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书单
本文为读者推荐33部近十几年来出版的伊朗相关中文图书,以方便大家从不同角度或视野了解今日伊朗。
1.《伊朗伊斯兰教史》
作者: 王宇洁
本书通过对16世纪以来伊朗伊斯兰教历史的追溯,展现其独特面貌背后的内容;对今天在世界范围内观察伊斯兰教时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作出解答,即历史上曾经孕育出灿烂的非伊斯兰文化的伊朗,如何转变为今日什叶派穆斯林的精神祖国?原本产生于阿拉伯地区的什叶派,如何在今天常被认为是“伊朗式”的伊斯兰教?在20世纪后期中东地区伊斯兰复兴的浪潮中,为何唯独以什叶派穆斯林为主体的伊朗发生了伊斯兰革命,并能够在伊玛目隐遁的状态下,在当代建立一个教法学家治理的伊斯兰政府?
本书的导论是对什叶派伊斯兰教所作的一个概述,对什叶派在借助伊朗这个国家发展壮大之前的历史进行了阐述,时间跨度从什叶派传系的第一位伊玛目阿里开始,到15世纪萨法维人在伊朗建立什叶派王朝、以隐遁伊玛目之名进行统治前。同是还对什叶派伊斯兰教的教义、教法学、宗教体制进行了介绍。第一章到第四章基本是按照萨法维王朝、恺加王朝、巴列维王朝到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时间顺序展开的,从什叶派在伊朗被确立为国教始,到20世纪后期它再次被确立为国教止,对宗教与伊朗的政治命运之间互相形塑的关系作了梳理。第四章还对同样有什叶派穆斯林的邻国,包括伊拉克、黎巴嫩进行了比较研究。以王朝更迭为主线展开历史陈述,与什叶派伊斯兰教在伊朗奠基、发展、受到贬抑,并再次兴盛的节拍相吻合。结语部分从历史和理论角度出发,对爆发伊斯兰革命并成功建立政教合一政体的原因予以分析,为思考伊斯兰教与政治的关系问题提供参考。
作者:吴成
出版社:线装书局 2008-4
本书讲述了现代伊朗1979—1989年的历史。作者吴成系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思潮与伊朗学。本书引用大量一手史料和不同国家的舆情评论,对伊斯兰革命后成立的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第一个十年的内政、外交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就两伊战争的原因、进程在第九章中进行了较为丰富的论述,涉及联合国、伊斯兰会议组织等对两伊双方进行的调解活动。
作者:[伊朗] 赛义德?鲁胡拉?霍梅尼
译者:吴成
出版社:线装书局 2010-5
作者:吴成
出版社:线装书局 2011
本书是作者吴成在其博士论文《霍梅尼“毛拉治国”思想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取得的成果。本书把阿亚图拉霍梅尼思想置于20世纪的人类文明交往历史的大背景中加以考察,从理论的提出到实践全面考察了霍梅尼“教法学家治国”思想的方方面面。作者认为“教法学家治国”理论是伊斯兰世界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有助于读者从更深层面理解伊朗,更好地把握当代伊斯兰文明和西方文明交往的发展趋势。
作者: 陸謹 / 張立明
页数: 332 定价: HKD 95.00
香港雖然是一個重要的金融中心及國際城市,但一般香港人對周邊亞洲國家的認識卻相當片面。由於殖民地歷史和西方媒體的影響,香港人對英美的了解遠較對日本、南韓和東南亞諸國為佳。事實上,大專院校本科學生要在港找一本認識亞洲鄰國的入門書籍也不容易。
2004年開始陸續出版的「認識東亞及東南亞系列」,就是從這個目的出發,鼓勵市民,特別是大專學生,多了解本港周邊的亞洲國家,其中包括日本和東盟的十個成員國。鑒於反應不錯,第二階段擴展為「認識亞洲系列」,計劃再出版10本,包括南亞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西亞的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以及南北韓、蒙古等,期望能逐步包括亞洲每一個國家。而由於東南亞各國近年發展迅速,早年出版的「認識東亞及東南亞系列」叢書亦決定逐步更新,新版中除補充各國近年政經各方面的發展外,亦會併入「認識亞洲系列」。
叢書以淺白的文字,輔以大量有趣的資料及圖片,每一本書針對一個國家作一概括性的介紹,讓大專學生、工商界人士、遊客、以至有興趣的市民,對該國的歷史、地理、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有一初步的認識。
