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博物馆#茶人
静嘉堂文库的收藏来自两代人的努力,父与子的配合默契十足,长期主义,审美至上,不因四时变迁而兴废的稳定价值观使得这个收藏十分具有学习意义。
2023年秋季的宋瓷展在皇居对面的明治生命馆举办,展出千利休所持的花入及数件传世茶道具,揭示了茶道中传世唐物的历史地位与欣赏之道。
如何从残缺中看到真正的美,这是茶人从目利到目明的过程。五百年的茶道兴衰,又岂在一朝一夕。??????????????????????
— 茶司
传世建盏分析,以旧金山亚博为例 - Heirloom Jian in Asian Art Museum.
笾豆静嘉:静嘉堂文库宋瓷的巅峰较量 - Seikado Bunko Museum, Song Ceramics.
单色之美:松心阁中国古代展览 - Lam's Gallery Monochrome Exhibition.
砧青瓷
对白居易的崇拜
在日本,人们偏偏对白乐天情有独钟,上至天皇高官,下至普通百姓,都对白诗津津乐道,白居易在日本的影响力远远超越了李白与杜甫。
早在平安时代前期,嵯峨天皇就是白居易诗作忠实的爱好者,在他在位期间,汉诗文在日本迎来了全盛期。
砧(zhēn),きぬた(kinuta),因此也是一个来自中国的名词,现在用来形容质量审美非常高的青瓷。砧,出自白居易的《闻夜砧》:???????
谁家思妇秋捣帛,月苦风凄砧杵悲。
八月九月正长夜,千声万声无了时。
应到天明头尽白,一声添得一茎丝。
砧,看来是一种声音。
日本的解释是「は砧で布を打つ止むことなく響く音をあらわしているとのこと。」用砧子敲布不停地响起的声音。
诗歌的大概意思是:在某处的家中,一个怀念远征中的丈夫的妻子在秋天里打砧。月黑风高,砧的声音悲哀地回荡着。在八月九月的秋夜里,砧的声音千声万声,不知何时停止。天亮之前头发恐怕要全白。因为打一次砧,白发就会增加一根。
千声与万声
对砧的理解????
日本的两只龙泉窑凤耳花瓶:重要文化财的阳明文库「千声」、国宝的和泉久保纪念馆「万声」两件龙泉窑凤耳瓶,也可以认为是根据这首诗歌中的「千声万声无了时」命名。???????
虽然日本目前的主流说法是: 铭"万声"由江户时代的後西天皇命名,同时命名的还有阳明文库(京都)收藏的青瓷凤耳瓶,其铭为 "千声"(重要文化财产),该铭取自 18 世纪江户时代公家近卫家熙『槐記』中的『擣月千声又万声』
传来:渡来時期は不明→徳川将軍家→徳川家光の頃に東福門院へ→公弁(こうべん)親王(後西天皇の第6皇子)→京都毘沙門堂に宝器として伝世→?→久保惣太郎
万声珍贵的原因是历史传承:由将军德川家光和皇家的東福門院传来,又经历后西天王第六皇子的收藏,江户时代再传入毘沙門堂(京都),取名还是天皇,这样的顶层将军与皇族的加持,恐怕不得不定为国宝。此瓶由私人藏家久保惣太郎购得,现存和泉久保惣记念美术馆。?????
若仔细追究,后西天皇诗句的灵感,恐怕还是来自于白居易《闻夜砧》的『千声万声无了时』。?
若要论砧的源头,最初的砧,那就是静嘉堂文库这件千利休所持的「打砧青瓷」,这件神品由千利休传到仙台藩伊达政宗家族手中,1888年由岩崎家从京都的古董商炭屋购入,同时购入的还有其它9件茶道具。????????????????????????????????????
千利休的加持,让这件器物身份的残缺变成了优点。电影千利休中有一句很出名但没有被验证的话就是利休对着织田信长说:“美,由鄙人来决定”。
虽然千利休应该没有说过这句话,但事实上,利休的侘寂审美对茶道具与唐物的判定影响极深。他挑选的器物,如今在茶道历史上举足轻重,也确实孕育了传奇。??????
瓶身枯叶式的颜色与备受关注的米色青瓷,著名的珠光青瓷都可以联系起来,把残缺变成审美的「景色」,这也是茶人的魅力和能量。?????????????????????????????????????????????????????????
