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伊拉克与美索不达米亚:历史的交锋处


转自公众号:LinkingMap世界地图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zY3MTgzMA==&mid=2247489722&idx=1&sn=a1d390fa0cccb8d436102d470269730c

伊拉克(Iraq),史诗悲剧共同交织的地方。这里是人类文明曙光诞生之处,却不断战乱记忆抹去。文明、族群、帝国时代在这里交锋历史于斯显得既厚重又无奈,这个国家,道尽无数荣耀和忧伤。

伊拉克国土的主体是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平原,又称为两河平原,为两河流域最平坦的部分,由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冲刷形成地势从西北到东南逐渐降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伊拉克部分整体海拔在200米以内,南部海拔不到100米。伊拉克北部为扎格罗斯山脉,与土耳其、伊朗境内的山区高原连为一体,西部是沙漠,与阿拉伯半岛沙漠相连,隔开了美索不达米亚与黎凡特地区沙特阿拉伯两河流域中东地区少有的大型河流穿过的地区,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共同孕育了富饶的平原成为中东乃至人类文明兴起地方伊拉克部分人口阿拉伯人,北部山区主要生活着库尔德人。阿拉伯人包括了什叶派和逊尼派两部分,其中什叶派在伊拉克占据多数,主要生活在中南部。此外伊拉克国内还有伊拉克土耳其人(有些资料翻译为土库曼人,但语言土耳其语更接近)、亚述人、雅兹迪人(库尔德人分支)等族群。伊拉克国内既有沙漠也有河流冲刷形成平原还有山区,成为中东不同地理环境民族、教派共存的缩影正如历史一样,各种元素复杂交织。

伊拉克主体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著名的肥沃新月(Fertile CresCent)重要组成部分,肥沃新月是人类最早的文明诞生地之一,主要由美索不达米亚、尼罗河谷、黎凡特地区组成,这一片弧形地区拥有中东最大的几条河流: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尼罗河,肥沃新月诞生人类最早的一批农业聚落、城市帝国文字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均发源于土耳其境内,其干流流经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三国,在下游汇流成阿拉伯河,最终波斯湾入海。伊朗境内的卡伦河也属于两河流域,在胡齐斯坦汇入阿拉伯河,是伊朗最长的河流,也是唯一可通航的河流

两河流域周边地形: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卡伦河等干支流从安纳托利亚高原、亚美尼亚高原、扎格罗斯山脉这些高地流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最终注入波斯

伊拉克地形主体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北部为扎格罗斯山脉延伸到伊拉克境内的余脉,西、南部为沙漠地区

伊拉克人口密度:全国人口集中在两河流域,巴格达、卡尔巴拉、纳杰夫所在两河中游地区,以及北部底格里斯河流域(包括尼尼微省、库尔德山区)人口较为集中。总体而言,两条大河中,底格里斯河沿岸生活人口更多

伊拉克族群:主要包括什叶派阿拉伯人(约1400万人)、逊尼派阿拉伯人(约900万人)、库尔德人(实际可能在600万以上),另有伊拉克土耳其人(亦翻译为土库曼人,语言实际上和土耳其更近,约300万人,伊拉克国内仅次于阿拉伯、库尔德的第三大民族)、非洲阿拉伯人(约150万,但难以准确统计,一般统计在阿拉伯人口数据中)、亚述人(约50万)、雅兹迪人(约50万,宗教上较为独立的库尔德人分支),除了非洲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南部巴士拉周围,其他少数族群多居住在北部地区

伊拉克阿拉伯人使用阿拉伯语伊拉克方言(或美索不达米亚方言)。伊拉克目前是人口第四多的阿拉伯国家人口仅次于埃及苏丹阿尔及利亚,首都巴格达是阿拉伯世界第二大城市,仅次于开罗

伊拉克行政区划:共分为18个省,除巴格达人口超过700万,其他省份人口多在100-300万,体量相当于中国中小型地级市。亚述人、什叶派土耳其人、逊尼派土耳其人聚居区谋划设立新省,库尔德斯坦2014年曾设立一个新省,但暂未获得伊拉克官方正式承认

苏美尔、阿卡德】

公元前4500年,距今超过六千年,苏美尔文明(Sumer)出现在今天伊拉克境内的美索不达米亚,其延续自史前文明,与当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一脉相承。从苏美尔文明开始美索不达米亚出现城市和神庙,楔形文字发明出来记录经济行为行政事务,几类文明要素同时出现美索不达米亚苏美尔成为人类最早诞生文明之一。楔形文字城市、神庙等元素出现启发了后续人类文明发展

