一个认识:俄罗斯并非不可战胜。这为乌克兰带来了一线希望——只要能够拖延足够的时间,俄罗斯内部的问题就会愈发严重。
但这种情况对北约来说是一把双刃剑。关键问题是,北约给乌克兰的援助是否能够彻底消耗俄罗斯从苏联继承下来的资源。此外,俄罗斯并非孤军奋战,这场耗时战的风险非常高。
这场持久战变成了一场关于耐力和资源的较量,美国和欧洲若决定继续加码投入,必须仔细考量所有可能的后果。这不仅是对资源的消耗,也是对战略耐心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