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国各地高考分数陆续发布,如何填报志愿、择校择业成为考生和家长的关注热点。
6月24日晚,林毅夫教授作为嘉宾做客由北京大学出版社联合多个短视频平台推出的“你好!大学,北大名师聊专业”系列直播活动,聊聊经济学专业,同时也和大家分享关于大学专业、择校、择业相关的内容。
林毅夫教授是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南南合作发展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
今天,小北就带你来回顾这一场精彩直播,看看林毅夫教授对于专业、对于学习的认识,也从中获得对于个人前途与社会发展前景的启迪。
北大就有一位著名的学姐——樊锦诗,她选择到敦煌去。那是多么冷僻的地方,当时敦煌学还不是现在这么热门。但她喜欢,她去了就扎根在那个地方,她做的过程当中就收获了内心最大的满足,现在也取得非常大的成就,大家对她非常尊敬,这就是一个例子。
反过来讲,如果哪个专业热门或收入高就选哪个做专业,那么会怎么样?如果你正好是得心应手又喜欢,那当然不错。但万一它不是你得心应手的,那你就会事倍功半,也就不会享受,反而在做的过程当中有很大的负担。并且如果是在热门的行业里,竞争会很激烈。其中有些人是得心应手的,别人是事半功倍的,你是事倍功半的,你在竞争当中很可能就被淘汰了。即使它收入很高,你被淘汰了也无济于事,重新找工作会受到很大冲击,勉强留下来每天的工作过程也会很痛苦,这就不是好的选择。因此,这是非常关键、非常重要的问题。我给线下的朋友们、我自己的子弟,以及我教的所有的学生,都是这样讲的——要选择专业和工作,就先想想看哪些是你得心应手的,在其中选择你真正喜欢的。把这个作为你的专业和将来的职业,而且不只是职业,是你的事业,那么你会有最大的满足,因为做的过程本身就是享受;为它尽最大力量的过程当中,内心得到最大的满足,这样就最可能做出成就。而且现在各行各业,只要存在的,一定是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的。
所以,你不仅可以得到自己内心的满足,也可以对国家、对社会的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所以是一举两得。这也是我给年轻朋友的一个最重要的忠告。
02
主持人:我们今天聊的是经济学。经济学很多人说它是“经世济民”之学,但是普通人也会觉得经济学好像离我们非常遥远,请林老师给大家讲讲:经济学到底是什么?它和国家社会发展以及普通人的生活有哪些关系?
林毅夫: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经济学确实是经世济民之学,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包含很多方面,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等,但是我们知道经济是基础,经济搞好了,其他方面才可能发展好。所以从这一点来讲,经济确实非常重要。但经济学到底是什么?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定义,我个人认为,经济学是一个选择的科学,其实它是在研究一个决策者面临选择的时候,在可能的选择范围里面,去选择他认为最好的。决策者包含什么呢?包含个人、家庭、企业、政治家。每个人都要做很多选择,在你可能选择的范围里面,怎么去选择你认为最好的?其实这里也包括刚刚问的第一个问题——怎么选择专业。选择专业要考虑的条件就包括考试分数,决定了你可能进入哪些学校。在这些学校中,分数又决定了能进入某个学校的哪个专业,这些都是要去选择的。怎么去选择?你要选择你认为最好的。什么是最好的?就是我刚才讲的,哪些是你得心应手的,在你得心应手的,哪些是你真的喜欢的,这就是最好的。这个选择的过程就是经济学的决策思路。所以经济学是方方面面的,对个人、企业是这样,对国家也是这样。
无论个人还是家庭,如果能够在可选择的范围内选择最好,那就充满幸福感了,充满成就感了。如果你是企业家,你在可选择的范围中选出最好的,那企业就可以发展得非常成功,就可以对社会做出贡献,就会创造经济增长。如果你是政治家,你在可选择的范围里选择最好的,那就给国家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国家就能发展得更好。所以经济学当然非常重要。不管是个人、家庭、企业、政治、社会各方面,都要面临选择,经济学都会让你了解到,当你要做选择的时候,怎么在所有可能选择的范围之内,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03
主持人:既然经济学如此重要,那么,什么样的人适合学习经济学?要想把经济学学好,应该具备哪些特质?另外,经济学专业的发展方向又是怎样的?