▲公元前4500年开始兴起苏美尔文明(Sumer)大致范围

苏美尔人城邦

苏美尔人的语言至今还不知属于哪一种语系,有学者认为苏美尔可能与汉藏语系、巴斯克语、高加索诸语言(如车臣语)同属于一个叫德内-高加索的超语系,但更多人将其视作一门孤立语言,与目前世界上任何一种已知的语言没有关系苏美尔可能是早期美索不达米亚本地族群的一支。苏美尔文明政治形成城邦各自独立的状态面对外来入侵难以组织起有效的反抗

▲假定的德内-高加索超语系(Dené-Caucasian),有人认为苏美尔可能属于这个超语系,这一超语系还包括巴斯克语、布鲁夏斯基语、叶尼塞语系、北高加索语系、汉藏语系、纳-德内语系等语言集团,这一假定的超语系将亚欧大陆上几个使用人口较多的孤立语言囊括其中

大约在公元前2300年,游牧的闪族人迁入美索不达米亚,其中一支名为阿卡德的族群在苏美尔文明衰落后征服了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建立人类历史上已知最早的帝国——阿卡帝国(Akkadian Empire)。阿卡德帝国以阿卡德城邦为中心,形成政治上较为集中的君主国家。阿卡德帝国南征北战,其势力一度扩张到伊朗高原西南部、叙利亚一带。公元前2200年左右,全球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干旱和变冷现象导致埃及王国、阿卡德帝国文明衰落中国新石器时期龙山、良渚等文化走向衰落,阿卡德帝国衰落后被来自伊朗高原的库提人灭掉阿卡德帝国统治的晚期,以及库提人统治美索不达米亚时期,苏美尔各城邦出现短暂的复兴建立拉格什第二王朝政权库提人建立国家大约维持了一个世纪左右,被苏美尔城邦乌鲁克推翻,之后,另一个苏美尔城邦乌尔的统治建立起乌尔第三王朝。相比于早期的苏美尔文明,乌尔第三王朝建立苏美尔国家拥有相对集中的国家制度,并且掌握了对美索不达米亚控制权。公元前2000左右,乌尔第三王朝被伊朗高原西南部扎格罗斯山脉一带的埃兰(Elam,所使用语言可能达罗毗荼有关,并和印度文明有联系)所灭,之后历史上再无苏美尔国家记载,乌尔第三王朝可能最后一个苏美尔国家,从此之后,苏美尔民族失去记载

▲公元前2300年阿卡德帝国(Akkadian Empire)扩张态势,阿卡德帝国人类历史第一个君主专制的“帝国”,形成君主号令天下中央集权体制

▲阿卡德帝国与周边族群

来自扎格罗斯山脉,屡次入侵美索不达米亚的埃兰人,说达罗毗荼语系的语言可能印度流域哈拉帕文化的族群有密切联系,大约公元前650年,埃兰人被亚述人征服

【巴比伦、亚述】

埃兰人灭掉苏美尔国家后,美索不达米亚出现了城邦林立状态。公元前1894年,闪族的一支,亚摩利人(Amorites)在美索不达米亚建立巴比伦第一王朝Babylon.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Babylon),汉谟拉比统治时期,巴比伦完成了对美索不达米亚的征服,这一时期的巴比伦诞生了著名的汉谟拉比法典,这是人类历史记载的第一部成文民法典,汉谟拉比也成为西方法体系中立法者的象征之一。汉谟拉比去世后,巴比伦第一王朝很快衰落,并被来自小亚细亚半岛的赫梯所灭,但赫梯的未长久留在美索不达米亚,后来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城邦建立巴比伦第二王朝,再后来来自扎格罗斯山脉的加喜特人(Kassites,说印欧语系的语言建立了巴比伦第三王朝,一直到公元前12世纪时被同样来自扎格罗斯山脉的埃兰人吞并。埃兰人占领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发展成为当时的一个大国。而美索不达米亚中部则由伊辛第二王朝(巴比伦第四王朝统治,后来巴比伦第四王朝击败埃兰。

▲公元前19-16世纪的巴比伦(Babylon.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Babylon)第一王朝,即古巴比伦王国,这一时期诞生了已知的人类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

