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花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已被列为皇室贡品。在明清时期,绒花工艺达到了鼎盛,不仅在宫廷中广泛使用,也在民间流行。
绒花谐音“荣华”,寓意吉祥、祝福,因此在传统节日和庆典中常被用作装饰,表达美好的祝愿。
绒花的制作技艺复杂,主要包括染色、软化黄铜丝、勾条、打尖、传花等近十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匠人的精心操作和细致入微的调整,以确保绒花的质感和形态达到最佳。
绒花的主要材料是蚕丝和黄铜丝(宫廷使用白银拉丝),有时也会使用铅丝作为辅助材料。蚕丝通常分为生丝和熟丝,根据不同的造型需求选择合适的丝线。
尽管绒花曾一度面临失传的危险,但近年来,通过非遗传承人的努力和各类文化活动的推广,绒花技艺得到了复兴和传承。例如,北京绒鸟绒花第六代传承人蔡志伟将绒花应用于冬奥颁奖礼服上,使得这一传统技艺再次受到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