林毅夫:回答这个问题,就像在《本体与常无》《解惑集》《园丁集》这些书里我常常讲的,当我们思考问题的时候,首先要思考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比如要学好经济学,必须先了解经济学的本质是什么,我刚才讲经济学是一个选择的科学。怎么做选择?有没有固定的答案?实际上并没有固定的答案。比如说现在世界上的首富,微软的比尔·盖茨,他到北京来,要从北京去上海,那他有多少选择方式?他可以走路去,他可以坐汽车去,他可以坐铁路去,坐铁路可以坐绿皮车,也可以坐高铁,他可以搭飞机去,搭飞机去可以坐经济舱、公务舱、头等舱,他也可以开自家的私人飞机去,这都是他可能的选择。在这些可能的选择当中,到底哪个是最好的?那就取决于他这次旅行的目的是什么,赶不赶时间,想不想沿途看看景色。我也经常到上海去,我的选择范围就比他少,当然我也可以走路去,我可以搭汽车去,我可以搭火车去,搭高铁去,我也可以搭飞机去,但我不可以搭私人飞机去,因为我没有他那么高的收入,我付不起,所以这个选择的范围就不一样。在这种状况之下,虽然也是在可能选择的范围内选择最好,但选择的范围是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没有固定的答案,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的标准答案,大家必须了解这个。
了解这个之后,就能了解什么样的人适合学经济学。必须对可能选择的范围有多广、选择的目的是什么,有足够的了解。但这些又因学、因时、因地而不同,所以要读好经济学,第一个要求是什么?要真的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关心我们周遭的人,要去了解他们到底要什么,他们面临的现实条件是什么,他们在追求什么。
所以要学经济学,我觉得第一,必须有“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关怀。因为它没有标准答案,只有你关心并且去了解,作为决策者的个人、家庭、企业、国家,到底在追求什么,当时面临的现实条件是什么,可能的选择范围是什么。有这种关心,才能掌握这些。并不是说只是看书,书里面的东西都是过去的东西,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是不断发展的,在这种情况下,你读经济学的目的是什么?认识世界,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好世界。世界是在变的,改造世界的方式方法也是不断改变的。所以什么样的人适合学经济学,是真正关心国家、社会,关心人类的发展、人类的命运的人。
第二,经济学是一个科学,科学讲因果关系,你必须掌握什么是“因”,从这个“因”了解它的“果”是什么。所以要学经济学,第二个条件是必须有非常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因为这样才能够掌握因果关系。因为你要认识世界,用“因”解释世界为什么出现某个现象或问题。这样的认识是为了推动社会进步,推动企业发展,让自己在各种可能的选择当中,做出最有利于自己和家庭,同时最有利于社会的选择,所以必须很好地认识因果关系,以“因”作为切入点,你才能得到你所希望得到的“果”。所以我觉得学经济学,如果你具备这两点,那就可以学好了。第一是关心社会,第二是逻辑思维。
关于经济学专业的发展方向,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包含在之前的回答中。因为经济学是一个选择的科学。我刚才讲,你可以做企业,成为企业家,把企业经营好,在可能的选择范围内做到最好。当然你也可以从政,成为政府官员。一个国家的决策者总是要不断做选择,在选择中要知道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问题是想达到什么目标,要达到这个目标到底有多少选择的范围,哪些选项是可能的,这些选项当中哪个是最有利于我们国家社会发展的,这也是经济学。
所以你读了经济以后,你可以让自己过得好,可以把企业经营好,作为文化传播者可以把社会舆论引导好,作为政府官员可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然你也可以当经济学者,也可以像我这样作为大学里的一位老师,来研究经济,研究我们国家、社会或世界上发生的问题,了解它背后的原因,指出它的方向是什么,经自己的理解,来帮助别人了解,而且不只是帮助别人了解,更希望以认识为基础来发展好国家和社会。
所以我觉得如果你了解经济学是一个选择的科学,了解经济学真正的内涵,那么在大学读经济学是相当好的选择。它给你开了很大的一扇门,通过这扇门,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做出有利于实现你自己内心的满足和事业发展,也有利于国家社会进步的选择。