▲公元前15世纪时中东地区国家:巴比伦第三王朝(加喜特王朝)、亚述、米坦尼、赫梯、埃及

美索不达米亚的北部,公元前2000年建立,并于公元前900年再度复兴的新亚述帝国(Assyria,闪族的一支)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当时中东大国之一。而巴比伦第四王朝之后,当地政局连续更迭,陆续出现了6个王朝,其中第九王朝开始,巴比伦成为新亚述帝国的附庸。公元前8世纪,新亚述帝国吞并巴比伦地区,并成为当时中东最强大的国家。公元前8-7世纪达到鼎盛的新亚述帝国也被称为巴比伦第十王朝

▲公元前900年复兴的新亚述帝国(Neo-Assyrian Empire),在公元前8-7世纪发展成为中东最强大的国家,一度控制了包括埃及在内的整个肥沃新月。亚述人作为一个民族一直存在至今,但新亚述帝国灭亡后一直没有建立自己的国家,目前伊拉克境内仍然有50万左右的亚述人,主要属于基督教叙利亚东方正统教会

公元前626年,美索不达米亚南部(今天伊拉克南部、科威特一带)的迦勒底人联合伊朗高原的米底人共同灭了新亚述帝国,迦勒底人(Chaldea)美索不达米亚建立新巴比伦帝国,并在尼布甲尼撒二世时,将领土扩大至黎凡特地区。新巴比伦占领耶路撒冷时,开启犹太历史上的第一次大流散。新巴比伦帝国以壮丽的巴比伦城以及著名的空中花园、巴别塔而留名历史。公元前6世纪,新巴比伦帝国衰落,被伊朗高原的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吞并

▲公元前626年建立的新巴比伦帝国(Neo-Babylon.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Babylonian Empire),又称为迦勒底帝国(Chaldea),留下了众多关于巴比伦的传说:空中花园、巴别塔

【阿契美尼德、马其顿、塞琉古、安息】

伊拉克和伊朗有着密切的历史联系,美索不达米亚的多个国家来自伊朗高原的势力灭亡,但公元前550年建立的阿契美尼德王朝真正实现了对美索不达米亚长期统治。阿契美尼德王朝成为人类历史第一个出现的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大帝国,据估计其总人口超过当时全世界的40%。阿契美尼德王朝形成集权统治建立公务员队伍还在全国推广统一官方语言(古代波斯语)、修建道路,为后续中东欧洲帝国建立提供了经验。公元前330年,Handa.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亚历Handa.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山大征服了波斯帝国建立起同样横跨亚欧非的马其顿王国,并将都城建立在巴比伦。马其顿王国Handa.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亚历Handa.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山大去世分裂伊拉克成为塞琉古帝国的一部分。塞琉古帝国定都在美索不达米亚的底格里斯河畔,控制美索不达米亚、伊朗高原、小亚细亚以及阿富汗部分地区,是当时中东地区最大的国家,公元前3世纪,塞琉古帝国伊朗高原的帕提亚部分阿富汗希腊-巴克特里亚部分分裂出去塞琉古帝国走向衰落

▲公元前6世纪的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Achaemenid Empire)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大帝国,虽然统治来自伊朗高原,但很长时间帝国统治中心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阿契美尼德王朝之后,美索不达米亚与伊朗高原基本上长期处于同一统治体系,一直到约两千年后的16世纪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打败萨法维帝国,并入主美索不达米亚

▲公元前4世纪时,马其顿王国(Macedonia)建立起另一个横跨三大洲的帝国,并定都巴比伦

Handa.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亚历Handa.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山大去世后,马其顿王国分裂为三个部分,其中美索不达米亚属于塞琉古帝国(Seleucid Empire),并成为帝国政治中心所在(塞琉西亚

公元前247年,伊朗高原的塞琉古总督起兵反对帝国统治,一支波斯部落趁机占据了当时相对美索不达米亚更加偏远的伊朗高原东北地区(呼罗珊一带),建立起安息帝国(Arsacid,阿萨息斯帝国),西方称之为帕提亚帝国。安息帝国是当时亚欧大陆的四大强国之一(汉、罗马、安息、贵霜),以东西方贸易枢纽而著名,汉与罗马缺少直接交往,更多地通过安息帝国产生联系。安息帝国经历过多次迁都,在伊朗高原和美索不达米亚留下建都经历,安息帝国达到鼎盛时,领土覆盖了美索不达米亚、伊朗高原一带,并定都于今天伊拉克中部的泰西封

