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攻战计-第十三计-打草惊蛇


原文:疑以叩实,察而后动。复者,阴之媒也。

译文:有疑虑就要侦察确定虚实,在没有掌握具体的情况不要贸然行动。反复侦察,是发现敌人暗藏位置条件

  这一计谋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对于隐蔽的敌人准备埋伏我方的敌人,千万不要轻举妄动,以免敌方发现我方的意图,而转变策略。二一个是指的是用佯攻的方法,故意“打草”,引蛇出洞,我方伏击之。

  南唐时候,当涂县(现在安徽省马鞍山市下辖的一个县)的县令叫王鲁。这个县令呢虽然算不上无恶不作,但就一点贪得无厌,财迷心窍。在他做知县的任上,干了很多贪赃枉法之事。

  而王鲁的手下的大小官吏,更是明目张胆的干坏事,他们变着法子的敲诈勒索,巧立名目收刮民财,在老百姓眼里这些小吏可比知县坏多了。一直期盼着有一天能有机会将他们惩治一下。

  一次,正好赶上朝廷派人巡查地方官员情况,当地老百姓一看机会来了,于是便联名写了一个状子,来控告县衙里的除了县令的其他大小官吏营私舞弊等种种欺压百姓行为。毕竟县令虽然也贪了很多钱财,但是干坏事情还是他的那些手下,所以没有县令

  但是不巧的是,状子先被送到县令王鲁的手上。王鲁把状子从头到尾的看了一边,吓得县令直哆嗦,原来他手下的官吏干了这么多的坏事,而且很多事情几乎都和自己所贪污的钱财有关。虽然状子上,没有告自己,但王鲁觉得和告自己没有区别只要追查下来,自己肯定也跑不了。

  王鲁越想越怕,他不由自主地提起笔来在案卷上写下了他此刻内心的真实感受:“汝虽打草,吾已惊蛇。”写罢,他手一松,瘫坐在椅子上。

  这个典故是打草惊蛇一词的来历,原比喻惩罚了甲,反而使乙有了警惕 

这一计谋基本上就是信息战,通过发布,释放,或者搜集信息,让对手得不到正确的信息,但对手可能因为这个错误信息采取系列错误行动,从而使我方获利。就像我们走山路,拿根棍子在前路敲打根本不到蛇,但可以吓跑蛇,就是这个道理

  诸葛作为人们心中的计谋大师只要羽扇一挥便计上心来。

公元218年,刘备领兵10万围攻汉中,而曹操也亲率40万大军来与蜀军隔汉水对峙。诸葛命令赵云带领500人,伏兵于汉水上游一带的密林之中,每到曹营灯火熄灭或者军士歇息的时候,便擂战鼓,吹角喊杀一通,但并不出战。曹兵听到喊声震天,疑似有蜀兵偷袭兵营,赶紧穿甲披挂出营战敌。可是出了营啥也没有,士兵刚回营中休息,喊杀声又传来,这这样连着几天,给曹兵弄得人心惶惶,曹操担心蜀军某晚真的会来偷袭,只好退兵30里,在宽阔之地安营。而诸葛孔明则趁机渡过汉水。

   诸葛亮这招打草惊蛇,通过擂战鼓,传递给曹营一种要袭营的信息,惊的曹操不得不退兵。换个周围无山丘密林的地方安营。诸葛达到了吓跑蛇的目的,便趁机走了。

  现代商业竞争中,企业想要有竞争性,必须要在竞争之前认真调查,研究分析预测,同时关注对方的一举一动,分析各个环节,哪条信息对手的真实意图,哪条信息是烟雾弹来迷惑我方的,不要对方所惊到。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