05 主持人:林老师不仅一直在坚持高水平的学术研究,而且在北大也一直坚持给本科生上课。学生在林老师心目中的分量是非常重的,林老师说过“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其乐陶陶”。另外林老师也非常注重和学生的对话交流,您之前出版的《本体与常无》,以及最近出版的“林毅夫讲习录”里的《解惑集》《园丁集》,都是您和学生之间的研习交流对话录。您为什么这么看重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呢? 林毅夫:这是非常好的问题,问到我心坎里了。我确实喜欢和学生对话交流,为什么呢?在“林毅夫讲习录”的《园丁集》序言里面,我给出了回答。我们知道,唐朝的时候韩愈讲:“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授业、解惑,“道”是根本,“业”是“道”在具体状况之下的应用。具体状况不断在变化,学生必须掌握“道”才能够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道”看起来很简单,但越简单的东西,就像《道德经》里讲的“玄之又玄”,越不容易掌握。一般老师教的是“业”,术业有专攻的“业”,在教授“业”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道”。要是讲“道”,可能几句话就讲完了,但讲完学生可能根本摸不到门,所以必须变成具体的“业”来教授,让学生在“业”的学习当中体悟“道”。那么怎么帮助学生进步?因为学生学到的“业”是具体状况之下的应用,状况不断在变,应用是不是准确,就能够体现学生是不是真掌握“道”了。各种状况都能够“从心所欲不逾矩”,就真的掌握“道”了,但大部分状况之下是做不到的。做不到的状况下,学生就可以问老师,老师也可以从学生的应用表现当中来判断学生是不是真正的了解“道”,掌握“道”。过去为什么能够经由授业来传道?因为过去老师教书一次就是教几个学生,而且学生在几年里跟老师生活在一起,老师一方面授业,一方面讲解什么是“道”,并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不是中规中矩,如果出了问题,老师就来点拨学生。学生碰到一个状况,不能照搬过去的东西,因为“尽信书不如无书”,就必须活学活用。无法做到的时候,学生就要问老师,老师经过日常观察互动,用孔子所讲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来启发学生对“道”的理解、掌握,帮助学生做到应用自如,这是过去韩愈讲的经过授业解惑来传道。 但是我们现在普及教育,采取课堂教学,很多时候都是大课,像我在北大我教的“中国经济专题”,上课的教室有550个位子,到场可能有600个学生,有时候更多,可能也有外校的学生来旁听。在那种状况之下,我只能授业,讲我知道的,没办法与学生问答,那我就不知道学生是不是真的理解了、能不能应用。所以在这种状况之下,我是有意识地去创造机会,尽可能和学生有互动,从这个互动中来了解,学生是只掌握了“业”,能够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还是能够真正把握了我传授的一以贯之的“道”。这不太容易,所以作为老师就有责任帮助学生,通过互动,从他们的思考和反应入手,来点拨他们,做到愤、启、悱、发。我一直非常重视这个,所以过去出版了关于方法的对话集《本体与常无》。现在出版的“林毅夫讲习录”里的《解惑集》和《园丁集》也是一种对话,都是从这种对话当中,来理解同学们是不是从“业”的层面掌握,有没有掌握到“道”的层面,如果没有掌握到“道”的层面,那么盲点是什么。针对盲点帮学生点拨一下,可能学生就有点启发和开悟,但是不见得是彻悟,下次又迷惑了,到时就再点拨一下。经过这样的反反复复,希望同学们能够真正掌握“道”。 所以在北大我倡导新结构经济学,建立了新结构经济学本科实验班,并为实验班专门开设完全用对话方式教学的小班课。其实,《园丁集》就是小班课的记录,所以如果各位对“道”感兴趣的话,欢迎报考北京大学,欢迎来学习新结构经济学。将来进入新结构经济学实验班的话,就可以理解我刚才讲的传道、授业、解惑,从“业”的传授以及回答各位的疑问过程当中,来帮助各位掌握“道”。如果你能够掌握“道”,你就能够做到孔子所讲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我想这是最高境界,是知识分子追求的。无论是做学问的经济学家,还是企业家、政治家,这都是最高境界。 06 主持人:在读您的这些师生对话录的时候可以感到,当林老师的学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因为里面不仅有对专业知识方面的讲解,也有学习研究方法上的引导,还有对学生的很多勉励,激励他们困知勉行,不畏困难,在这样一个时代去成就一番非凡的事业。即使是那些可能没有机会来面对面听林老师上课的同学们,通过读这些书,也会如同置身于您的课堂。这是不是也是您写这些书的初衷呢? 林毅夫:首先不是学生非常幸运学我的课,是我非常幸运可以教这些学生,因为孟子讲“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乐也。”我想这也是我作为老师最大的成就,最大的收获。