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阿拉伯—伊斯兰医学及其对中国传统医学的影响


来源:《中国宗教》2007年06期

作者:纳光舜,贵州省民宗委


阿拉伯—伊斯兰医学产生于公元8世纪, 是在继承了古希腊古罗马医学的哲学原理和医学理论, 并融合了地中海周边地区民族波斯印度医药学的基础上, 于公元10世纪形成的。阿拉伯—伊斯兰医学随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 对中国传统医药学产生了积极影响



阿拉伯地区的人很早就用卜卦和医术治疗疾病。有些占卜还能运用放血、抽血及克制饮食和服用药物等方法治病。他们在病理上继承了古希腊医学理论, 认为人体有血液、黏液、胆液、忧郁液四种体液, 人们患病是因人体四液的配合关系发生紊乱所致, 治疗就是恢复四液之间的平衡;在治疗借鉴人体“冷、热、湿、燥”四秉性说, 即患热病以寒剂治之, 患湿症以热剂疗之 (有时也采取以寒克寒, 以热制热, 以毒攻毒, 或寒、热、湿、燥并用方式) 。



伊斯兰兴起禁止使用占卜术, 并积极推广医学, 允许治疗方面依靠包括非穆斯林的医生。如阿拔斯王朝第二任哈里发扎尔法·曼苏尔患胃病, 就请了军迪撒浦尔城医院基督教医生治疗;而哈里发拉希德 (786—809年在位) 和麦蒙 (813—833年在位) 的御医伯赫贴舒就是景教徒。在伊斯兰国家, 众多的基督教徒 (包括基督教教职人员) 以从医或医学研究为业, 他们得到了政府和老百姓尊重。公元9世纪中叶至10世纪初, 巴格达哈里发政权曾对1000多名没有医务执照的医生进行考试。伊斯兰国家如此重视医学和民众健康, 在当时的西方国家也不多见。


公元9世纪, 伊斯兰医学取得发展。如拉齐写了《曼苏尔医书》 (又名《阿尔曼苏里》意即呈献于哈里发曼苏尔之书) 。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下, 一批从事眼科、外科、妇科等专业的穆斯林医生迅速成长, 还出现了一些女性医生。公元9世纪后, 伊斯兰国家已经是医院林立。巴格达及东、西各地接着建立医院, 大马士革、开罗、Handa.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亚历Handa.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山大、科尔多瓦等各大城市医院都非常著名。各医院都分设了妇女病室、专科病室、传染病室等, 并实行免费治疗


公元8至10世纪, 在以巴格达为中心的“翻译运动”中, 大量古希腊印度、迦勒底 (巴比伦) 、埃及波斯的医学典籍翻译成阿拉伯文, 为穆斯林医学研究创造了良好条件。阿拉伯、波斯的穆斯林医学家伊本·马赛卫、以撤格、沙卜而·本·撒哈里、撒哈尔八黑忒、阿里·本·阿巴斯、侯奈尼·本·伊斯哈格、拉齐、伊本·西那, 以及西班牙穆斯林医学家宰赫拉威、伊本·宰赫雷、伊本·鲁世德等撰写了许多医药学专著。其中, 尤以拉齐和伊本·西那最为著名。



拉齐 (865—925年) , 中世纪阿拉伯哲学家、医学家、化学家。波斯人。早年研读《古兰经》和教义学, 后在巴格达智慧学习医学、哲学等学科, 精通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其学术活动得到波斯萨曼王朝素丹和阿拔斯王朝哈里发支持, 先后任赖伊和巴格达医院院长及宫廷御医。拉齐在病理、解剖、临床、诊断、防治、养生、医药等方面都有独创性, 被誉为“阿拉伯的盖伦”、“穆斯林医学之父”。他医德高尚, 病人不分贫富一律平等对待, 并著有《曼苏尔医书》、《医学集成》、《天花与麻疹》等100余种医学著作。他的著作多被译为拉丁文, 公元12世纪传入西欧后, 压倒了盖伦的医学著作, 直至公元18世纪仍是欧洲大学的医学教科书。



伊本·西那 (即阿维森纳,980—1037年) , 中世纪阿拉伯哲学家、医学家、自然科学家和文学家。他自幼聪颖好学, 10岁时已能背诵《古兰经》和一些文学名著, 后到布哈拉学习各科知识。他刻苦钻研医学, 18岁时已成为名医。伊本·西那因治愈萨曼王朝素丹努哈的重病, 被聘入宫中。999年萨曼王朝覆灭后, 他辗转各地, 曾任哈马丹宫廷御医, 两次出任大臣。1022年, 伊本·西那迁居伊斯法罕, 任布韦希王朝素丹宫廷御医。伊本·西那将疾病分为内科、外科、脑科、胸科、精神科、眼科和妇科, 系统论述了各类疾病的病理、症状和治疗。他将脉象归纳为48种, 著有《医典》、《论心脏病的治疗》等45部著作, 代表了当时世界医学的最高成就, 对西方的影响也比拉齐大。因《医典》在欧洲流传较长久, 一些英语药名至今还保留阿拉伯语音译, 许多医学术语也源自阿拉伯语。《医典》被西方人喻为“医学上的圣经”。



