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年尾读《司马迁之人格与风格》,还没读完,已跃跃欲试。重读史记的跃跃欲试,以及想走武帝封禅巡游之路的跃跃欲试。
李长之先生的本书,传记批评专著,较之前大部分读的普及通识类书籍来说,更专深更学术,也更展开新世界。就像书中评司马迁,才、学、识,识是最重要的。才使人成为文人,学使人成为学者,识是鉴定、抉择、判断、烛照到大处的眼光和能力,能见大体之谓识,能察根本之谓识,有了这个识,才能统驭上下古今。这本书让我能见识到原本意识不到的径深之处。
第一章的意动点,一是楚文化的胜利,从没有想过“就精神上看,楚实在是直接继续秦而统治着的,汉不过是一个执行上的傀儡而已”,这个实在想去溯下源,“楚人的文化实在是汉人精神的骨子”,我之楚的骨子在哪里;二是汉武帝,没有武帝就没有那个时代。
第三四章。孔子世家和仲尼弟子列传,本来就是要重读的内容,司马迁与孔子,精神灵魂上有种追寻与延续,那就更要重读了。而司马迁之二十岁壮游、奉使蜀滇(追继司马相如经营安抚西南夷),到后面的随驾巡游,让他在年纪轻轻就走遍中国。特别是封禅之巡游,我想一定非常有助于我们了解什么是中国,所以很向往。
六章关于史记篇目之写作顺序、手笔辨别、补缀等等就很专业了,是一种思路的理清,眼界的打开,原来研究有这么多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