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有些问题,过了一定年龄就再也问不出来


转自公众号:读库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OTM4MDY4MQ==&mid=2650162220&idx=1&sn=8eda484593c80ed6f99f2a398ab2f0e0

 
随着“动物志”03《狂野非洲》和04《人类朋友》的面世,这套书的第一辑已悉数与大家见面。我们三年前设想的轮廓终于渐渐清晰起来,也能好好和大家唠唠了。

比如,一本叫“两相宜两相依”的NB。

比如,一个精致可爱的手绘周边。

经过无数次的想象、推翻、重组,在不断深入了解内容、梳理结构过程中,我们对这套书有了更深的了解思路也逐渐清晰起来,而最终呈现的,便是放在你面前的这套“动物志”。

▲ 点击上图可以一举拿下整套
“动物志” 第一辑(四册)套装

我们希望它既有杂志的活泼、丰富和广博,又有书籍的严谨、深刻与全面;我们希望它怎么翻也翻不完,翻开任何一页都可以津津有味地读下去;我们希望它美味过瘾,仔细咀嚼之后还能回味生津。

那么,不妨跟随我的介绍走进这套与众不同的动物大书吧!
最早确定的是第一辑四本书的封面风格——动物皮毛的细部特写,分别与四个专题对应,其中三本简单直给,第二本有点小难度,你能说出它们都是什么动物吗?顺便说一嘴,第二辑的封面也基本确定了,我只能说,非常值得期待
上面这张大象入浴图是“动物志”01的第一张跨页,也为这套书定下了基调——厚重,但灵动,一个色彩斑斓的动物世界即将在你眼前展开

“动物志”每本书的内容均由六大版块组成,第一个便是极致视觉”,捕捉或震撼壮观,或细腻动人的瞬间,均出自著名动物摄影师之手。

谈动物,永远绕不开非洲。第三本就是介绍生活非洲这块神秘大陆的野生动物。之后的每一辑,我们都会奉上一期大陆专辑。

每本书的书名都是我们致力于呈现封面专题,第一辑四册分别关注的是猛兽猛禽、珍稀濒危、非洲动物和家养宠物力图以多元的视角,丰富的现形呈现知识视觉盛宴希望成为你拿到这套书后最为期待内容

“动物志”和其他科普书籍的最大区别在于,除了介绍动物的生物特点,也十分关注它们的生存现状、与人类关系等等。比如《最后王者一文,就以2015年狮子塞西尔被偷猎一事为切入口,讨论了非洲面临的偷猎、圈养狩猎、栖息地减少等困境

区别于动物百科,“动物志”的文章时效性强,贴近时代,由训练有素的科普作者采写,通过走访动物保护区、知名动物园和保护机构,采访动物专家呈现的是动物在当下最真实的境况不过,由于出版流程需要时间,当我们在核实文中的数字和濒危状况时,看到的是急转直下的变化令人忧心的现实

上面这张图片显示的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的受威胁物种,可以看到短短几年,情况加速恶化。例如造礁珊瑚,因为气候变暖等原因,它们白化的速度超过预期,有数据显示,如果得不到改善,2070年造礁珊瑚全部消失。编辑这套书的过程有无数个瞬间让我们觉得,保护环境,关心动物,刻不容缓。

犀牛是“动物志”里最受关注的物种之一,因为它们的命运已经来到历史性关口。一个世纪以来,因为偷猎,犀牛的种群数量以惊人的速度下降。为了拯救犀牛,人们尝试了设立保护区、建立情报系统、植入芯片,甚至主动取下犀牛角方式,但下降的趋势依然没有减缓。这个起源于5000万年前始新世时期的物种,也许在不远的将来会永远人们面前消失

“真的希望我们的孩子生活在一个没有大象、犀牛等物种的星球上吗?”
为什么我们要花这么大力气保护一个物种,“动物志”03里的《拯救非洲旗舰》探讨了这个问题。犀牛这类伞物种,能够影响周围所有的生物,如果它们从生态系统中彻底消失,将造成灾难后果。2018年最后一头雄性北非白犀去世,从此世界上仅存两头雌性北非白犀,它们还有未来吗?这篇文章讨论了人工受精、杂交手段、克隆技术可能性,也许这是它们最后希望

也因此,第一辑四个封面专题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从地球消失》,那些永远离开我们的动物、即将消失的物种、生死线上挣扎的生灵,十三篇文章从不同角度阐释了这一主题


这篇《旅鸽不知道读了有多少遍,每读一次,揪心一回。最难以置信的是,这种二十世纪才消失的动物,没有留下一张影像。我尤其喜欢下面这张奥杜邦的绘图,每次看到它,都会想起“从50亿到0”的惨痛教训。


“特别报道”版块中的文章难以归类,但篇篇精彩。

加拉帕戈斯群岛、马达加斯加岛因遗世独立而拥有独特的野生物种,被誉为地球生命实验室,关于它们,“动物志”里有多篇不同角度的报道。01《失落的群岛》、04《奇异岛民》以综合视角盘点岛上珍贵而奇特的稀有物种;03《奇幻狐猴岛》则聚焦马达加斯加岛上的独有物种——狐猴,而02中的《栖息在干旱森林》则介绍马岛上一处特殊的生境:安加加维原始森林。

