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三姑娘三姑娘好大雪


人为什么登山

因为山就在那里

登山为了什么

为了与山亲近

是的

为了亲近

不是为了征服

在无限亲近中登上顶峰

便是美的攀登

 


   Part 1  踏雪寻山去

    2018年11月25日,便是迄今为止我最接近三姑娘时候

    凌晨2点,在海拔4382的三峰大本营终于熬到起床时候。嗯,基本上一夜没睡,时而迷瞪一会儿,大部分时候是清醒的睡不着。我和队友阿峰都是如此,听着两个向导此起彼伏的熟睡鼾声,真是羡慕啊。所以,根本不会赖床,终于可以起床啦。

    向导们也起来了意味着温暖也起来了热水烧开了,烩面下锅了。一碗热乎乎的青菜番茄烩面下肚,手脚发热,浑身舒畅,三峰走起。

    那天的月亮大真圆,能够照出清凌凌的影子,几乎不用头灯都能看清脚下的路。身后是大本营的帐篷,我和阿峰一定要赖着跟向导们一起打通铺挤热和的帐篷,它透出温暖的光,像等我们归来的家。

    出了大本营要不了多久就到了三峰观景台,头天下午已经在这里看了登顶的路线。从大本营到三峰峰顶,不超过5公里的路,白天看起无非是一弯弧线,贴着二姑娘的背后缓缓上升,然后在三姑娘的前襟盘几个小回旋后,经过一段碎石坡翻上垭口,站在三姑娘的肩头。想象垭口烈烈的风,迎风向前,走到必须仰头才能看到的石壁前,就是三峰的技术路段了。当运用我们第一天下午培训的上升上升至石壁的顶端,就是我们在三姑娘的耳畔和发顶轻声呼唤,三姑娘,我来啦。后面的幺妹子你好哇~

    然鹅,好黑,好大雪

    坐在观景台的石头上,一边听向导们给我们介绍今年天气不寻常下雪不是一点点,一边享受一对一的星级服务,由向导帮我们穿冰爪。

    冰爪穿好以后,冰镐拿好,正式向三峰出发。向导队长勒吾在前面踏雪开路,我们踩着他的脚坑前进,我的向导波尔郎殿后。雪可真是厚啊,最浅也到小腿,我跟在大长腿阿峰后面,深切的感到小短腿儿差距。雪到他小腿,就是到我膝盖,他走一步,就是我跨一步。为了安全及省力,向导要求我按照前面的脚窝走。浅些的脚窝还好,跨就过了,遇到两个深深的脚窝,经常一进去就被别住了,想象一下被垫了底盘轮胎空转的车,后腿抬不出来,只好跪出来。或者是阿峰一个松软宽大的雪窝,我一脚进去哐当到了大腿,脚小压强大么?

    除了脚,甚至拿冰镐的手也没有好到哪去。覆盖的积雪因为低温因为寒风,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雪壳,然而雪壳也没有多大的强度。一脚下去自然是破裂下沉的,有时候手上冰镐下去,也只是虚虚的有点固定之感。发力换脚时,特别是被别住被陷住时,手一撑,胳膊也进去了,人陷得更多了。手脚并用把自己刨出来,或者被向导薅出来。 一两次是乐趣,七八次就是没力气了。   

    就这样,一脚膝盖一脚大腿,时不时两脚大腿不知道先拔哪只的,走在横切的路上。留在我们身后的是一道深深的雪痕,平常走半个小时的路,大雪中走了能有两个小时

    就这样跌跌撞撞终于走完了横切,我们斜贴着二姑娘后背,接近了三姑娘的胸前。因为是横切,海拔上升不大,完全没有爬大峰时心脏如响锤的感觉。雪中穿越速度很慢,也没有长途跋涉劳累气紧的感觉。然而,还是照样腿累手累有种整体的疲惫。还有就是冷。


    天还黑着,月光仍亮。横切过后的路雪石交加,乱石增多,雪盖加厚,坡度增大。阿峰和队长两个大长腿越来越领先,距离拉开,渐渐需要凝神才能分辨黑暗中两个晃动的光点。我依然在后面走几步陷两脚,听见阿峰在上面二点钟方向跟我喊加油。

    月光下,可以看到三峰静静矗立,有些正襟危坐的样子,在她的右肩后方,是俊俏的幺妹,除了这两个姐妹,其他山峰都融进夜色之中。黎明之前,非常安静,我和向导都没有说话,静静走着,只有轻微的踏雪声。这种静谧让我突然非常满足,非常安详,似乎与天地山峦有了联通,虽然没有交流但却心意相通。我懂得它们的亘古矗立与大爱无言,身心充满敬畏;它们懂得我为了亲近的努力和付出,所以敞开胸怀温柔以待。

    这就是三峰,这就是雪山,这就是攀登雪山的路,我在这样一个黎明前,走在雪山的路上,深陷雪山的怀抱。初识雪山真面目,只缘身在雪山中。之前在路上向导们便说今年的雪格外的早格外的大,这么大的雪他们都没有上来过,前路难测登顶更难。而现在这么大的雪,我上来了,走了这么久,山就在那里带着淡淡的笑意,看着我的前行感知我亲近的诚意。

    我站在雪里,仰望着天光中越来越清晰的三姑娘,我跟向导说,我是不是不用再走了,这样就够了,三脚猫功夫肯定是上不去的。确实好冷,脚一直在雪里裹着,冻得没有知觉。登山鞋两层袜,完全没有用,害怕脚趾头豆豆要掉哦。向导说行,再走走看,现在天还没有亮回去也是黑。如果连上坡脚都还走不热乎,我们就回去烤火。

    于是,我平静的抱着不再进取之心,安安静静的用心感受最后的最接近三姑娘的路程。能够这么距离的拥抱真正的雪山,获得一路丰满的体验,内心没有遗憾。至于不曾登顶,诚意到,敬畏在,待我踏雪归去来!

