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场】
(老师上。)
老 师 (西皮摇板)
众学生相敬爱风雅文采,
课诗篇试应对各抒襟怀。
愿他们一个个文高八代,
看将来俱都是栋梁之材。
老 师(白)先拜孔子。
梁山伯、祝英台、
赵天赐、钱公望(同白)再拜老师。
老 师(白)各就席位。
梁山伯、祝英台、
赵天赐、钱公望(同白)是。
(梁山伯、祝英台、赵天赐、钱公望同坐。)
梁山伯、祝英台、
赵天赐、钱公望(同念)莫负好韶光。
老 师(白)众学生。
梁山伯、祝英台、
赵天赐、钱公望(同白)老师。
老 师(白)功课可曾温熟?
梁山伯、祝英台、
老 师(白)好。英台。
祝英台(白)老师。
老 师(白)接对。
祝英台(白)是。
老 师(白)“风吹竹叶龙摆尾”。
祝英台(白)对就:“雨打鸡冠凤点头”。
老 师(白)好,对得好。就坐。山伯。
老 师(白)接对。
梁山伯(白)是。
梁山伯(白)对就:“金弓银弹,要打……”
(祝英台扯梁山伯衣袖,低语。)
祝英台(白)梁兄,“要”字不好。
老 师(白)嗯!对得好。就坐。赵天赐。
赵天赐(白)老师。
老 师(白)接对。
赵天赐(白)是。
老 师(白)“春花春柳春江月”。
赵天赐(白)对就:“福禄福寿福祯祥”。
老 师(白)好,就坐。
赵天赐(白)是。
老 师(白)钱公望。
(钱公望呼噜声)
老 师(白)钱公望。
钱公望(白)啊,老师。
老 师(白)接对。
钱公望(白)是。
钱公望(白)啊?就对:哦哦!“高粱结籽,好比臭虫一堆”。
老 师(白)啊?不成对了哇!
(四九上。)
老 师(白)噢!知道了。
(四九下。)
老 师(白)众学生。
梁山伯、祝英台、
赵天赐、钱公望(同白)老师!
梁山伯、祝英台、
赵天赐、钱公望(同白)是。
(老师下。)
钱公望(白)哎,赵兄,咱那边玩会儿去。
赵天赐(白)唉,使不得。
钱公望(白)哎哎!我们去去就来,去去就来。
祝英台(白)哼哼哼哼。
(祝英台作不悦状。)
祝英台(白)适才读至“惟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一章,不免心有所感。想女子亦人也,为何将女子与小人相提并论?弟实不解。
梁山伯(白)哦!我道为了何事,原来为书中之言,贤弟不解。想古来,因女子而身败名裂者,何可胜数?愚兄列举一二,贤弟听了。
殷纣王为妲己黎民受灾。
周幽王宠褒姒犬戎犯界,
贤弟还须你仔细裁。
祝英台(白)小弟有言,梁兄容讲。
(西皮流水板)
女娲炼石把天盖,
嫘女祖养蚕把桑栽。
请问兄孟母三迁为何来?
那些昏君自把纲常败,
亡国反怪女裙钗。
梁兄读书不甚解,
是非不分你是书呆。
梁山伯 (西皮摇板)
贤弟胸中有大才,
一席话使得我茅塞顿开。
(白)愚兄见识浅陋,惭愧。
祝英台(白)书呆乃是一句戏言,梁兄莫怪。
祝英台(白)就依梁兄。
梁山伯(白)哎呀,看天色突变,有恐下雨。看贤弟衣襟单薄,犹恐受寒。待为兄将蓝衫脱下,与你遮寒。
祝英台(白)不要为了小弟使兄受寒。
梁山伯(白)愚兄无妨,来,来,来,快来着衣。
(梁山伯脱衣给祝英台披上。)
祝英台(白)多谢梁兄。
(梁山伯下。祝英台沉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