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预计是双月谈的,一不小心拖延多了一个月,俩月变仨月,不过春天刚刚过去,夏至未至。
这三个月看了几本书,更多的依然是没看完几本书。
因为今年恢复了些练字,看完了邓散木先生的《怎么临帖》,先生的指导特别的质朴和实在,没有多花哨的东西,就是基础和坚持。只能说下的功夫不够就不可能“功夫上身”。
《两岸故宫的世纪传奇》一书也比较好读,真的是要感谢苍天有眼,实在幸运,尽管现在还是南北故宫天各一方,但是在漫长的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包括文革时期的国宝文物各种运输闪躲、颠沛流离,故宫及相关文物几乎没有什么大的损毁,都安全的保存下来,简直是不可思议的运势。这也是我看全书最大的感叹。小时候还要心中不平的可惜好多好宝贝被搬到台北去了,哼!但现在我首要的感受,就是抚抚胸口,老天开眼,祖宗保佑,它们还在。
此外在三联中读正好还在打卡祝勇的《故宫观看之道》,从紫禁城的兴建讲起,奉天殿(现太和殿)建成不过百日就被雷劈,万贵妃的宫斗,接力的皇子保卫战,比一般后宫网络小说可精彩多了。
另外在中读打完卡的《梁思成与中国古建筑》课程,主要讲了梁思成夫妇与营造学社在抗战前后的考察研究情况。与战征抢时间,于风雨飘摇中,实地考察测量写报告成书,创建我中国建筑史,真的是令人敬佩。相关书籍包括梁先生《图像中国建筑史》和之前买的林先生《中国建筑常识》,才开始看,想对比下夫妇二人的书读起来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因为了解到梁林先生及营造学社于战征期的研究和工作,想起之前没读完的《南渡北归》,正好读到战征爆发后内迁,同济大学及营造学社在李庄板栗坳的生活,于是又把《南渡北归》拿来读,读到第二本,傅斯年等已至延安,与毛泽东交流。一个北大曾经的大师,一个北大图书馆曾经的小管理员,在战争与国运的变迁中再次交汇。
还有《溪山琴况》一本,老师让大家接力朗读录音频来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读古文更需如此。
《日日是好日》一本,娓娓讲述25年的习茶道生涯,茶艺由中国传入日本,不管怎样,确实茶道在日本依旧保有之前的模样,虽极致刻板与形式“过场”,甚至只需要做不需要懂,但是在十几二十几年以后,不仅是肌肉记忆,而且同样“其义自现”。这本书虽是讲茶道,我不懂茶与道,但我能感受到可以发散到习琴的方面。
还读了什么吗,有点想不起来,《喜欢你看不惯我又干不掉我6》算一本。还有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真的看了前4章就看不下去了。对了还有本读不懂的书《琴律学》,基本上看完概论就蒙了,这怕不是本数学书吧,有各种X下脚标12345,还有log??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