     我深深的望了三姑娘和幺妹子两眼,向导用对讲机通知队长,然后我们开始下撤。啊,想念大本营的气罐,升腾起高高的火焰,下撤下撤,完成烤火心愿~

    从三姑娘胸前下撤弯两弯后,又是继续横切。沿原路已经踩出的雪道,相对省力以及快,然而坑还在,洞也在,哐当继续深陷也在。

    花了大概一个小时多,再次横切完成,清晨即将到来。回首来时路,三姑娘和四姑娘面容发亮神采初现,刚刚走过的横切路融入一片雪白不见。雪面上有几处暗黑的流痕,向导说是微型雪崩的印迹。再看前方,天已微蓝,皓月当空,幺妹子日月宝镜初染晨光,右边尖尖的婆缪划破苍穹

    横切完成以后往三峰观景台走,就比较散步了。晨曦微露,一派观山休闲之景。等回到观景台,脱掉冰爪,正好阳光初现,日照金山。薅着向导给照相,浓浓的观光游气息扑面而来。一抹多的照片充分说明我是没有登顶有空照相的那一个。





Part 2  快乐大本营

    回到大本营,此次登山其实就差不多告于段落了,然而可圈可点的营地生活实在是值得书写一番。

    回到帐篷,波尔郎如愿的给咱点上气罐,熊熊火焰温暖着我,啊好暖。不放心阿峰他们,波尔郎回去观景台观望,我一个人在帐篷烤火。太阳开始照耀营地,马儿继续休息,早上热气腾腾的烩面已经结了冰。两趟横切早已将能量消耗殆尽,吃饱了的等待才够踏实。于是我自己烧火热面,来一碗雪山阳光烩面,喂马劈柴等待春暖花开


    而营地的大餐绝不仅这一点,光看营地伙食,我就觉得感天动地。热乎、高能的伙食绝对是高海拔登山的有力保障,抗寒保暖防高反提供体力拿去板,更何况还那么美味!这次三峰的营地餐,比上回大峰的还棒,在我看来,绝对是扎西家雪山之巅协作队的核心竞争力之一,120%的好评想象一下,吭哧吭哧爬到4400,不用石头上喝白水啃干粮吃泡面,而是坐在宽敞的帐篷里,围着铺了花桌布、放着红玫瑰的石圆桌,喝几杯葡萄糖热果珍,迅速恢复体力。等着向导拿出盼望已久的那只整鸡,精细的在火上燎了毛,用高压锅顿成一锅飘着金黄色油花花的热鸡汤。再看着向导正儿八经的扎着围裙,切菜倒油炝锅咕嘟出一大锅飘香的连锅子。第二天冲顶下来,热菜热饭,不如鸡汤受欢迎的白煮鸡被创造性的加工成油炸鸡,顿时实力颜值兼具,倍受欢迎

    不是好厨子的向导不是好协作!今年我的向导波尔郎被评为年度优秀协作,是不是就是因为他的营地餐最好吃啊,哈哈。

   



Part 3  留得雪山在


    两次登雪山,差不多的时段都是11月下旬,差不多的安排都是还剩最后两天年假,最大的不同是今年有好多雪。去年登大峰的感受就是一个,走,不停的走,一门心思走啊走就走到了5025石头峰顶,再走啊走又走下来。而今年的三峰之旅,虽然没有登顶,却带给我非常丰满的体验。

    当我爬到4400的营地吃饱喝足,自己把自己照顾得很好,通过适当运动多喝开水、及时添衣换干袜子,基本杜绝了高反不适,我的登山之旅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当我在三峰观景台听向导讲解登顶路线,以目光巡礼,登上雪山之巅;抬头近眺大峰5025二峰5276三峰5355和幺妹6250的比肩排列,清晰的看向导指出幺妹的攀登路线想象幺妹在512垮下堆积了千年的大片冰雪之前,更加俊俏的样子距离看到幺妹对面的日月宝镜山4800,山窝里那一片雪亮果然是幺妹用来梳妆的镜子传说中能把登山鞋底戳漏的尖尖的婆缪5413竟然那么近,而扎西他们经常说的玄武峰5383,原来就在婆缪旁边。。。当我在雪山之谷环顾四周时,就已经不虚此行了。而当我们在向导的带领和陪伴下深入雪山怀抱,走在冰雪路上,我们就已经在攀登了。

    这一切的过程就是攀登。结果不算很重要。但当然,结果取得决定于你的准备付出。绝对的实力结果的保障,通过认真锻炼和细致准备获得绝对实力,是对雪山最大的诚意,也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只有心怀敬畏,胸怀郑重,努力付出,并坚持不懈的人才有资格被雪山接纳,看到顶峰的第一缕阳光。侥幸与冒进都不可取。

    这张照片来自我的登顶队友阿峰


    感谢我的大厨向导波尔郎和队长勒吾(听说扎西给你们发了奖金我很欣慰以及羡慕)、感谢扎西的雪山之巅协作队、感谢驮人驮装备的马儿,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才让我们普通人亲近雪山的愿望得以实现感谢队友阿峰,替我们站到山巅吹到了三峰峰顶的冷风;感谢队友美美,诚挚的等我们同回成都

    留得雪山在,不怕没山爬。山,就在那里。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