本书以以后霍梅尼时代的伊朗政治发展为研究对象,探讨新时期伊斯兰教什叶派的教义理论在伊朗国家建构中的实践,尤其是在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缔造者霍梅尼去世后,在伊朗政教关系出现新的演变趋势下,探究伊朗政治保守与务实、传统与现代并进的历史背景和时代诉求,从而深化对其政治演变的规律性认识。本书的研究起点是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这场革命本身遗留下来的政治理论和革命传统,为后来的国家治理指引了方向,同时也为后霍梅尼时代的伊朗政治演变提供了争论的背景。在后霍梅尼时代,法基赫体制面临的合法性危机,伊斯兰政权性质中伊斯兰和共和因素的比例分配,保守派和改革派之间的权力斗争,还有美国的政权变更理论对伊朗政权合法性的挑战等,这些因素与伊朗伊斯兰政权相伴而生,也是影响伊朗未来政治进程的重要因素。从务实的拉夫桑贾尼到力主改革的哈塔米,再到强硬的内贾德,伊朗政治的发展曲线,在没有偏离伊斯兰革命方向的同时也出现了不稳定的微调。这种微调在本质上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寻求国家发展道路的困惑,也体现了伊斯兰国家在宗教政治文化背景下寻找伊斯兰与政治契合点的努力。
《伊朗外交的国内根源研究》力图从独特的民族心理、伊斯兰体制、国内政治思潮的多元化以及宗教等四个方面论述伊朗外交的国内根源。伊朗的历史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波斯帝国的辉煌史,二是波斯帝国之后的长期屈辱史。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大国心态表现为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实力,受害者心理则表现为夸大外部威胁。伊斯兰系统是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层面上界定伊朗外交基本取向的因素。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外交不仅是行政、立法和司法三大部门之间博弈的结果,更是伊斯兰和共和两大系统之间互动的结果。进入后革命时代,伊朗国内政治多元化趋势不断发展,已经形成了传统保守派、新保守派、务实保守派和改革派四大阵营,四大力量不仅构成了伊朗国内政治格局,也深刻地影响了伊朗的外交。进入后革命时代以后,宗教不再仅仅是作为意识形态作用于伊朗外交,而更多的是以身份认同的因素影响了帚朗的外交。
《伊朗现代化历程》从现代化的角度和民族主义角度对伊朗近代史、现代史和当代史进行了系统的解读,是对现代化的多样性进行个案研究的一个尝试,全书深入分析了伊朗立宪革命、白色革命和伊斯兰革命之间的必然内在联系,总结了伊朗民主化、世俗化、民族化的规律和特点,在理论上运用文明交往论解读伊朗复杂的政教关系演变过程,还立足于现代国际体系,研究了伊朗与第1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互动关系。全书引用大量中英文资料,论述伊朗了现代化的启动、过程、曲折、成就以及教训。
《伊朗概论》是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亚非语系策划的《“一带一路”国情文化丛书》的一本。内容涵盖伊朗的地理、历史、民族、宗教、文学、艺术、科教、政治制度、经济、国防、外交等方面,是对伊朗的基本国情的全面介绍。书中各类统计数据大多出自伊朗官方机构的第壹手资料,同时,也参考了大量国内学界伊朗国情与文化的相关研究成果。希望《伊朗概论》能够为读者认识和了解伊朗提供有益的帮助。
本书是国内首项关于伊朗社会中产阶层问题的系统和全面的研究。作者在对中产阶层概念进行辨析的基础上对伊朗社会结构中的中产阶层群体进行归类和概括,首先探讨了伊朗前现代时期社会结构基本状况及中产阶层的形成过程,之后按照不同的时间分期对伊朗申产阶层群体发展过程分阶段开展研究,即1925一1979年伊朗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中产阶层群体的变化和发展壮大,中产阶层对伊朗政治发展的推动;1979-1989年伊朗社会全面伊斯兰化时期中产阶层的变化及结构性重塑;1989-2005年伊朗社会自由化转型时期中产阶层的变化及改革要求;2005-2009年伊朗改革陷入停滞期中产阶层社会运动的发展;最后总结伊朗中产阶层发展变化的整体特点,评价了该阶层在伊朗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和历史发展申的作用,并对伊朗中产阶层未来发展趋势进行评估。全书逻辑清晰,涉及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及社会转型问題、社会分层机制的变化问题、中产阶层的功能和作用等问题,都是国内学界所关注的重要研究课题,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书立足于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伊朗的基本国情,从严谨客观的学术研究出发,采用文献分析和田野调查的方式,从伊朗的国际地位、国家凝聚力、能源工业、农业与农村、城市与城市化、银行货币政策及投资环境、外交政策演变、军事体制特点、人口与公共卫生政策等角度,全面系统地梳理了伊朗综合国力的构成要素,并深入细致地分析了其内在联系。本书落脚于经世致用,洞察了伊朗软实力和硬实力的微妙而复杂的互动关系,揭示了这个在地理和文化上处于东西方之间,同时兼备东西方特点的伟大国家的内在魅力,也全面总结了日本学术界对伊朗研究的现状与特点。对伊朗综合国力的全面研究有助于把握伊朗在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倡议中的地位及其作用,加深中伊人民的传统友谊与民心相通,对前去伊朗发展的中资企业和中国公民提供有益的参考。