▲公元前3世纪,来自呼罗珊帕提亚一带的波斯部落建立安息帝国(Arsacid Empire,西方称之为帕提亚帝国Parthian Empire),同时统治伊朗高原与美索不达米亚,鼎盛时期统治中心位于美索不达米亚的泰西封,安息与罗马、贵霜、东汉同为亚欧大陆四大强国

【萨珊帝国、阿拔斯王朝、白益、塞尔柱、花剌子模、赞吉】

公元224年,安息帝国衰落后,同样来自伊朗高原的统治建立萨珊帝国,萨珊帝国是古代波斯文明巅峰时期,甚至为后来的伊斯兰文明提供了丰富的养料。萨珊帝国鼎盛时期同样掌控了伊朗高原和美索不达米亚,还将影响力扩大到小亚细亚、高加索南麓、黎凡特、埃及也门一带,都城位于泰西封。萨珊帝国在西线与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对抗了上百年,双方在小亚细亚和高加索一带展开拉锯,美索不达米亚成为帝国前线。而在东方,萨珊帝国中国北魏、唐王朝曾经有着密切的合作,共同对抗嚈哒(白匈奴)、突厥中亚游牧政权。萨珊帝国前后存在了约400年,一直到公元7世纪时,被阿拉伯帝国摧毁。萨珊帝国被灭后,大量波斯人流入周边,也包括当时的中国唐朝)。

▲公元3世纪-7世纪的萨珊帝国(Sasanian Empire),是古代波斯文明辉煌时期,其统治中心继续位于美索不达米亚泰西封(Ctesiphon)

公元7世纪初,阿拉伯帝国在阿拉伯半岛汉志一带崛起,并很快抵达美索不达米亚,威胁萨珊帝国的西南边疆,大约634年左右征服美索不达米亚。公元651年,萨珊帝国君主被杀,萨珊灭亡。此时,阿拉伯人已经控制美索不达米亚,并继续深入伊朗高原,扩张中亚一带。

公元634年左右,阿拉伯帝国征服美索不达米亚,并将当地人逐渐阿拉伯化

公元750年,穆罕默德叔父阿拔斯的后代(哈希姆家族),在伊拉克、伊朗(波斯人民以及什叶派的支持下,在美索不达米亚打败倭马亚王朝统治者,建立起阿拔斯王朝,并定都在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库法。751年,阿拔斯王朝营建新都巴格达,并于762年迁都到巴格达。公元8-9世纪中叶,不仅是阿拔斯王朝的全盛时代也是阿拉伯帝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阿拔斯王朝凭借与波斯人的密切关系,启用波斯贵族参与国家治理借鉴萨珊帝国的经验,完善了阿拉伯帝国政治制度。文化上,阿拔斯王朝保持高度开放性,鼓励学者外国典籍进行翻译,巴格达成为远近闻名文化中心。当时的伊拉克不仅是帝国的中心,也是世界政治文化和商贸中心之一,以伊拉克为中心的阿拔斯王朝开启延续数个世纪的伊斯兰黄金时代

公元750年,阿拔斯王朝(Abbasid Caliphate)建立,并于762年迁都巴格达,开启伊斯兰黄金时代,当时的巴格达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

公元9世纪,阿拔斯王朝开始解体,马格里布、中亚陆续独立建国。阿拔斯王朝后期,突厥将军权势扩大,甚至可以废立哈里发。公元10世纪初,伊朗高原北部、里海南岸山区的部落入主美索不达米亚建立白益王朝(Buwayhid,布韦希王朝),哈里发沦为傀儡。白益王朝之后,美索不达米亚再也没有成为帝国政治中心。

公元9-10世纪,阿拔斯王朝开始解体,突厥将军操控政局,各地总督部落建立起独立的王朝,甚至来自伊朗高原的部落入主巴格达建立起白益王朝

公元970年,来自伊朗高原、里海南地区的德莱木人入主巴格达建立起白益王朝(Buwayhid、Buyahids),由三个埃米尔国组成:巴格达、雷伊(德黑兰附近)、设拉子,白益王朝被视为波斯人在阿拉伯人入侵后的一次中兴,也一度是公元10世纪时中东最强大的国家,公元11世纪时,白益王朝被塞尔柱帝国所灭

