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宝展的第三单元就是那些金灿灿的黄金宝藏了——南迁游牧民族的王陵蒂拉丘地(TILLYA TEPE)。
《大月氏》一书用第五章详细介绍了这些宝藏,章节称为“提利亚特佩的黄金遗产”。提利亚特佩就是蒂拉丘地(TILLYA TEPE)的音译,不过这里我自己有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似乎约定俗成,法罗尔丘地叫做(TEPE FULLOL),而蒂拉丘地就是(TILLYA TEPE),呃当然这好像似乎大约是英语问题。
对蒂拉丘地的黄金宝藏,除了满目金灿灵动精巧以外,我最感叹的是这些宝藏完完整整的从沉睡中醒来,没有被盗掘甚至没有被打扰过,这是何其幸运;而我最好奇的是考古学家当时已经发现了认为是第七座墓的遗址,但是因为苏联已经入侵,考古队已经没有时间,所以只能原封不动的埋回去,不知道这神秘的墓穴今安在,里面又有哪些惊人的宝贝。
《大月氏》写到这里的时候说“提利亚特佩的出土文物被阿富汗的喀布尔国家博物馆保存,目前情况不得而知”,每次看到这里,我都想对小谷仲男说:这些宝藏历经艰险浴火重生,虽然流浪但不掩光芒,穿透时空。
蒂拉丘地的黄金宝藏总共出土了21618件,这些艺术品中有数千件小珠宝和其他饰品,好多都可以缝在衣服上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柔软的衣衫,密密缝着细小精巧的黄金吊坠,就像表面覆盖着灵动的黄金鳞片;每一个吊坠也就小指甲盖大小,有的纯金,有的镶嵌着幽蓝的绿松石,圆形、心形、三角形、星形、花形、蝴蝶结形。。。灵光随着衣衫的流动而闪瞎我紧闭的双眼。。。
更不要说那些粗壮朴拙的手镯、脚镯,巧夺天工的项链、胸饰以及闪耀着万丈光芒的王冠。
哎呦呦,明显又被迷惑了,今天笔记的主题是这些墓是谁的,是怎么发现的。
在阿富汗北部的一块棉花地里,有一座普通的小山丘,下山丘下埋着一座方形建筑物,被认为是一座拜火教寺庙的遗址。这座庙建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公元前500年左右仍然存在,直到毁于一场大火。这个遗址历史悠久很有考古价值,由苏联—阿富汗调查队进行发掘,从1971年就开始预备调查,1977年开始正式调查,1978年秋天调查基本完毕。当然,如果事情就到这里,就不传奇不惊人了,所以转折出现了。
1978年11月5日,寺庙遗址考察工作正在收尾的时候,在山西侧的废墟里,露出了黄金小碎片,这就是1号墓的发现。接着考古学家们在这附近不断发现了类似的墓穴,足足有6座!完全没有开封过的6座! 1979年2月,专家们完成了对6座墓穴的考古发掘,将第7座墓,留给了未来。
6座墓包括1座男性墓(4号)和5座女性墓,据小谷仲男猜测是墓的主人是四号墓男性和为他殉葬的夫人们。其中4号男性和3号、6号女性的墓葬地势较高陪葬丰厚,应该身份比较高级。1、2、5号墓地势低一些,随葬品也少一些,最少的是5号墓,5号女性的年纪也最小。
男四号的黄金腰带、黄金剑柄都是重器;第三张这两个圆形物精美吧绝伦吧,黄金打造,绿松石镶嵌,精巧万分。它的作用?户外雪套见过吧,就是调节拴在鞋底那根带子的带扣!是不是已经觉得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
关于这6座墓的详细介绍,除了《大月氏》,邵博士的公号上专门有篇文章《黄金之丘的神秘世界宝藏》,大家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