虽然动物不分国界,但编校过程中,还是能明显感到原书对欧洲物种的偏好,因此从第二期开始,我们有意识增加中国动物和原创文章的比重。比如,02里就有一篇关于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的专题文章。除了邀请著名科普作家介绍红山,我们还专程前往红山专访了沈志军园长,并走进本土物种保育区,体验饲养员一天的工作,和饲养员及红山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的工作人员聊了聊。通过这次走访,我们终于了解到这家网红动物园如此受欢迎原因——在这里,动物才是真正的主角

2023年6月,本土饲养员张晓桐在为动物做丰容
世界动物园”也是我最喜欢的栏目之一,除了介绍圣地亚哥动物园、多伦多动物园、莱比锡动物园、爱丁堡动物园等世界知名动物园,还有很多虽然规模不大,但各具特色的英国本土动物园(如04里的“约克郡野生动物园”),它们都致力于从“像集邮一样收集动物”的传统动物园向更具活力现代动物园转变

中国大鲵是世界上最濒危的两栖动物之一
订阅一整辑“动物志”的读者可能会悉心地发现,后两册书所赠海报的风格发生变化。的确,从03开始,随书附送的海报将由科学生物画家曾刚老师专门绘制,超精度呈现中国境内的美丽动物。“中国飞鸟”汇聚了30种特色鸟种,如勺嘴鹬、朱鹮等等,而“中国淡水鱼”更是将100种中国常见淡水鱼收录在一副超大尺寸画面之中,十分震撼

“动物志” 03 海报中国飞鸟
“动物志” 04 海报中国淡水鱼
“动物志”最好看的栏目之一“超级档案”,我们一开始想把这系列文章挑选出来,做成单行本,因为它足够精彩、硬核。每篇文章聚焦一个动物物种,围绕它展开详细的介绍

透视解剖图,讲解动物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数字图表,直观展示动物的进食习惯



科学手绘图,生动解释动物的习性与特点 

文章最后部分往往是充满忧虑的呼唤,罗列野生动物面临的诸多威胁,以及人们为使其免于灭绝所做的努力。译者之一、国家自然博物馆研究员李湘涛老师评论说:这些文章堪称作者的“爱心”之作,他们对这些奇妙而美丽的生命表现出格外的喜爱和关怀。

精细逼真的科学手绘图,是本书的一大看点

不过,“动物志”里也不都是知识满载或者让人看起来有些沉重的文章。“生命奇迹”栏目由许多轻松好读的文章组成。栖息地、迁徙线、建筑家、进化谱……每篇都是居家旅行,地铁如厕的陪伴好文


▲ 入手“动物志”第一辑整套四册即可获赠别册

前几个月,我们参加了在北京朗园举行的市集,上面这本薄薄的小册子成为吸睛率最高的单品之一(难道是因为没有可以拒绝一只小猫咪的目光?)“动物志”别册中千奇百怪的问题,都来自原版WOA读者的提问——鱼儿需要睡觉吗?蜘蛛是怎么织网的?斑点狗为什么有斑点?蝙蝠为什么倒着睡觉?大概每个人小时候都有过这些疑问。在编辑这些小文章的过程中,除了对着电脑大点其头:无用知识增加了,此外就是感叹——
有些问题,大概过了一定的年龄,就再也问不出来了

曾有读者问,这套书为什么要叫“动物志”?要知道,《中国植物志》经过四代科学家数十年的精心编纂才最终得以完成,我们这一套小小的动物科普书,又怎么担得起这一名号呢?

其实“志(誌)”的本意,就是记录——我们想记录世间动物的千姿百态,它们是如此美丽、神奇、神秘莫测。

我们希望通过它,你能了解动物、爱上动物,从此亲近它们,甚至想做点什么,去保护它们。

我们希望你能感觉到,在人类制造的钢筋水泥世界之外,还有青山绿水,以及有血有肉的生灵,它们也同人类一样,感受着潮涨潮落、月明星繁。

我们希望它为你打开一扇小小的窗户,让你走进更大的世界,一个我们和动物共同拥有世界


▲ 都看了这么多啦,可以轻戳上图 
入手一套 “动物志”第一辑(四册)
沉浸感受动物世界的玄妙与情意


—— 彩蛋时刻 ——

从读库编辑部传来的最新消息
“动物志”05《极致绚烂》封面设计已定稿(如下)。
动物迷们,继续期待起来吧!
读者:编辑们搞快点……)


“动物志”05 《极致绚烂》 封面
coming soon
……

本文作者 | 薛佳佶
本文使用图片来自读库出品 “动物志”
图文编辑 | 老武


-END-


推荐阅读——
牧这一邑寂寞的民中国戏曲中妓女体制男友的纠缠史
? 甚西风吹梦无踪 | 张继青和华文漪
我与张火丁的合作是无可替代的 聊聊给张火丁编腔的那些事儿 
? 女子永远不会堵上的一条退路
少年人的豪气是放着光的这个杀手心太软世间最让人痛心疾首的是好人得了恶报休恋逝水 早悟兰因“众生相”最精彩不过“奴下奴”裘继戎《惊鸿》:一句刺向灵魂利刃般的唱词如果不愿当其为一种品质,算作技能也好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