公元11世纪,哈萨克斯坦北部乌古斯叶护国其中一支后来定名为塞尔柱的部落,征服伊朗高原,并于1055年占领巴格达,开始统治美索不达米亚。1157年,阿拔斯的军队击败塞尔柱,摆脱控制。1194年,塞尔柱人被花剌子模帝国打败吞并。阿拔斯王朝哈里发仍然具有名义上宗教领袖地位,但只能掌控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庞大的阿拔斯王朝实质上解体。

公元11世纪建立的塞尔柱帝国(Seljuk)

公元12世纪建立的花剌子模帝国(Khwarazmian)灭掉塞尔柱帝国后,美索不达米亚大部继续由阿拔斯王朝统治,北部由赞吉王朝统治

赞吉王朝(Zengid)由乌古斯人建立,定都于叙利亚阿勒颇,花剌子模帝国灭掉塞尔柱帝国后,控制美索不达米亚北部摩苏尔周边地区

【伊利汗国、札剌亦儿帖木儿、黑羊、白羊

1258年,蒙古人灭掉花剌子模帝国后,包围巴格达,将阿拔斯王朝彻底灭亡伊拉克被纳入到伊利汗国的版图,成为伊利汗国的西南边疆

伊利汗国(Ilkhanate)是蒙古四大汗国之一,由成吉思汗孙子旭烈兀及其后人统治。伊利汗国是最早支持忽必烈承认作为共主的汗国,伊利汗国14世纪初开始衰落分裂

14世纪30年代,伊利汗国分裂伊拉克由札剌亦儿王朝统治,巴格达为其都城。14世纪末,札剌亦儿王朝被帖木儿帝国所灭,帖木儿帝国解体后,札剌亦儿王朝短暂复兴,但在15世纪初被黑羊王朝吞并。15世纪后期,白羊王朝灭掉黑羊王朝

札剌亦儿王朝(Jalayirid)是伊利汗国分裂后诸多地方王朝之一,由蒙古札剌亦儿部落在巴格达建立,被帖木儿帝国所灭,后短暂复兴,但最终又为黑羊王朝吞并

帖木儿帝国(Timurid Empire)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时入侵美索不达米亚,但帖木儿去世后,帝国很快衰落,撒马尔罕、赫拉特、巴格达等城市为中心的地区相继成为较为独立的板块,削弱帝国整体实力

黑羊王朝(Qara Qoyunlu)由土库曼人(乌古斯人与波斯人混合形成的族群,为什叶派,更接近今天的阿塞拜疆人)建立,曾为札剌亦儿王朝藩属国,后击败札剌亦儿王朝结束藩属地位,并于14世纪末入主大不里士,但又很快被帖木儿帝国打败,15世纪初重新夺回大不里士、巴格达,并与帖木儿帝国美索不达米亚与伊朗高原交界处形成拉锯,15世纪中期被白羊王朝所灭

白羊王朝(Aq Qoyunlu),同样由土库曼人于14世纪后期在伊拉克北部建立,15世纪前半段与黑羊王朝保持对峙,15世纪后期打败帖木儿帝国,并灭掉黑羊王朝,16世纪初被萨法维帝国征服

【萨法维、奥斯曼、马木留克

16世纪初,萨法维王朝取代白羊王朝。与此同时,地处小亚细亚的奥斯曼帝国南下争夺美索不达米亚统治权。伊拉克一带成为奥斯曼和萨法维的拉锯地带,一直到1534年,美索不达米亚最终并入奥斯曼帝国成为其巴格达省,结束长达两千年之久,美索不达米亚与伊朗高原同处一个政权历史。16世纪时,萨法维也曾和葡萄牙争夺过巴士拉一带的控制权,17世纪时在英国介入下,葡萄牙势力被赶出波斯湾。

1501年,萨法维王朝(Safavid)统治者在土库曼部落支持下在阿塞拜疆一带建立,后统一伊朗高原,定都伊斯法罕。16世纪初期,萨法维与奥斯曼帝国争夺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也一度控制美索不达米亚,但最终败给了奥斯曼,此后,美索不达米亚与伊朗高原长达两千年的政治统一瓦解

1507年开始,葡萄牙闯入波斯湾,葡萄牙曾短暂占领过科威特,并针对巴士拉的控制权和萨法维发生冲突,17世纪时葡萄牙人被赶出波斯湾。科威特和巴士拉作为两河流域的河口地带,历史上很早就与海洋帝国发生接触