阿拉伯与中国的医药交流最早可追溯到汉朝。《史记》曾记载了康居国的“浮苡草”, 波斯的“水银、郁金、苏合香、青木香、柯犁勒、安息香”等药物。汉代, 张骞出使西域, 带回了胡桃、胡蒜、胡豆、石榴、红花等药用植物



唐代, 孙思邈 (581—682年) 所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和王焘《外台秘要》都收有阿拉伯、波斯药方。唐天宝年间 (742—756年) , 镇守中国西部的安西都护高仙芝伐大食, 得大食奇药“诃黎勒”。唐中叶后, 出现了记述伊斯兰国家药物及医术的书籍。其中以杜环所撰的《经行记》为最早。段成式 (803—863年) 撰写的博物学专著《酉阳杂俎》, 记下了数十种阿拉伯动物、植物药的名称, 对其性状描述得很具体。晚唐、五代时经营香药的波斯后裔李珣所撰《海药本草》, 记述了上百种药物。



北宋初年, 大食商人中国的海上贸易再度兴起。公元11世纪, 朝廷广东福建、浙江置市舶司, 设太监提督, 掌商船征税。中国进口伊斯兰国家货物主要有药材、香料。据《Songshi.html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宋史》载, 入境药物有白龙脑、白砂糖、乳香、腽肭脐 (海狗肾) 、龙盐、银药, 五味子、褊桃、琥珀无名异、木香、血竭、没药、鹏砂、阿魏、熏陆、龙涎香、苏合香等。唐慎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周去非《岭外代答》、赵汝适《诸蕃志》也记述和介绍了一些来自伊斯兰国家的药材。波斯、阿拉伯治疗术之一——“吹鼻术” (将药末吹入鼻子) , 被收入徽宗赵佶主编的《圣济总录》。当时阿拉伯人提取蔷薇露的蒸馏法及其设备, 已传到广州并为民间普遍使用北宋年间, 受伊斯兰医学的影响, 中医开始分科 (中医分科是自身发展必然结果, 但发生在宋代, 明显是受到伊斯兰医学的影响) 。


伊斯兰医药借鉴希腊医药学的传统, 善用有机矿物药。宋代有一种被译称“穆萨的石头” (黑琥珀, 即煤精石) 的药物传入中国, 该药内含焦油等成分, 可解蛇毒及其他动、植物之毒。997年, 大食商船队的首领将一块珍贵的药材“无名异” (可治脓肿、瘫痪、癫痫、肺出血等多种疾病) 献给太宗


元代, 伊斯兰医学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 是伊斯兰医学推广的黄金时代。公元13世纪初, 从元太祖成吉思汗起, 蒙古进行长达半个世纪的西征, 将中亚细亚、波斯和阿拉伯等国的二三百万穆斯林押回蒙古, 将他们中的军士、工匠、医师等安置军旅中, 随军远征到了各地, 伊斯兰医学随之得以推广。元定宗时 (1246—1248年) 有希腊血统的阿拉伯天文学家、医学家爱薛 (1227—1308年) 为元朝服务。爱薛为拂林 (今叙利亚) 人, 出身基督教聂思脱力派世家。他通晓阿拉伯语、古叙利亚语和蒙古语, 擅长阿拉伯星历、医术。他代父应召, 入侍蒙古贵由汗。忽必烈即汗位, 他仍当侍从。中统四年 (1263年) , 受命西域星历、医药二司事。在忽必烈支持下, 爱薛于至元七年 (1270年) 成立京师医药院 (正三品, 级别仅次于太医院) , 由其妻撒剌主持。至元十年 (1273年) 春正月, 京师医药院改广惠司, 仍由爱薛掌管。不久爱薛擢秘书监, 领崇福使, 迁翰林学士, 兼修国史, 后任平章政事, 皇庆元年 (1312年) 封秦国公。


