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笔记~1120南渡北归之殷墟发掘华北沦陷


    南渡北归厚厚三大本是有道理的,确将当时种种学军政各方面都交待详细,让我忽然发现之前知道的许多割裂的事件人物,竟然是在这样的时空中交错共行的。一方面能够更网状甚至全局的了解历史,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理解原本孤立某一件事
    比如王懿荣在中药发现甲骨文的故事耳熟能详,却不知王国维通过甲骨文研究使商代先王先公名号世系确认从而建立了殷商的历史体系
    比如知道殷墟著名且重要,却不知正是傅斯年坚持派董作宾前往安阳,不信那里宝藏已空,才发现了更多甲骨以及其他事物。直到李济和梁思永主持发掘时,才又将目光放远,直到发现宫殿遗址、王陵迹象

    从1928年到1937年,九年15次发掘,由中央研究院史语所主持。其间夹杂着军阀中原大战龙山文化发现和殷墟每次的深入发掘,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一触即发。至此国民政府时期的考古便与殷墟诀别了。

    而1937年11月5日,安阳沦陷,随军而至的日本学者占据劫掠了我殷墟遗址,大批文物被日军劫走。
    再后来就是中国成立以后,才又继续进行考古发掘发现了著名的妇好墓等,这便又是另外的故事了。
    简单殷墟二字,不仅能告诉我们殷商王朝兴衰,也能告诉我们中国考古学之兴起,以及对外之抗争,对内之迭代

登录后再评论。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