当然我在课堂上面对面教授的学生不多,但是读我的书或者其他人的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学习方式。这就牵涉到怎样学习的问题,我想一般人在学习的时候,会希望从书里面得到知识,将来在聊天的时候可以旁征博引,表现出你博闻强记,非常有学问。同时如果将来碰到什么问题,会想在某书中看到怎么来分析这个问题,然后用其中的知识来帮助你。但是孟子讲“尽信书不如无书”,你要知道书本里面的知识不过是死知识,都是从过去的现象总结而来的。过去现象背后的道理是什么?有时候他可能没有抓住背后道理真正的精髓是什么,没有把握真正背后的决定因素和关键作用机制。条件可能变化,任何知识都是刻舟求剑。刻舟求剑是不是很笨?不见得。船不走,水不流,刻舟求剑是对的。但是你怎么保证船不走,水不流?船可能走,水可能流,所以在这种状况之下,读书不是为了让你博学多闻,不是为了让你将来碰到什么问题的时候可以在书里找答案,读书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认识世界的方法。比如当老师常常讲的一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重要的不是给学生一条鱼,鱼是知识,重要的是教他怎么钓鱼,让他来发现这个现象背后钓鱼的方法。当老师是这样,看书是自己教自己,也是一样。你到底是想从书上得到一条鱼,还是想从书上学怎么钓鱼,要把这个先弄清楚,我认为非常重要的就是要去学会怎么钓鱼,不管我作为老师去教学生怎么钓鱼,还是你自己看书,包括看我的书,最重要的都是学习怎么钓鱼。这样的话,将来你就有可能抓住这个时代给你的机会,面对各种现象、问题和挑战的时候,就可以游刃有余。我希望大家看我的书,但是我希望大家看的是超过纸面上那些东西的背后的“道”。 主持人:除了刚才您介绍的这些书,学生如果报考了经济学专业或者有幸被经济学专业录取,您觉得还有什么书可以推荐给他们吗? 林毅夫:这也是很好的问题。我想开卷有益,任何书都值得看。当然我前面讲了,要会读书,不要把书当作知识,不要把读书当作谈资,要把读书当作帮助提高认识世界能力的手段。在这种状况下,哪些书值得读?我想各位现在还没有进入大学,也不见得就要先去读现在大学一二年级或者将来研究生可能要学的课程的书。我觉得可能大家在人生的起点上,重要的是帮助各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了解国家、社会、人性。对我来讲,这辈子受益最大的其实就是那些流传千百年的经典,比如《四书集注》《道德经》《金刚经》《坛经》等,那都是千百年流传下来的终极道理。对那些终极道理有体悟以后,对将来在很多方面都会有帮助。这是童子功,年轻的时候读,在未来人生历练过程中不断回味。我不知道现在学校里,小学、初中、高中到底有没有这个课。如果有这个课,读多少?家里是不是鼓励你们读?作为老师,我会建议你们这个暑假花点时间读这些书,要全面通读,去体会,这个体会将随着你人生阅历的增加,不断变化,这些书是会让人一辈子受用的。 07 林毅夫:大家有一个误解,认为经济学是数学。首先,我刚刚讲到读经济学的两个最重要的条件:第一,对社会真正的关怀,“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第二,有逻辑能力。逻辑不等同于数学。数学是在逻辑思维中的最严谨的方式,但是要把因果逻辑讲出来也不见得要数学。比如著名的经济学家里,开宗立派的亚当·斯密,其《国富论》的整本书里找不到一个数学符号,那就代表经济学不是数学,经济学是一个逻辑。亚当·斯密的《国富论》的全称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是把性质和决定因素用逻辑和语言的方式表述。所以如果你数学好,当然可以;你数学不好,也不见得不能够学经济学。 所以,感谢这位同学提这个问题,让我有机会解释。如果你对经济学感兴趣,即使你数学不好也没有关系,前提是你去关注真实的社会现象,同时你有很好的逻辑能力,有这两点完全够了。 直播观众提问2: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有很多不确定性,面临这些机遇和挑战,年轻人应该怎么保持自己的乐观心态? 林毅夫:这也是个好问题,这也是我们在《园丁集》《解惑集》里经常讲的,黄金时代都是后人的追述,在当代永远有很多问题。你看历史事件,贞观之治时社会也是充满问题的,康雍乾之治也是充满各种社会经济矛盾。没有哪个时代没有矛盾,没有哪个时代没有问题,所以问题永远存在。但是机会也永远存在。比如过去的那一代人,很多人因为当时下乡了,所以没有读大学,但是那一代人中不也是出了那么多有成就的人吗?非常重要的是,不要看到问题就丧失了信心,就开始对问题妥协,开始放弃自己,那样将来就不可能有成就,就会遭受失败。所以在中国非常重要的是,能够了解每个时代都是问题和机遇并存,要去抓住机遇,成就自己,推动家庭的改善、社会和国家的进步。这样就能收获个人的成就感,并且给社会和国家创造更多资源,解决现存的问题。当然现在的问题解决了以后,一定还会出现新的问题,社会总是在这样的交织中前进。所以各位在看到很多问题时要有这种心态,就是有那么多问题,你们的存在才有价值。因为有那些问题,这些有抱负、有才能的人,才有做出贡献的机会,做出贡献就会有成就,每个时代都有这样的人。