1534年,美索不达米亚一带并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Ottoman Empire),建立巴格达省,开启美索不达米亚地区长达近400年的“奥斯曼时代

18世纪开始伊拉克出现了归顺奥斯曼实质上半独立的马木留克王朝,官僚集团多为格鲁吉亚人,19世纪时,奥斯曼帝国将马木留克取消,直接统治伊拉克地区。19世纪后期,奥斯曼伊拉克部分设巴士拉省。

伊拉克马木留克王朝(Mamluk dynasty of Mesopotamia),1704年由格鲁吉亚裔军事贵族集团统治,名义上归顺奥斯曼帝国,但具有较高的自主权,19世纪初被取消,美索不达米亚奥斯曼直接统治一战时期

美索不达米亚托管地、伊拉克王国

20世纪后,伴随着阿拉伯民族主义兴起奥斯曼帝国对阿拉伯地区控制越来越脆弱。1915年,英国占领伊拉克,并在伊拉克南部巴士拉一带建立较为直接的统治伊拉克成为历史上两大帝国——蒙古帝国、大英帝国少有的交集之处。1920年,英国建立美索不达米亚托管地,形成今天伊拉克的版图,人为塑造了一个叫“伊拉克”的新地域。1932年伊拉克独立,建立哈希姆家族统治伊拉克王国。1958年,自由军官组织伊拉克王国推翻,建立伊拉克共和国。

美索不达米亚少有英国殖民帝国蒙古帝国存在交集的地区,而且是两大帝国实质统治地区

1916年阿拉伯民族起义后,奥斯曼对阿拉伯地区统治进入尾声,美索不达米亚叙利亚一带由国际联盟委托给英国、法国统治,在此之前,英国早已实际控制巴士拉为中心的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地区

1920年,英国建立美索不达米亚托管地(Mandatory Iraq,British Mandate of Mesopotamia),奠定今天伊拉克的版图,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推动形成了一个名为“伊拉克”的新国家。1921年英国扶持古莱什族的哈希姆家族建立伊拉克王国,间接统治伊拉克,1932年,伊拉克王国实现完全独立,英国继续伊拉克驻扎少量军队,二战初期伊拉克与轴心国走近试图摆脱英国控制英国加派兵力,并在一个月内重新占领伊拉克限制德国、意大利势力伊拉克扩张英国此次占领一直持续到1947年

1955年,伊拉克王国土耳其英国签订《巴格达公约》,同年,巴基斯坦、伊朗先后加入形成巴格达条约组织,或中央条约组织Central Treaty Organization),英国试图推动这个组织形成一个“中东北约”,但伊拉克共和国建立后于1959年退出,这一组织最终在1979年解散

现代伊拉克

1979年,萨达姆上台,以阿拉伯民族主义标志立场,一度推动伊拉克成为阿拉伯世界领导者之一。1980年两伊战争发,这场战争成为现代战争动员的先例,持续长达8年之久,对两伊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冲击,进而导致社会稳定伊拉克国内族群矛盾也由此被激活。1990年海湾战争爆发,人造卫星现场直播、巡航导弹、GPS等现代科技规模应用战场,同时也标志着冷战后美国作为冷战后唯一超级大国实力得到充分展现战争之后的制裁则让伊拉克经济一落千丈。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萨达姆政权倒台。美军在伊拉克期间,多国部队、教派、恐怖主义萨达姆时期残余势力互相斗争,伊拉克社会治安一片混乱,2011年美军撤离伊拉克

1980-1988年的两伊战争后期,双方发动袭城战,使用爱国者导弹、侯赛因导弹袭击对方后方城市,对日常生活造成巨大影响。这场战争伊拉克造成影响尤其严重,大规模社会动员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秩序,扩充的军队返回后面临失业问题战争中被击沉的船只堵塞了阿拉伯河航道,使得伊拉克巴士拉港的出海通道破坏,此外伊拉克拖欠其他阿拉伯国家巨大的债务,这些因素使得伊拉克在两年后入侵科威特,引发海湾地区新的危机

1990-1991年海湾战争参加联军的国家,除了传统的欧美国家,也包括部分阿拉伯、伊斯兰国家,这场战争展现美国作为冷战后唯一超级大国实力开启美国中东地区的主导地位战争也对中东地区局势产生了深远影响伊拉克实力被严重削弱伊拉克、伊朗之间的战略平衡打破,另一方面,欧美国利用沙特的军事基地打击另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国家,同时战后的沙特对美国的安全依赖更加严重,使得伊斯兰主义者对沙特政府合法性产生怀疑,深刻影响后续沙特对外宗教、外交政策

