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虚实篇1

虚实篇1

虚实篇1原文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不


虚实篇2

虚实篇2

虚实篇2 原文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进


恢复更新免费送书

恢复更新免费送书

公众号恢复更新,带给大家送书福利,5本《孙子兵法》免费送,感谢关注。参与方式(可选择任意一种方式):1、分享公众号内任意文章到朋友圈或微信群,截图发送到此公众号。2、分享以下活


虚实篇3

虚实篇3

虚实篇3 原文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


虚实篇4

虚实篇4

虚实篇4 原文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译文所以,注意防备前面,后面的兵力就薄弱;注意防备后


虚实篇5

虚实篇5

虚实篇5 原文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


虚实篇7

虚实篇7

虚实篇7 原文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


《孙子兵法·虚实篇》原文及译文

《孙子兵法·虚实篇》原文及译文

《孙子兵法·虚实篇》原文及译文 原文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


军争篇1

军争篇1

军争篇1原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译文孙子说:用兵的原则,将领接受君命,从召集军队,安营扎寨,到开赴战场与敌对


免费送书活动结束获奖人公布

免费送书活动结束获奖人公布

活动详情:
恢复更新免费送书

获奖人:嗯哼少年、汪剑1、钟意霞、贝冷之、跪求女将领

我已公众号回复各位,请各位提供【姓名】【电话】【邮寄地址】,感谢大家的参与。

您的关注


军争篇2

军争篇2

军争篇2原文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军争为利,军争为危。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


军争篇3

军争篇3

军争篇3原文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故兵以诈立,以利动,以分和为变者也。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难


军争篇4

军争篇4

军争篇4原文《军政》曰:“言不相闻,故为之金鼓;视不相见,故为之旌旗。”夫金鼓旌旗者,所以一民之耳目也。民既专一,则勇者不得独进,怯者不得独退,此用众之法也。故夜战多金鼓,昼战多


军争篇5

军争篇5

军争篇5原文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是故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佚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


军争篇6

军争篇6

军争篇6原文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遗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译文所以,用兵的原则是:对占据高地、背倚丘陵之敌,不要作正面仰攻;对


《孙子兵法·军争篇》原文及译文

《孙子兵法·军争篇》原文及译文

《孙子兵法·军争篇》原文及译文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交和而舍,莫难于军争。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


九变篇1

九变篇1

九变篇1原文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译文孙子说:用兵的原


九变篇2

九变篇2

九变篇2原文故将通于九变之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九变之利,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变之术,虽知五利,不能得人之用矣。译文所以将帅精通种种变化的具体运用,就是真懂得用


九变篇4

九变篇4

九变篇4原文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必生可虏,忿速可侮,廉洁可辱,爱民可烦。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译文所以,将领有五种致命的弱点:坚持死拼硬打,


《孙子兵法·九变篇》原文及译文

《孙子兵法·九变篇》原文及译文

《孙子兵法·九变篇》原文及译文原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途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


地形篇5

地形篇5

地形篇5原文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


九地篇9

九地篇9

九地篇9原文故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并敌一向,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是故政举之日,夷关折符,无通其使;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敌人开阖,必亟入之。先其所爱,微与之期。践墨


火攻篇2

火攻篇2

火攻篇2原文凡火攻,必因五火之变而应之。火发于内,则早应之于外。火发兵静者,待而勿攻,极其火力,可从而从之,不可从而止。火可发于外,无待于内,以时发之。火发上风,无攻下风。昼风久,


火攻篇3

火攻篇3

火攻篇3原文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命曰费留。故曰:明主虑之,良将修之。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


用间篇4

用间篇4

用间篇4原文必索敌人之间来间我者,因而利之,导而舍之,故反间可得而用也。因是而知之,故乡间、内间可得而使也;因是而知之,故死间为诳事,可使告敌。因是而知之,故生间可使如期。五间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