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出处】《道德经》第二章,原文如下: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恒也。

是以圣人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

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译为白话文】

如果天下人都知晓美的事物美的,这就显露出丑来了

知晓善的事物是善的,这就显露出恶来了

有和无由互相对而生,难和易因由互相对而成,长和短由互相对立而体现,高和下由互相对立而倾倚,音和声由互相对立而产生和谐,前和 后由互相对立而产生顺序。

因此,

圣人顺应自然规律做事顺应自然施行教化。

任凭万物自作自息而不干预,万物生成而不据为己有;

有所作为而不凭借以自大,成就大事而不居功自傲。

正因为不居功自傲,所以不会失掉功业。


解读

美之为美:即美之所以是美。这是说美的定义,或美的标准

同理,善之为善说的是善的标准

逻辑学的角度出发,这里美和恶、善和不善的定义,是符合肯定否定这一关系

天下的人明白美的定义,实际上是对美设定标准,但不论是何种渠道产生美的标准,主观的还是被动的,在你设定美的同时,等于宣称不符合这一标准就是不美,就是丑。 

更深层次看待美善这类司空见惯的概念人们总是单向度的赞美善,打击恶,却不知美背后隐藏了丑,善背后隐藏了恶。“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老子》第49章)世人恰恰相反,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恶之;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不信之。

世人对自己的善恶美丑标准深信不疑,但这不符合玄同妙理。赞美善人抛弃恶人。这是小善,不是大善。所以,老子美的是大善大美庄子说:“天地大美不言”,天地的美才是大美,不居功的玄德才是大善。老子这里赞美的不是世人的小美小善。老子告诉世人,世俗的美与善没有真正摆脱丑与恶。

*本帖系网络转发,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涉侵权请留言联系我们删除。

*本号标注原创帖子,非商务用途可转发转发时请注明本号信息即可;商务用途,请留言联系。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