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悟空为什么被师傅赶走?


悟空高龄游学二十载,其中前十年,主要是社会历练,后十年才跟了师傅


悟空师傅叫做菩提祖师,是个集各家所长的世外高人佛道儒三教合一。一开始悟空遇见指路的樵夫,樵夫因寡居的老母无人照顾而不能外出修行,只在菩提祖师的提点下,修修身养养性,同时践行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儒家思想。待悟空进入三星洞,初见菩提祖师,只见他“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加上祖师登坛高坐,讲的是“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慢摇塵尾喷玉珠,响振雷霆动九天。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可见菩提祖师佛道儒三家都是深有研究


菩提祖师悟空这个徒弟是很稀才爱护、因材施教的,从一开始知道猴子乃是个天地生的,便心头暗喜。还列出“术”“流”“静”“动”各门功课让猴子挑选,当猴子这也不学那也不学还给他出个“盘中之迷”,对悟空能够参悟更是十分欢喜“你今有缘,我亦喜悦”,而后传授的可都是长生不老术、七十二变化和筋斗云这些大招啊。可是,为什么悟空被赶走了呢?而且师傅都甚至不让悟空透露师徒关系呢?


一般的想法都是悟空做了什么让师傅生气且不予原谅事情,所以导致二十载学艺没有画上一个圆满的记号。西游记连环画里给小朋友们简单的讲述事情的经过:一天师兄们在玩耍时让悟空法术悟空念完咒语变成了一棵松树,大家都忍不住拍手喝彩。祖师闻声出来发现悟空在卖弄本领,心里很不高兴,劝他回花果山去。悟空知道错了,马上跪地磕头,请祖师原谅。可祖师已经下定决心悟空离开悟空无奈,只好收拾行装,驾着筋斗云回花果山去了。 


这个解释很简单,但是依然让孩子不解,卖弄炫耀是一种错、会让老师生气,但是为什么会生气到无法原谅?有那么严重么?所以有必要回到原文,在我看来,菩提祖师赶走悟空,一方面悟空一身技艺已经学的差不多了,大招都会了,修行个人嘛;二方面基于祖师悟空秉性的了解和未来的预见。

祖师知道喧哗事由后单独留下悟空:“我问你弄甚么精神,变甚么松树?这个工夫,可好在人前卖弄?假如你见别人有,不要求他?别人见你有,必然求你。你若畏祸,却要传他;若不传他,必然加害,你之性命又不可保。”可见祖师并非生气悟空的卖弄行为而是生气及担忧于“身怀绝技身有重宝必惹事端”,依祖师悟空了解,这小子非池中物,他日要么必惹大祸,也说必成大器。此时经师兄弟撺掇卖弄,他日总会惹祸上身而是福是祸,全凭各人造化与修行了。


那又为什么不能透露师徒关系呢?看祖师说:“那里什么恩义,只不惹祸不牵带我就罢了!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哇,话好狠(你好你好你好毒毒毒毒毒)!是祖师太不近人情么?菩提祖师作为一个世外高人,可是看破红尘看清名利的,既然世外高人,就以避世为主,弟子荣华富贵不会沾光,弟子惹祸作乱也不会沾染。悟空这个徒弟宿命就是一颗耀眼的火球,需要自去燃烧。而这猴头虽说活了三百多岁,但是肠中弯弯绕还是不及复杂人心,话不说狠点,怎么记心间。罢罢罢,“我也不罪你,但只是你去罢”。


至此,悟空生活将翻开新的篇章,耀眼夺目。有道是:

       去时凡骨凡胎重,

       得道身轻体亦轻。

       举世无人立志

       立志修玄玄自明。

       当时过海波难进,

       今日回来甚易行。

       别语叮咛还在耳,

       何期顷刻见东溟。


     

                               

  文中图片来自儿子的西游记连环画:)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