阿拉伯河周边从近现代以来一直是各方争夺焦点奥斯曼、萨法维、葡萄牙、英国伊拉克、伊朗都积极争夺阿拉伯河。两伊战争中更是双方争夺的重心,战后由于沉船堵塞航道,阿拉伯河通航功能大为削弱

科威特地处阿拉伯河河口,16世纪时被葡萄牙控制,17世纪时葡萄牙人被赶走,当地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18世纪时,萨巴赫成为科威特一带的酋长。1871年起,奥斯曼帝国在巴士拉设省,科威特成为奥斯曼帝国巴士拉省(或州)下面的一个县,科威特酋长仍然保留,1913年,奥斯曼帝国承认科威特受到英国保护,但此时奥斯曼帝国对阿拉伯地区统治已经接近尾声,也无力干预当地事务。1961年科威特独立。科威特地处阿拉伯河河口,扼守着两河流域出海口,对于伊拉克而言战略位置非常关键

科威特石油资源丰富,其境内的大布尔干油田是全球第二大陆上油田,仅次于沙特阿拉伯的盖瓦尔油田。此外,科威特北部的油田与伊拉克鲁迈拉油田处于同一地结构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时也以科威特偷采伊拉克石油资源作为理由之一

2003年伊拉克战争占领划分,这场战争未能建立符合美的模范国家”,反而将伊拉克变成中东权力空地带,为恐怖主义宗教极端主义民族主义势力提供了繁衍的温床,同时也为周边大国,如伊朗、土耳其扩张影响力提供了便利

2011年,伊拉克邻国叙利亚爆发规模示威并引发内战,伊斯兰国等宗教极端势力乘机在叙利亚境地占领地盘,2014年开始规模渗透进伊拉克伊拉克的西部和北部一度被伊斯兰占领,包括第二大城市摩苏尔,这些地区和早已被伊斯兰占领叙利亚东部连成一片,伊斯兰国也靠着当地的石油获取大量的财富,还通过互联网煽动各国宗教极端分子,甚至吸引社会上的失意者、少年远赴中东加入“圣战”,互联网“圣战”的出现也对全球反恐带来全新挑战。2017年,伊拉克将境内伊斯兰势力肃清,实现反恐战争胜利

2014年,伊斯兰国(ISIS)在伊拉克叙利亚边界地区发展壮大,建立了一个横跨两国势力范围,其控制范围拥有拉卡、摩苏尔等城市,甚至还有油田,使得伊斯兰国在当时成为全球最富裕的恐怖组织,其通过互联网面向全球,尤其是欧美国家,吸引处于当地社会边缘状态宗教极端分子来到中东参与圣战,这种借助互联网招募和煽动的行为对后续反恐战争提出了新的考题

伊拉克并未随着反恐战争结束稳定下来,这本身就是一个教派矛盾民族矛盾经济矛盾并存的国家,北方库尔德人不断争取更大程度的自治甚至完全独立,而逊尼派什叶派之争更是延续了上千年,这背后又牵扯到伊朗与阿拉伯世界纠葛伊拉克国内大量的贫困、失业问题同样对社会稳定产生冲击。外部方面中东最大的无国家民族库尔德人同时牵扯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伊朗四个国家土耳其不时进入伊拉克境内打击库尔德工人党目标,让两国矛盾存在不断升级的隐患。伊拉克是伊朗什叶派联盟关键节点,并联动黎巴嫩叙利亚的局势。此外,石油作为伊拉克经济的命脉,是维系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资源,国际石油市场上的波动也会影响伊拉克国家稳定

伊拉克石油资源分布:其中最大的两个油田分别是鲁迈拉油田和基尔库克油田,两大油田均入列全球十大油田

什叶派穆斯林居住分布

伊拉克国内什叶派占据人口多数,主要居住在伊拉克中南部地区伊拉克的纳杰夫、卡尔巴拉分别埋葬着什叶派第一任(同时也是逊尼派所视最后一位正统哈里发阿里)、第三任伊玛目(阿里次子,穆罕默德外孙侯赛因),成为什叶派的两大圣城,仅次于麦加、麦地那