《走进伊朗》讲述的不仅是那里雄伟的清真寺、开阔的广场、古老的废墟,还有伊朗普通民众和民俗风情。比如在德黑兰大商人穆罕默德家里做客,在当地的伊马姆客厅里座谈,跟着德黑兰大学的几位个性可爱的教授学习,在路边的小公园里参加当地特色婚礼,在清真寺和墓地探究伊朗人的送葬习俗……从这些接地气的、娓娓道来的阐述中,可以发现一个与我们传统认知完全不同的伊朗,从而近距离感受那里的热情友好、包容开放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
18.《伊朗》
作者: 威廉?波爾克(William R? Polk)
译者: 林佑柔
页数: 464 定价: NT$490
作为我国的全面战略合作伙伴、最先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伊朗之于我国和世界的重要性正在与日俱增。她光辉灿烂的文明史吸引着世人的目光,却因常被西方媒体歪曲、丑化,使人不识真面目。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使驻节伊朗五年的刘振堂先生,基于自己走访伊朗26个省,广泛接触伊朗政界、商界、文化界朋友的丰富经历,以及对伊朗社会方方面面的认真研究,以文化、资源和地缘三方面为重点,用饱含热情的笔触,从中国人的视角,直接、客观、全面地记录下一个真实的伊朗、多姿多彩的伊朗、自古以来善待中国的伊朗。对于赴伊朗旅游、工作、学习,从事与伊朗乃至西亚地区国际交流的人士,《伊朗零距离》(新一版)都是一部必读的好书。
本书以伊斯兰革命后伊朗经济现代化的进程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了巴列维王朝经济现代化的成败及与伊斯兰革命的关系、伊斯兰革命后伊朗经济指导思想的流变、革命后初期伊朗经济困境的形成、两伊战争后伊朗的经济重建与改革、伊核危机以来伊朗经济形势的变化及经济政策的调整。另外,本书还研究了伊斯兰革命后伊朗各产业部门的变化,探讨了经济现代化进程中的公正问题,最后分析了制约伊朗经济现代化的内外因素。
页码:308页 定价:48元
23.《伊朗通史》
作者: 哈全安
页数: 345 定价: 88.00元
本书以学术研判作为基础,突出通史理念,遵循深入浅出的表述原则,梳理和解读伊朗自古代国家诞生直至当今社会的文明脉络,着重考察前伊斯兰时代雄踞古代世界中央地带的波斯帝国、外族征服时代伊朗高原的沧桑浮沉、19世纪西方冲击下现代化进程的艰难启动、20世纪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和世纪之交伊斯兰共和制框架下的政治走向,将伊朗长达4000年之久和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完整呈现于读者眼前。
曾是「世界中心」的伊朗,如今卻轉變成負面印象的代名詞,烙印在人們的腦海中。現代伊朗因政治形態、社會結構、宗教信仰、資源爭奪而與西方衝突,但是以西方為主體的觀點淹沒了伊朗的聲音。本書嘗試站在伊朗的角度,重新思考那些我們習以為常的觀念與說法,探索伊朗的轉化與蛻變。作者以生動而不枯燥的筆法、邏輯清晰的立論,深入介紹伊朗的歷史、文化、政治發展。尤其是近年來,伊朗與美國、以色列、伊拉克等國之間的角力,深深影響世界局勢的發展。伊朗的發展史,值得所有關心國際變化的讀者深入閱讀。
伊朗历史是一部绵延数千年的民族兴衰史和文明交往史,记录了这块土地上的人自古以来不懈奋斗生存、将文明传播发扬的历史,正如将每一个绳结都融入进波斯地毯般的大格局中一样是前后相承、不能割断的。本书将吸纳和提炼国内外学术界对伊朗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结合作者的研究心得,以史话的体例,运用通俗易懂、形象准确的语言讲述伊朗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突出伊朗历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和事件,重点强调伊朗历史内部的演变轨迹和伊朗与外界文明的交往特征,特别突出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解读伊朗文明与中华文明的互动规律。
27.《列国志(新版):伊朗》
作者: [英] 迈克尔·阿克斯沃西
译者: 赵象察 / 胡轶凡
页数: 392 定价: 80.00元
作者: 穆宏燕
页数:441 定价: 120.00元
作者: [英]迈克尔?阿克斯沃西
译者: 赵乙深
页数: 202 定价: 62
31.《新月与蔷薇: 波斯五千年》
作者: [伊朗]霍马·卡图赞
译者: 王东辉
页数: 600 定价: 108
32.《伊朗五百年》
作者: 阿巴斯·阿马纳特
译者: 冀开运 邢文海 李昕
页数: 1000页 定价: 178元
作者:王宇洁
页数:356 定价:17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