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中国非遗|腰扇


#科普#腰扇#非遗#艺术

《南齐书·刘祥传》:“司徒褚渊入朝,以腰扇障日。” 元朝人胡三省作注:“扇佩之于腰,今谓之折叠扇。”自此便不断有人以之为据将折扇定为南齐的腰扇。


中国历来被誉为“制扇王国”,扇子的种类丰富,绝大部分都是造型优美、构造精制。西汉时期出现了对称的“合欢扇”又称纨扇,左右对称似圆月,通常都是用白色的薄丝绢糊成。是古代年轻女子一种不可少的装饰品。手执一扇可以增添主人娴雅文静的仪态,有时却又能体现少女活泼天真的个性。我们可以从历代的君王仪仗队里看到高高举起的两个长柄的扇子,它一方面体现君王的威仪,同时表示扇子已经不仅仅是作为一种实用的工具出现了。由于人们与扇子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曾经还有发明过类似现在的电扇造型的东西


为了出门携带方便,于是开始出现了一种可以折叠起来的扇子,叫折扇或聚头扇。折扇曾经在封建社会一直是文人雅士的标志之一。很多记载都说折扇是北宋时期高丽传到中国来的,其实我国还有折扇出现的更早记载


在南齐书里记载有一个叫楮渊的,他以腰扇障目,这个腰扇就是指折扇,能把扇收起来折成一个条插在腰上。所以从这个可以看出至少从南齐我国就出现了折扇。


折扇出现以后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同时一些文人墨客开始在扇面上写诗作画,在不足盈尺的扇面上巧运匠心,精心布局,多绘以山水书法人物等,无不能小中见大,表现美的情致和神韵,由于折扇的形式特殊,因而折扇上的书画也形成了一种特殊形式历史上的许多画家都曾以精湛的艺术,在这小小的扇面上作画题诗,使得折扇成为完整的艺术品。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