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ay:none" data-type="jpeg" data-w="640" />
【市区街头的巨幅广告牌】上海解放后,为了避免扰民,解放军选择在晚上入城。事实上,为做好解放和接管上海的准备,早在渡江战役之前,第三野战军制定颁发了《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对解放军入城后的言行举行都作出了严格规定。
【百老汇大厦】百老汇大厦由英国建筑设计师弗雷泽设计,新仁记等六家营造厂承建。大厦占地面积5234平方米,建筑面积2.46万平方米,高22层。工程于1930年开始,1934年竣工,建造过程堪称“精耕细作”。1951年5月1日,百老汇大厦更名为上海大厦。
【公共汽车】民国时期的上海鱼龙混杂,但不可否认的是当时的上海是全国最繁华的城市,一度有着“东方巴黎”之称。甚至有人评价当时的上海是“远东金融中心,亚洲最繁华的城市,而且没有之一。”举个例子,民国初年,上海市工业与实业迅速发展,当时上海有一条宽不过十几米、长不过两公里的南京东路,结果很快就成为远东最大的商业购物中心。
【解放军正在巡视】1949年5月12日,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以第九、第十两个兵团发起解放上海战役。此时,上海市区内外遍布碉堡,20万敌军准备在海、空军的支援下,拼死固守六个月以待“美军援助”,但是在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守军很快土崩瓦解。
【热闹的上海街头】前面提到,当时的上海繁华无比。为了保存市区建筑、电力、交通等设施的完好,解放军制定了严密的攻城计划,上海战役也因此被称为“瓷器店里打老鼠”。当时报纸报道这样,“新生的上海市,电灯是亮的,自来水未停,电话畅通,工厂学校保护完好。而枪声停息后的第一个清晨,当市民们打开家门时,惊奇地发现马路两边湿漉漉的地上,睡满了身穿黄布军装的解放军战士。”
【市区街头的巨幅广告牌】据解放军战史记载,“部队进城前经过严肃的入城教育,其中要求不能随地大小便。27军原是山东兵团的部队,战士几乎都是山东子弟,没进过大城市,进上海后更找不到茅厕了。为了遵守我军颁布的‘入城守则’不进民宅扰民,指战员不仅在马路上睡觉休息,而且不敢多喝水和吃饱饭,宁愿脏在自己身上,也不入民宅。”
【解放军后续部队正在进入上海】解放军解放上海的主旨是,“‘解放上海,保卫上海,建设上海,不能破坏上海,不能在市区使用重武器和炸药’,既要打军事仗,又要打政治仗,最好能用政治攻势解决对面顽固的敌人。”
【外滩马路边的小汽车】外滩全长1.5公里,南起延安东路,北至苏州河上的外白渡桥,东面是黄浦江,西面是旧上海金融、外贸机构的集中地。自从上海辟为商埠以后,外国的银行、商行、总会、报社开始在此云集。外滩迅速成为全国乃至远东的金融中心,1943年8月,外滩随交还上海公共租界于汪精卫政权,外滩也随著上海结束长达百年的租界历史。
【上海市民载歌载舞欢迎解放军入城】“一个战士担了很重的担子飞快地在路上走,路过的三轮车夫停下说:‘让我的车子替你拖吧。’‘不,谢谢啦!’战士客气地摇头。‘我不会要你车钱的呀!’‘那就更不敢要你拖了。’战士笑着挑担走了。我和那好心的车夫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当时类似这样的例子数不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