此外, 据《元史》载, 元代还设立了一些与伊斯兰医药相关机构。如至元十年 (1273年) 春正月丁卯日始立的秘书监收集了多种伊斯兰医学书籍, 被称作“忒毕医经十三部” (“忒毕”是阿拉伯语音译, 意为“医典”) 。这些书籍后被逐步译成汉文。也有依据伊斯兰医书药志编撰新医书, 如《回回药方》就属这类书籍。至元十四年 (1277年) 六月丁丑日始置的“尚膳院, 秩三品, 以提点尚食、尚药局”。至元二十九年 (1292年) 在大都、上都始置“回回药物院二, 秩从五品, 掌回回药事。”大德元年 (1297年) , 即春正月庚寅日, “诏遣使伺民疾苦……置各路惠民局, 择良医主之”。元仁宗大德六年 (1302年) 六月“丙子, 升广惠司秩正三品;掌回回医药”。“掌修制御回回药物及和剂, 以疗诸宿卫士及在京孤寒者。”元朝先后专设6个机构研究和推广阿拉伯医学, 这在中国医学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当时的回回医生治愈多种疑难杂症, 还能进行外科手术。陶宗仪《南村辍耕录》载, 元大都的回回医生曾为一小儿做过开额切除毒瘤手术。活跃于民间的回回医生, 因其医术高超而受到人们赞誉。


明代是传统中医大量吸收伊斯兰医学的时代。洪武十五年 (1382年) , 翰林李翀、吴伯宗受皇帝诏, 与钦天监灵台郎黑的儿 (海达儿) 、阿答兀丁、回回大师马沙亦黑、马哈麻等, 合作翻译阿拉伯文天文书等。《回回药方》约于同期译出, 这是明代医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回回药方》是中国元、明两代回回医药方剂汇编原文为阿拉伯文, 明初经翻译、木刻印刷成书。现存《回回药方》为残本4卷, 计485页, 约20万字, 共载方剂450余个, 兼以病理治疗分析。第一册是目录卷之下, 记各科及方剂37门, 70余种病症。第二册是卷之十二, 为中风门。第三册是卷之三十, 为杂症门之下。第四册是卷之三十四, 为金疮门、折伤门、针灸门、汤火门、棒疮门、治人齿所伤门。药物名称多为阿拉伯文和波斯文音译。其中提及希腊古罗马及阿拉伯十余名著名医学家及其验方。药方译文中将阿拉伯的剂量折合成中国量制, 以两、钱、分计。《回回药方》的内容来自元代伊斯兰医书, 但其手抄成书和小字注释完成于明初, 翻译所用的汉文体例仿效了《圣济总录》、《普济方》。《回回药方》录有不少《医典》等伊斯兰名医书的内容。《回回药方》的117个处方同《医典》卷五等处方名称和内容相同, 其他500余方剂也与《医典》基本相似。治疗方面, 《回回药方》卷三十四有关治脱臼、接骨的诸节内容也与《医典》卷四的表述相同。《回回药方》极大地丰富了中医的本草学, 是中国医学史上的瑰宝


伊斯兰医学对传统中医学的医药经典著作也有重要影响。明初《普济方》和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均录有回回医方。有的药名是用阿拉伯或波斯命名药名, 如朵梯牙 (天然硫酸锌) 、安咱芦 (波斯树胶) 、可铁刺 (西黄耆胶) 、阿飞勇 (鸦片) 、红石扁豆 (鸡血石) 、李子树胶 (阿拉伯树胶) 、咱甫兰 (藏红花、番栀子花) 、鸡子清、火煅大海螺、炼酥铜、奶女儿汁 (奶汁、乳汁) 、白雪粉 (铅白) 等。


清代, 伊斯兰医籍虽多已散佚, 但伊斯兰医学却与中医进一步融合, 一些药方和疗法已经成为中医药物学的内容。医学理论上, 刘智根据阿拉伯医学解剖知识, 在《天方性理》中提出人的眼、耳、口、鼻以及四肢百体, 均“各有所司”, 但大脑“为百脉之总源, 而百体之知觉运动皆赖焉”。在中国心理医学史上, 较早明确揭示人的器官活动感知心理的生理基础



民国时期, 一些阿拉伯医生后裔运用技术发展医药业。元代来华定居阿拉伯眼科医生白敬宇的后人, 于明永乐年间开设白敬宇眼药铺。到清末除眼药外, 还制造金羊牌系列丹、膏、丸、散。他于20世纪初建立药厂, 雇工300余人, 生产红灵丹、明目丸、黄连上清丸、牛黄解毒丸、追风膏等近百种药品。光绪三十一年 (1905年) , 白泽民改革制药和营销, 产品遍销华中、西南、江浙及香港等地。民国三十六年 (1947年) , 该产品首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


伊斯兰医学还对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10个民族的医学有一定影响。如《维吾尔医常用复方制剂手册》里就保留有《医典》的内容, 《维吾尔药志》 (上册) 110余种本草的名字有半数以上仍沿用阿拉伯语称谓。


相关链接: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