什叶派之弧:是一个假定的伊朗战略目标,由若干个什叶派人口聚居区武装力量构成的节点组成,包括叙利亚(阿拉维派执政)、伊拉克(什叶派占据多数并担任总理)、也门胡塞武装(宰德派)、黎巴嫩真主党,形成一个以伊朗为核心的什叶派军事武装力量联盟,此外沙特东部、巴林虽然统治者为逊尼派,但当地人大部分为什叶派。伊拉克是这个联盟地缘政治上的关键一环

伊拉克库尔德斯坦地区,包括三个省,以及一个库尔德斯坦政府设立但未获得伊拉克中央政府正式承认的省,首府位于埃尔比勒,目前总人口约650万,实行高度自治,具有独立的行政司法体系,主要大国均在埃尔比勒设立领事馆,进出库尔德斯坦地区需要单独的签证

由于历史上库尔德内战以及当下执政党社会结构的分异,库尔德斯坦形成了分别以埃尔比勒和苏莱曼尼亚为中心的,在意形态价值观上有较大差异的两个板块

库尔德人主要居住在四个国家,因此伊拉克库尔德斯坦的局势也牵扯到周边国家。尤其是土耳其,库尔德工人党等武装组织时常越境进入伊拉克叙利亚境内躲藏,土耳其多次跨境进入伊拉克叙利亚境内空袭库尔德工人党目标产生严重的纠纷

伊拉克人类文明诞生后的漫漫历史中一直都是史书上最厚重的那几页,历史上,伊拉克人类文明最早诞生地方也是全球霸主争夺的中心,苏美尔开启人类文明曙光,公元前2300年的阿卡德成为人类帝国史的肇始,公元前6世纪的阿契美尼德以美索不达米亚为中心打造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横跨亚欧非的大帝国,公元8世纪崛起的阿拔斯王朝在这里开启伊斯兰黄金时代,而13世纪的蒙古帝国在此终结伊斯兰黄金时代,1920年英国殖民帝国设立美索不达米亚托管地,人为塑造了今天的“伊拉克”,20世纪末的美国伊拉克战场宣告冷战后唯一超级大国地位,但在试图将伊拉克打造成为中东模范国家”、战略支点时以失败告终,给中东留下了一个令各方势力蠢蠢欲动的权力真空。今天的伊拉克尽管动荡不安,但仍然是中东地缘政治博弈的中心之一。即便在相对薄弱的经济领域,伊拉克也因为石油和临近波斯湾的地理位置,通过大宗商品和地缘政治影响际市场

历史脉络:

苏美尔、阿卡德帝国、库提王国苏美尔复兴(乌尔第三王朝等)、古巴比伦王国、巴比伦第二~第九王朝、新亚述帝国(巴比伦第十王朝)、新巴比伦王国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马其顿王国、塞琉古帝国、安息帝国、萨珊帝国、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白益王朝、塞尔柱帝国、花剌子模帝国、赞吉王朝伊利汗国、札剌亦儿王朝、帖木儿帝国、黑羊王朝、白羊王朝、萨法维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期间马木留克王朝代统治,前后为直接统治)、美索不达米亚托管地、伊拉克王国伊拉克共和国

巴别塔,传说其原型就是新巴比伦帝国时期修建的一座通天塔,也被称为巴比伦塔,用来祭祀和瞭望。到了宗教传说中,巴别塔成为人们为了通达天堂合作修建通天塔,最终修建者的语言出现分化,无法继续合作而倒塌。巴别塔这个隐喻也正像伊拉克历史的隐喻:当作为帝国的中心时,伊拉克万邦来朝、商贾云集中央舞台文明走向新的高度;而当周边势力开始争夺时,伊拉克成为各方争夺焦点沦为战乱与冲突的斗兽场,文明开始坍塌

漫长的岁月让剧烈的起伏波动延展得波澜不惊,早熟的文明也淡去了每一个个体存在感,那些辉煌荣耀、挣扎与彷徨,最终只是史书上的几页纸,这些挣扎与彷徨,却也是许多人的一生历史的荡气回肠和个人的无可奈何,让史诗悲剧在这片土地交织。

后记历史总是百转千回,唯有经年不变山川河流构成了一个地方底色个人无力对抗时代,但一颗坚定的强大内心和正确的自我认知却是支撑我们走完一生底气辉煌荣耀、挣扎与彷徨,也何尝不过人生的几页纸而已。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