用这种态度来看,我相信21世纪会是你们的世纪,21世纪会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 主持人:在今天直播活动的最后,能否请林老师给即将进入大学阶段,包括现在已经进入大学阶段的学生送上一些寄语? 林毅夫:21世纪是你们的世纪,引领世界经济思潮的大师会在你们当中产生,而且不是产生一个,是产生一批人。执世界经济之牛耳大企业家会在你们当中产生。21世纪,世界政治中心会在中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指引江山的政治家会在你们当中产生。这个时代必然会到来,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的经济会是全世界最大、最有影响的,这会给各位提供这个条件。我们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即将步入大学或者现在正在大学的同学们,也都是十七八岁的,2049年不到五十岁,所以这个时代是你们的。 既然这个时代即将到来,我希望各位做好准备,这也会推动这个时代到来。“行百里者半九十”,因为当最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肯定挑战会更多。面对这些挑战和不确定性,就像我刚才回答的,不能因为碰到挑战就意志消愁,就自己先打败自己。面对这种挑战的时候,要从客观理性的视角,去看这些问题是怎么产生的,同时要看存在哪些机遇,抓住机遇,推动社会进步。如果能够这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实现,此后,引领世界理论思潮的大师会在中国。不仅是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而且在自然科学也是这样。自然科学要有成就必须有很大的研发投入,我们的经济越大越强,能投入的越多。再加上我们的人口多,我们的天才多,所以在自然科学里做出贡献、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也会像现在美国一样是世界最多的。企业是这样,政治也是这样,这是你们的时代。所以我祝福各位,我也相信你们有这个胸怀,有这个抱负,把你们个人的能力发挥出来,贡献于国家社会的进步,这个时代就会是你们的。 非常希望在北大见到你们!我也会到其他大学讲学,也希望在其他大学看到各位!更希望在将来的历史舞台上见到各位!谢谢!
其次,因为大家对经济学有误解,以为要学好数学才能学经济学,结果很多人就花很多时间学数学。但是可以学的数学太多了,数学家穷其一生,也只能在数学的大厦当中的一个很小的领域里进行研究,你要学多少数学才算学好数学?那是无止境的,你穷其一生也不可能说把数学学好,所以不是说要把数学读好才去读经济学。但是如果你关心真实世界的现象,了解它背后的道理,然后你用很严谨的因果逻辑把它表达出来,等你想清楚以后再来决定用什么样的数学,要学的数学就非常少。更何况你的数学没有那么强也没有关系,你可以找数学家合作。所以我的回答是,要把问题的本质了解清楚,经济学是一个逻辑,是一个因果逻辑。要有逻辑能力,但是数学不是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数学好、学得快,得心应手,就可以多学一点;但如果你学起来不是得心应手,也不见得你就不能变成经济学家,因为你把背后的逻辑想清楚以后,再去学数学,要学得非常少,只要努力都能掌握。
我们知道在宏观经济学里面推动了“理性预期学派”建立的经济学家卢卡斯,他博士论文用的数学非常少,而且是最简单的微积分。他大学毕业以后到美国的卡内基梅隆大学,当时是20世纪70年代初,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是滞胀,经济不发展,伴随着通货膨胀。当时主流的经济学是凯恩斯主义,强调用积极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推动经济发展。但他看到的是,如果宽松的货币政策没有带来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就只是带来高通货膨胀,凯恩斯主义似乎失灵了,于是他就去了解这个现象。他发现如果要增加货币,大家可能会预料到出现通货膨胀,那么就相当于真实的价格不改变,于是货币政策就会失效。这就是“理性预期假说”,人们对政策会有预期,这导致政策无效。这样的假说是用语言表达的,卢卡斯为了用这个假说解释滞胀现象,就需要构建数学模型。他已经把背后的逻辑机制想得非常清楚了,才到数学系去听课。到数学系听课以后他发现已经有非常成熟的工程师用得非常多的数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叫做“最优控制论”。他学了以后,就把前面讲的这套逻辑,用一个严谨的数学模型表达出来,推动了70年代整个宏观经济学从凯恩斯主义转向理性预期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