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如何看待精致化的牧羊龙女


 

柳毅传书》李旭丹饰龙女三娘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近日,上越王派再传弟子李旭丹在纪念越剧编剧大家顾锡东老先生的一次展演中,彩唱了王文娟老师于上世纪50年代根据唐传奇《柳毅传》改编的《柳毅传书 · 龙女牧羊》一段唱。笔者观后,略有感慨,不吐不快,然对事不对人。
第一,唱腔唱腔一直以来是李旭丹的“软肋”,有戏迷谑言“她的唱已经在自嗨的路上越走越远”,话虽刻薄,也非全无来由。这段“龙女牧羊”,王派味道真的平淡如水,情绪上也似力有不逮。不可否认李旭丹近年来在唱腔上是有努力,也有进步,但要说她的王派正宗云云,只能借用苏东坡发明的那个感叹“呵呵”了!

1955年《柳毅传书》剧照
王文娟饰龙女三娘 陈少春饰柳毅
第二,人物演绎。不管是竺水招老师主演的越剧电影《柳毅传书》中这个情境中的龙女,还是老师主演的同名作品中“牧羊”一折的剧照,女主此刻都是受苦难的憔悴模样:发髻凌乱,衣衫破旧。而李旭丹的龙女妆容、服饰极为精致——我依稀记得南越陶琪的龙女,牧羊时起码给观众着粗衣布裙的感觉——哪里像受到翁姑夫婿欺凌后,继续受苦样子,反让人觉得她是来泾河边与羊群嬉戏玩耍的,只是玩得不大开心而已。
其实,戏词写得分明:“破裙上新泪旧痕早沾满”“头发蓬乱冷风梳”……只有体现此时龙女凄凉无助的苦难才能和后面柳毅再度见到的那个“自然蛾眉,明珰满身,绡縠参差”的龙女三娘形成强烈对比,从而映衬出柳毅救人急难的大义——《柳毅传》的主体思想还是先要搞清楚的。
时候,一味求“美”,反而显愚。梨园行向有古训“宁穿破,不穿错”,如若“泾河囚人”如李这般装扮,以后“问苍天”时的祥林嫂大抵也可以再捯饬捯饬了。方亚芬老师的扮相很不错的!

《柳毅传书王文娟饰龙女三娘 

龙女本是洞庭龙君,当时是“龙困浅滩”,遇人不淑,暂时落难不能把她演成一个哀哀的弃妇,怨妇本质上是水界仙国的高贵公主,是唐传奇里走出来人物
洞庭湖也不是一般的湖,“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龙女是出自此湖的公主。其叔父是性格火爆的钱塘君,钱塘潮的气势也是吓人的;再说泾河,是黄河支流渭河的一条支流。泾河龙王最著名的事迹是在《西游记》里被魏征梦中给“咔嚓”了——堂堂龙王被个凡间皇帝的谏官斩了,比较无语。
也许有人会杠:唱戏么,且就一段,连一折也算不到,哪那么多讲究?窃以为,既然在唱在演,选择彩唱,一上妆,演员便是那个特殊情境中独一无二的人物,岂能不讲究谢晋导演的《舞台姐妹》,邢月红演方卿,竺春花演完戏,在后台对她说:“你演的方卿是个潦倒的穷书生,但你穿了一身绫罗绸缎……
周总理当年知道上越要拍《红楼梦》,半打趣半作数地说:贾府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簪缨之族,贾宝玉结婚时,宝钗的发饰太寒酸了吧,要不这发饰我来出。后来,越剧《红楼梦》中的室内道具真是经特批后从国库借出来的。
不要以为越剧可以不讲剧情逻辑事实上,从道具、服装到表演,越剧从来都不可随意瞎来。
真见不得老师的一个个舞台形象被糟蹋。复演,复排都可以,但希望方面都能用点脑子,用点心!尊重这个美好的剧种!

文 | 清宸


-END-


推荐阅读——
牧这一邑寂寞的民中国戏曲中妓女体制男友的纠缠史
? 甚西风吹梦无踪 | 张继青和华文漪
我与张火丁的合作是无可替代的 聊聊给张火丁编腔的那些事儿 
? 女子永远不会堵上的一条退路
少年人的豪气是放着光的这个杀手心太软世间最让人痛心疾首的是好人得了恶报休恋逝水 早悟兰因“众生相”最精彩不过“奴下奴”裘继戎《惊鸿》:一句刺向灵魂利刃般的唱词如果不愿当其为一种品质,算作技能也好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