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输入关键词
导航菜单

这些是票友应该追求的,您认可吗?



说起票友,大家都知道的一件事就是专业的,现在泛指喜欢戏曲、曲艺的爱好者。我对票友的概念是必须能上台彩唱的,对于一些不能表演的,只能称为“戏迷”。文武场的老师们是侍候角的,现在被称之为“琴票”,也许是贴切的,但是也没有更好的称呼了。
百度一下票友的含义,我们会发现??票友是指?戏曲、?曲艺非职业演员、?乐师等的通称。? 票友是戏曲界的行话,指不以演艺为生的戏曲、曲艺爱好者。?
在这里我们会发现票友是不以演艺为生的戏曲、曲艺爱好定义还有一句就是“票友与业余戏曲演员不同,他们虽然喜欢演唱,但并不以专业演戏为生。?名票则是有名的票友,业余戏曲演员也称为‘票友’”。现在对于脱离工作岗位5年以上的也可以参加票友的比赛,是不是也能称之为“票友”,却是有待商榷,因为是他们原来就是专业的,毕竟还是童子功的。
有名的票友专做专业演员,称之为“下海”,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那么业余票友(不包括曾经从事专业的)到底应该追求些什么?我认为应该追求的有以下几点:
一、研究研究京剧字韵
对于有一些人来说,他们不研究字韵,不分平卷舌音,地方语言浓重(我就是这样的),甚至有时候说别人的发音有问题,听不懂
喜欢京剧,但是从我的理解上,尖团字、上口字是京剧的一大特点,所以,探索一下尖团字和上口字,保持京剧的原汁原味,才是我们追求原则
二、研究一下外部口形
京剧的发音是一种非常科学方式,和西方的发音方式不一样,这就规矩了发音的外口形。我在学京剧的时候,老前辈曾经说过口形的问题,那就是内动外不动”,意思就是一个音发出来以后,外口形必须要保持住,下巴不能随意动的。至于这里所说的“内动”,在我的认识当中就是口腔舌头在动,内口腔打开原则
三、必须要知道的“十三辙”
首先我们应该知道“十三辙”内容代表的是什么,以及字头、字腹、字尾归韵的原则性。
在我国的汉字中,一个汉字可分解为字头、字腹、字尾。在演唱时,字头要吐得准确、清楚;字腹要有明确的支点与稳定状态;字尾是收腔的时候,当元音或者元音与辅音的组合结束时候,所发出的完整的字音。
在演唱的时候唱腔中的每一个字,都应该遵循“字头、字腹、字尾”的原则,这也是每一个戏曲爱好应该必须要懂得的。
关于“十三辙”,网络上有很多的文章,在这里不一一赘述,大家自己搜索一下就会知道“十三辙”的重要性
四、关于“玩”的费用
我之所以把唱京剧定义为“玩”,就是因为“票友”一词的来源
票友的定义相传就是清代八旗子弟凭清廷所发“龙票”,赴各地演唱子弟书(子弟书是流行于北方的一种曲艺形式属于鼓词的一个分支,只唱不说,演出时用八角鼓击节,佐以弦乐。),不取报酬,为清廷宣传,后就把非职业演员称为票友。所以说,在清朝的时候,票友的本质就是到处走唱,并且不赚取报酬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应该属于自费的状态
那么现在有一种习惯,那就是鼓师和琴师有些地方有收费的依据来自哪里?
据老一辈讲,在上世纪20、30年代,唱曲的为了养家糊口,到处以唱曲为生活来源,而“角”则被称为老板”。诸如,梅大师被称“梅老板”,谭鑫培先生时至今日,也在有的文章里称谭鑫培先生为“谭大老板”,等等,都有这样的称呼。“老板”的含义,是要为下手开工资的,这其中也包括来回的路费,除去往来的路费,剩下就是这一场伴奏所赚的养家糊口的银子。那个时候,一个警察一个月2块大洋,(我所知道的)拉琴的每个月可以赚到20-30块大洋。
但是到了现今社会,依然还有收费的状态,就显得有些“小个性”了,其含义就是我们不再为生活所担忧,理论也是不差生活费用了吧?大家到某地聚会登台演出时,演员公摊了文武人员的吃、住费用,也算是付了一定的费用吧?何必还要格外收费,您认为呐?
五、关于舞台上“角”与龙套的费用
多年以前,为了能够更好的展示个人的某些才艺流行了一种新的合作方法,那就是“线上分配角色,线下合作登台”的方式,这其中文武场也是有线上分工的。
登台演出,就免不了会产生一些费用,比如服装、容妆、道具的租赁和使用等,都需要费用,有的还有灯光音响等额外的费用,那么这些费用应该由谁来承担?是不是“角”(主演)一个人承当?我认为这种承担只会伤了一些“角”的心,如果“角”一个人承担,是不是有点违背了“玩”的观点
《大保国》
例如《大探二》一剧,折子戏《大保国》的主角是四个人,即:杨波、徐延昭、李艳妃和李良四个角色,你让哪一个出费用?《探皇陵》也有杨波,实质上是以徐延昭为主的;《二进宫》则以李艳妃、杨波和徐延昭为主,您说谁是“角”?这里还不包括龙套。三个折子中,都有徐延昭和杨波,那么应该说,《大探二》是不是以徐延昭、杨波为主呐?所有的费用都有徐延昭和杨波的扮演者来出,是不是有些太苛刻了?原因是李艳妃的角色也不低,《大保国》的大二太监角色也很重要的,龙套也是上台过了瘾的。所以,比如这种大台戏(《大登殿》、《龙凤呈祥》等),还是以各自的角色费用由演出者承担,这样也可以减轻一下“角”的心理压力。您认为呐?
《探皇陵》
以上是本人对于票友应该追求的一些看法,仅代表个人意见,是否与您的意见相符合呐?欢迎留言佐证。
《二进宫》
视频为《天南地北梨园情》微信群群员合力在在天津小站文化中心演出的《大探二》。








评论 0
Copyright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统计代码