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讣告 | 天津京剧旦角之母孟宪瑢逝世


 

2024722日,有天津“京剧旦角之母美誉著名京剧教育孟宪瑢去世享年93岁。

师承是京剧演员介绍最重要的一部分,从师承可以窥视这位演员的艺术之路艺术源流,包括技艺和剧目的传承。师承大都是一长串耳熟能详的名家,往往在第一位的是他们的启蒙老师出自天津的旦角演员,师承的第一位老师经常是同一个名字:孟宪瑢。

程派的自不必说,张火丁、吕洋、段晓玲、王楣、张白、李林晓……其他流派的也不少,雷英、刘淑云、董圆圆、李佩红、窦晓璇、赵秀君、张晶、王艳、刘姗姗、王长君、王艺臻……都是老师的学生。张火丁的程派启蒙老师便是老师

孟宪瑢的程派学自陶汉祥,陶曾是程砚秋的女婿,程派戏也是极好;孟的梅派学自天津名票从鸿逵,为人称为“从四爷”,是著名琴票,余派、梅派唱腔研究大家。所以,孟老师天津戏校是梅、程都教,听孟的演唱录音,吐字发声明晰清亮,颇有老派规矩,其音质也甜润。孟老师青年时在专业院团天津建华京剧团演出,与谭派名家王则昭搭戏,有戏单显示,孟宪瑢贴过《望江亭》,与朱玉良合作《智斩鲁斋郎》。后因学历高,调入天津艺校,果然也是教授有方,学生成才率极高。

天津唱程派的演员多师从陶、孟二人,比如刘桂娟、吕洋、王楣都是陶学过程派戏后崭露头角,而陶为后来的观众所知,也不乏刘桂娟凭一出《六月雪》成为程派新秀的机缘。孟之后从陶的学生不少也是源自孟,王楣和陶先生学戏便源自孟老师的引荐。

张火丁师从孟老师学程派源自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天津戏校,张火丁起初学都是梅派和张派,从没接触过程派。在向孟老师学程派之前,张火丁曾接触过孟老师的唯一机会是,学过《打神告庙》的唱腔是由孟老师设计的。学习这段唱腔期间,孟老师详细为张火丁教授了发音方法帮助她找高音区的发声位置。《打神告庙》彩排结束后,张火丁向学校出去老师课堂学戏的想法,经学校同意,1988年下学期,张火丁正式走进老师的课堂。

老师正在进行的程派教学计划是《春秋亭》,但给张火丁开的戏是《断桥》。借春秋亭课堂上的学生病休之机,张火丁提出学程派的想法。孟老师知道火丁爱戏,痴迷于学戏,就答应了。《春秋亭》成为张火丁的程派开蒙戏。

教唱《春秋亭》的过程中,孟老师发现火丁嗓音宽亮,特别适合程派。教学极其顺利,很快就学下来了。张火丁彩排《春秋亭》,同学们还觉得她是在“票”程派,都来围观,彩排演出效果很好。孟老师越发觉得火丁适合唱程派,艺术潜力更大,又教授了她《朱楼》一折。因此,孟宪瑢老师实际是张火丁与程派结缘的引路人。

老师也是吕洋的启蒙老师,吕学程派也是源自孟老师建议。起初吕洋和孟老师学梅派戏,孟老师发现她的嗓音条件演戏感觉都非常适合程派,就提出归程派d 建议,并给她开小灶,下了很多教学功夫,吕洋也成为天津戏校那一届的尖子生。可惜,现在吕洋唱得很“”杂拌”。

如今,北京京剧院的李林晓是跟张火丁学习多年的学生,但李林晓在天津戏校的时候也师从孟宪瑢,那时候老师已年近古稀,而如今师从张火丁也得自孟老师的引荐。

大多数学生都和孟老师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往来,孟老师老年后,经常有学生去探望,有机会天津,无不登门

老师教授的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后来成为舞台中坚力量,不论后来拜师多少名家,但她们的艺术基础与孟老师最初耐心细致的教授是分不开的。艺校七年,有的人可能三年都在孟老师的课堂上。有不少演员的京剧启蒙是孟老师,有很多程派演员的程派启蒙也是老师。一次采访中,孟老师谈了对教戏的认识,“当老师可比当演员难多了。当了演员,如果不好只是个人不好,可当老师的如果不好,不但教出来的学生不行,学生教出来的学生更不行,造成一代不如一代,这对于我们的传统文化来说,是有罪的啊。所以说,当老师的人,有很重的责任,必须把自己看得很重。”

戏曲艺术是因为有这些甘做人梯的好老师,几十年埋深于教学的课桌边、练功房,才有了薪火不绝传承祝福所有的老师们!


文 | 视觉

-END-


推荐阅读——
牧这一邑寂寞的民中国戏曲中妓女体制男友的纠缠史
? 甚西风吹梦无踪 | 张继青和华文漪
我与张火丁的合作是无可替代的 聊聊给张火丁编腔的那些事儿 
? 女子永远不会堵上的一条退路
少年人的豪气是放着光的这个杀手心太软世间最让人痛心疾首的是好人得了恶报休恋逝水 早悟兰因“众生相”最精彩不过“奴下奴”裘继戎《惊鸿》:一句刺向灵魂利刃般的唱词如果不愿当其为一种品质,算作技能也好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