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笔记~1105倭堕髻


天下晚班,就没什么时间看书了,就看篇诗睡了。

这本日读不是每天讲某首诗,意思背景,来笼去脉啥的,而且以某首诗,讲出每一个典故。大家知道国学之深,就是深在各种各样的典故,有功底的人就是能各种引经据典信手拈来,并且也能对各种诗文的用典随口道来头头是道。而没学问的确连典都认不出来,更别说讲了,所以也难有那种,啊,会心一笑,或是,然也然也。想起苏轼因文“犯案”时,对照其诗文逐句梳理罪状,但东坡兄笔力深厚,行文用典实非一般人可完全参透。遂请其至“判案工作现场”现身说法亲自讲解我用了什么典什么故出自哪里。

今天农历十月初五这篇,诗文都见过,引典中忽见“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这倒是熟悉,小时候背过嘛。美人罗敷。陌上桑。
忽然好奇,我也顺着这种刨根问底的思路,看了下倭堕髻到底什么样,如何美。

不过呢,网上的资料太多,难辩,先随便一看。与倭堕髻最易混的是堕马髻,这点许多材料都这么说,不过还是很多图片都混用的。大体上的区别是:

另一个有意思的是,台北故宫出过个文创堕马髻,想要一个不?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