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看展功课② 怎样的浴火与重生


       上次说到阿富汗珍宝展在北京敦煌成都,分别起了不同的名字,就我个人而言,我喜欢故宫站的“浴火重光”,因为它恰如其分的揭示了这批珍宝阿富汗人冒死守护几十年后重见天日的可泣历程

       阿富汗有着四千年的悠久历史,一个个跨越大洲的帝国在这里此起彼伏交错统治留下了丰富而珍贵的文化艺术瑰宝。而作为丝绸之路的十字路口,四面风格,八方民俗,在这里交汇来自希腊的高雅奢华、来自草原民族的粗犷直接、来自中国的飘逸仙致。。。都在这里展示、冲撞、糅合、创造形成无以伦比的高度审美和工艺。特别是这批珍宝中,大多数是“批发”出土,比如蒂拉丘地的黄金宝藏、贝格拉姆的货物仓库,都是没有经过盗掘和散失,完完整整的由考古工作打开历史封印。我常常想象,当考古人打开那个没有盗洞、没有破坏没有近人痕迹、除去历史尘埃和自然刻画,一切都跟当初一模一样的尘封往事时,他们的心啊,激动得何处安放,他们的心啊,就此满足一生沉沦一世。他们被沉睡的宝藏,所蛊惑。因为这种蛊惑、这种沉沦、这种满足,这些考古人便心甘情愿为痴为奴,甘愿为了保护宝藏献出青春智慧、甚至生命

       自1979年,前苏联全面入侵阿富汗,这个国家就一直处于动荡不安和颠沛流离。著名的阿富汗国立博物馆也惨遭破坏,无法再给这些宝藏挡风遮雨。为了这些历经千年而不朽的文明不要断绝在今人的手上,阿富汗博物馆的专家和有识之士,精选了一部分瑰宝中的瑰宝,将它们秘密藏进了位于阿富汗总统府达努拉曼宫地下的中央银行的秘密金库里。并且为了保守这个秘密,几十年来因为始终拒绝透露宝藏下落,有许多阿富汗人被严刑、被阉割、被杀害、被斩首示众。直到2003年8月29日,塔利班失势,阿富汗政府重启宝藏。当年阿富汗珍贵文物发现者、俄罗斯考古学家维克托萨里耶尼迪亲自开箱,时任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面对电视镜头向世界宣布:“阿富汗人最珍贵的宝藏逃过了多年战火,得以幸存!”

斜体字部分综合网络文章没有找到权威信息验证


       这不仅是阿富汗人的幸运,更是全人类的幸运,人类文明没有被自己毁灭断档。

       不去深入了解,就不会感受阿富汗阿富汗历史文明所遭受的无可挽回的伤害,相比打着打破偶像崇拜旗号炸毁巴米扬大佛,毁坏佛教遗存,冲进博物馆打砸,在正在发掘的考古现场埋上地雷,更多的盗掘、哄抢、黑市倒卖甚至会让人心酸的庆幸,至少他们还在

       因此,当我们今天还可以在博物馆柔和的澄黄灯光下,瞻仰来自远古的荣光,真的是何其的幸运。因此,我们要记住致敬那些为了保护文明而作出努力和牺牲的有名的或者无名的人。

      首先是阿富汗国立博物馆前馆长马苏迪,以下图片摘抄来自邵博士的公众号。


      还有现任的新馆长,34岁的他接过前辈的枪,保卫祖国文明图片摘抄来自成博公众号。

       

       还有一位来自日本的著名画家平山郁夫,他同样对莫高窟的保护和研究倾注了很多心血图片摘抄同样来自老师公众号。

       当然还有千千万万为了保护文明珍宝而努力的人们


      时至今日,阿富汗的局势依然不安定,国立博物馆虽然经过援助而部分重建,幸存文物开始计划的被修复重新展出,被藏在地板下而发霉损坏的藏品目录也在被修补收集,但是更多的展品已经在战火毁坏,被用来生火的博物馆藏品名录也不复存在了。而至今还会在博物馆附近发生的爆炸袭击,也时时刻刻提示着这里不安全。因此为了远离战火和危险,这批珍宝经过阿富汗激烈的讨论和纠结决定,由总统发布特令,武装护送出境,以在世界巡展的无奈方式进行流动展示与保护。在心酸的流浪中,绽放夺目的光彩,迄今已经超过了10年。

     好了,这就是今天深入了解的“浴火重生”。几千年前的先民,用神赋的智慧和纯净的匠心创造珍宝的荣光。而时间历史的尘埃掩盖日升日落与国兴国灭。日月轮回宝藏带着唤醒文明使命,重现天日,却又陷入更“先进文明”的战争与残酷。当再次逃过一劫的珍宝,浴火归来再入轮回,他们身上的光,是灿烂而深邃。历经艰险、承载文明,是他们的宿命,保护文物传播文化,是我们的使命

      传播即保护,边做功课边看展吧,距立夏,还有好多阳光



功课笔记欢迎指正。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