▲ 政宗賦有诗「醉餘口號」:馬上少年過,世平白髮多;殘軀天所赦,不樂是如何。
仙台六十二万石藩主奥州独眼龙伊达政宗是一位极为重要的大名茶人。他的「秋叶」灰被天目现被MOA美术馆收藏,另有一件极为重要的灰被天目在静嘉堂文库美术馆。
▲ 灰被天目茶碗 南宋 - 元 / 传承:仙台伊達家 - 河村伝兵衛 - 岩崎弥之助 - 靜嘉堂文庫美術館 藏
这件砧青瓷鱼耳花入,经利休到伊达政宗,印证了利休与大名之间的关系。作为最初的砧青瓷,这件作品毫无疑问是审美、传承两个巅峰之作。
静嘉堂文库美术馆的认知,也因此远远超过视网膜的愉悦而进入到人类共同体历史的精神世界中。
鯱为何物?
在名称上,这件器物定为「青瓷鯱耳瓶」,何为「鯱」?
鯱hǔ(日语:鯱/しゃち Shachi */?),又可写为鱼虎(日语:鱼虎/しゃちほこ Shachihoko)、鯱鉾,指的是一种在日本建筑的屋顶上所安装的装饰性瓦片;同时也是日本的一种妖怪,拥有老虎的头、鱼的身体、喷水吸火的能力。
一说是居住日本九州岛的战国大名们,在和中国明朝进行贸易后加入明朝蚩吻的吉祥寓意,视鱼虎为一种可以防火的神兽,此为九州地区较为流行的说法,但并无书面的资料来佐证。
摩羯鱼????
这类花瓶的命名,应该还是称摩羯鱼为更准确。类似的作品有松心阁藏唐代摩羯鱼瓶,秦峰男旧藏青瓷摩羯鱼双耳瓶(佳士得纽约131.8万美金成交)。????????
摩羯鱼为梵文makara的音译,原是印度神话中一种长鼻利齿、鱼身鱼尾的动物,汉译作摩羯或摩伽罗,被认为是“河水之精,生命之本”。
在佛教中以摩羯鱼来比喻菩萨,以爱念缚住众生,不到圆寂成佛,终不放舍。摩羯鱼也是水神,传说它常在海里游逡,拯救将沉之船。
后秦弗若多罗译《十律颂》三十三卷:“魔竭鱼……此等在海中未足为奇,有百由旬者,二百、三百乃至七百由延身。”
唐金俱叱译《七曜禳灾诀》中作摩羯。因为希腊天文学中摩羯座的形象为半羊半鱼状,故译名中宜用羊旁之羯,可参见岑蕊《摩羯纹考略》(《文物》1983年10期)。
佛教《阿含经》称其“眼如日月,鼻如太山,口如赤谷”。玄应音义一曰:“摩伽罗鱼,亦言摩竭鱼,正言摩迦罗鱼,此云鲸鱼,谓鱼之王也。”慧苑音义下曰:“摩竭鱼,此云大体也,谓此方巨鳌鱼也。”
摩羯纹作为印度或西亚传入我国的外域元素图案,最早见于西安出土的北周安伽墓石围屏上雕刻的摩羯图案。1964年陕西三原县出土的隋代开皇二年(582年)石棺上线刻有巨口利齿的摩羯鱼造型。
唐代金银器上的这种纹饰,以西安市太乙路出土的金摩羯纹长杯和1987年陕西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咸通九年(868年)文思院款摩羯纹荷叶形三足银盐台为例,其都表现为大口露齿的形象。
砧青瓷花入
传世之美????
青瓷 長頸瓶 銘「鎹」
大阪市立东洋陶瓷博物馆???
器型上模仿古銅器中的長頸瓶,瓶身下腹鼓張,此類器型在日本稱為「下蕪(shimo-kabura)」。接近瓶口處的長條裂痕,以3枚焗釘(日文稱「鎹」(kasugai))進行修補,「鎹」因此成為此瓶之銘。此瓶曾為大阪鴻池家族家傳之收藏。
青磁琮形花入(せいじそうがたはないれ)
东京国立博物馆
高19.7 口径8.2 底径12.7
広田松繁氏寄贈
青磁鳳凰耳瓶(せいじほうおうみみへい)
东京国立博物馆
龍泉窯
高31.5 口径11.7 底径10.7
松永安左エ門氏寄贈
青磁鳳凰耳瓶(せいじほうおうみみへい)
常盘山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