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文物天地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MzgwNDA2NA==&mid=2650523907&idx=1&sn=9d6b0b8b02d7bfaa4984609253452833
这是个历时千年的旅程。
阿拉伯数字,准确地说是印度数字,最初由印度人发明,经阿拉伯人传向欧洲,之后再经欧洲学者将其现代化,成为国际通用。
公元前3世纪,印度出现了整套数字,各地写法不一,典型的婆罗门式从1至9每个数都有专用符号。笈多王朝(约公元320—约540)时期有了“0”。一套完整的数字便产生了。公元500年左右,印度次大陆西北部的旁遮普地区数学领先文明世界,除数字符号系统外,天文学家阿叶彼海特突破性地简化了数字:在网格中记录数字,若第一个网格有一个符号,比如1的点,那么第二个网格中的相同点表示10,而第三个网格中的点代表100。
印度数字传到斯里兰卡、缅甸、柬埔寨等国。7世纪崛起的阿拉伯帝国征战四方,同时,阿拉伯人如饥似渴地地汲取所能汲取的一切先进文化。公元700年前后,阿拉伯人征服印度旁遮普地区,发现印度数学远胜阿拉伯数学。771年,印度天文学家毛卡访问阿拉伯帝国阿拨斯王朝(750-1258)首都巴格达,将随身携带的一部印度天文学著作《西德罕塔》献给了哈里发曼苏尔(754-775),曼苏尔下令译成阿拉伯文,名《信德欣德》。此书中有大量数字,称“印度数字”,意即“从印度来的”。阿拉伯数学家花拉子密(约780-850)和海伯什等接受印度数字,运用于天文表,并在实践中完善。花拉子密发表《印度计数算法》,阐述了印度数字及应用方法。
由于印度数字和计数方法便捷,印度数字在阿拉伯地区流行开来,经北非远播阿拉伯帝国统治下的西班牙。由此,印度数字演化为中东地区阿拉伯人使用的东阿拉伯数字、西班牙地区阿拉伯人使用的西阿拉伯数字。
阿拉伯人现在使用的数字(即东阿拉伯数字)和国际通行的阿拉伯数字
10世纪,西阿拉伯数字由第一位法兰西籍教皇西尔维斯特二世(945—1003年在世,999—1003在位)传至欧洲其他国家,欧洲学者逐渐采用印度数字符号系统。13世纪,意大利数学家列昂纳多·斐波那契(1170—1250)将现代书写数和乘数的位值表示法系统引入欧洲,在1202年著《珠算原理》一书中,开章即说:“印度九个数字是:‘9、8、7、6、5、4、3、2、1’,用这九个数字及阿拉伯人称作sifr(零)的记号‘0’,任何数都可以表示出来。”尽管遇到部分基督徒反对,相对冗长笨拙的罗马数字,印度数字具书写便捷、简捷易记的优势,加之中国印刷术的传播,促进了印度数字在欧洲的推广应用。
那时的西阿拉伯数字,形状与现代阿拉伯数字不完全相同。在阿拉伯演进过程中,许多数学家贡献了自己的心智。由于西阿拉伯数字便利,特别是笔算时,演算简便,遂逐渐流行起来。
中国传统的数字符号系统除汉字一、二、三等外,还有筹码,考古发现不少刻划在陶器上的筹码,1978年河南登封出土的战国早期陶器上就刻有算筹记数符号,将算筹摆成数字。脱胎于算筹的苏州码是至今唯一还在被使用的算筹系统。
源自出版人杂志微信公众号《2019“世界最美的书”居然颁给了这本“土得掉渣”的作品》
差不多在印度数字传入阿拉伯的同期,印度数字随着佛学东渐传入中国,但未被汉文书写系统接纳。
13到14世纪,印度数字“卷土重来”。印度数字的第二次东传以伊斯兰教徒为主,主要是经海上丝绸之路抵达中国沿海的中东地区阿拉伯商人,以及蒙古西征后进入中原的中亚地区人、西亚地区阿拉伯人。结局仍以“销声匿迹”告终。
从实物看,1957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勘查西安元代安西王府旧址,在夯土台基中出土一块方形铁板,铸有数字,学者认定这是块阿拉伯幻方,数字是东阿拉伯数字。幻方是5阶,无论纵向、横向,还是对角线,数字相加均为111。安西王府约在1272至1323年间。近年,随着南海一号沉船考古发掘又有了新的发现,在这艘南宋中期的沉船中,发现了大量墨记瓷器,其中,一块有“王十五哥记”花押,一块有“+30”花押。
德化窑青白釉印花四系罐底部墨书“王十五哥记”
磁灶窑酱釉罐底部墨书“+30”
明末清初,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学者开始翻译西方著作,包括数学著作,由此,更名“阿拉伯数字”的印度数字第三次入华。但在万历三十五年(1607)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和徐光启译《几何原本》、万历四十一年(1613)李之藻与利玛窦合译《同文算指》书中,阿拉伯数字都被翻译为汉字数字。
同文算指初刊本
汉语文献较早出现阿拉伯数字的例证见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著作。其1610年著《理法器撮要》第三卷介绍天体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五法总要”的“平分线捷法”中,图示两条平行线,每一条都分成19等分,手书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这19个阿拉伯数字。
中国学者著作首提阿拉伯数字的是科学家方以智( 1611—1671)。他在崇祯十五年(1642)出版的《通雅》卷二中说:“太西氏十字,皆只一画,作1、2、3、4、5、6、7、8、9,不烦两笔,亦取其简便耳。”
美国传教士狄考文(Calvin Wilson Mateer,1836—1908)在光绪元年(1875)出版的《笔算数学》正式将阿拉伯数字引入中国传统算式中,替代一、二、三、四等汉字数字。
狄考文 笔算数学
上海美华书馆1906年版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简谱从日本传入中国,为阿拉伯数字的推行开辟了新领域。1955年以后,《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相继改为横排。1956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国家机关的公文、电报和机关刊物横排横写以后采用阿拉伯数码的通知》。1980年,《人民日报》制定了《关于数目字改排阿拉伯数字的规定》,“决定从1980年7月1日起,先将年、月、日、百分比、数目字、科技术语和机器型号的数目字改用阿拉伯数字。”1987年1月1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出版局、国家标准局等联合通知,公布《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
从传入到普及,阿拉伯数字的千年中国旅程,显示汉字书写系统的稳定性。只有当竖排改为横排时,阿拉伯数字才最终被汉字书写系统接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